第二天,两人一早就进了披星镇,大概是因为昭王在此驻跸,所以小小的古镇,除了原有的繁华,还弥漫着一种庄严的氛围,披星镇的,有一个小茶肆,虽然小,但是却地势非常好,临着渡口,可以远眺对面的青山和邺城的风貌,近处可以一览滔滔的星月河。
茶肆里多是在此等船的客人,天色还早,三三两两的人坐在茶肆里,晨曦过后,是清晨舒服柔和的阳光,并不炙热,淡淡的一缕缕的照在星月河上,一片晶莹,船还泊在渡口,赫连之问过了,要巳时才会开船,两人也做在茶肆等侯,小月有些心神恍惚,没有心情欣赏着沿河的美景,心里异常的难过。
旁边是个风烛残年的老者,脸上有些风尘仆仆的,看着像是个游方卖艺的,因为不止他,还带着两个女孩子,腰间挂着个腰鼓似的的东西,而两个孩子大约十二三岁的样子,眉目清秀,一人抱着一把有些破旧的琵琶,坐在那里就着茶水吃干粮,小口小口的,很是秀气,一会儿吃完了,其中一个看着大些的问老者道:“爷爷您说,前几天,咱们在庙外的河边救的那个大哥哥好了吗,您说他怎么会到了庙前的河边呢,如果不是我们看见了,还不知道怎么样呢,方丈大师说他伤的很重的”老者摸摸她的头道:“这个咱们就管不了了,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不过你看他虽然伤的很重,可是却神智很清楚,还知道给咱们东西酬谢救命之恩,可见应该没事”说着从腰间摘下一个钱袋子,晃了晃道:“里面是一锭一两的银子呢,咱们几年也赚不到的,我看他不像个寻常人,那面相,看着就是个出将入相的,也不知是那个贵人落难了”小月本来没听他们说话,可是迎着光,老者一晃手中的钱袋,却令小月不禁大惊,急忙站起身,上前一抱拳,异常急迫的道:“老爷爷晚辈有礼了,能否给我看看刚才的钱袋,它好像是我哥哥的”老者打量小月片刻,拿出钱袋递给小月,小月的手,竟然有些不自主的微颤,手里的钱袋的的确确是哥哥的,若说别的,小月还真不能断定,可是这个,她亲眼见明慧绣了很久的,钱袋上是一只下山虎,很威武生动,特别的地方是眼睛处,明慧采用了小月的建议。用黑线和银线绣的。在阳光的反射下。眼睛仿佛活了一般。很是生动。
另外钱袋的左下角,是小月执笔写了虎子的名字明慧才绣上去的,所以印象颇深,再说小月的颜体字,这个时代应该没有人会写的,所以这个真真的就是虎子的,这就代表,虎子真的没死,他还活着。
赫连之走到她身边道:“看来这个真是你哥哥的,他果然是福大命大”小月点点头,从自己的包袱里拿出一锭十两的银元宝,递给老者道:“这个您务必收下,就当是谢礼,这个钱袋能否给我,另外您能不能详细说说这个钱袋的来历”老者显然没想到有这样的好运气,推辞了两次也就收下了,并且把事情前前后后,异常详细的说了,原来他们真的是走江湖卖艺的,唱些小曲,耍些杂耍,聊以为生,经常是一座城,一座城的走,前几天到了披星镇,白天在集市上卖艺,晚间在镇西侧的融月寺寺里借宿,融月寺虽然很大,香火也旺,不过方丈慧空大师,慈悲为怀,把寺庙的一个侧院劈出来,专门给来借宿的居住。
侧院距离正殿很远,靠近披星镇西边的连云山,院子前面不远处是一条小河,据说通着这个星月河,三天前的晚间,他们回到庙里借宿,在河边发现了一个昏迷不醒的少年,被河水冲到了河摊上,身上被水泡的发白,但还是有一丝气息,于是老者把他背到了庙里,找来了慧空大师给他医治,慧空大师的医术很精湛,不过一夜的时间,他就醒了,知道是老者救的他,就随手把随身的钱袋给了老者以作酬谢。
小月着急的道:“那么他说没说他叫什么吗”老者道:“很可惜,他不记得自己是谁了,不过慧空大师说,会用针灸治好他的,不过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小月急忙道:“你说的融月寺就在这个镇的西面吗”老者点点头,这时候要开船了,船家不住的吆喝着招揽客人,老者和两个女孩和小月告辞向渡船走去了,赫连之道:“我们立即去融月寺看看吧”小月想了片刻道:"不,我自己去,你替我去趟月城,给我爹娘找个安全隐蔽的地方安置起来,以免发生祸事,要快,我真的害怕,刚有虎子的消息,我爹娘又有什么不测,我知道,拜托你做这样的事,有些不妥,但是就像你说的,既然是朋友,我们就做一辈子的知己好友吧,我就不客气了”赫连之脸色一暗,知道此时还不是时候,眼眸一闪道:“好!那你要小心了,我安置好了你爹娘,就来寻你”小月点点头,送他来到了渡口,赫连之登上渡船,立在船头,定定的看着小月道:“你要保重”渡船缓缓离开了渡口,河风吹动他的衣摆,显得分外倜傥,直到船头挺拔的身影渐渐的远了,看不清了,小月才回身,急忙向披星镇走去,披星镇不算大,但是有昭王的军队在次扎营,显得分外的热闹,小月边走边打听,到了融月寺,已经是午后时分。
天气有些热,这里很奇怪,按理说隶属北地,应该凉快才是,可是这里的六月,比月城的六月反而热了很多,由于急着赶路,小月的额头出了一层薄薄的汗水,还好头发都馆起来了,不然真的要热死了,到了披星镇西侧的融月寺前,小月不禁有些感叹,真的是想不到,这里还有这样一座气势庄严的古刹。
占地很广,寺庙侧面的围墙,一直绵延到连云山,大门很气派,上面是三个隶书金字“融月寺”寺门大开着,有几个打扫的僧侣在院中打扫,来往拜佛的善男信女不算多,稀稀两两的,小月望了一眼,已经有些成柠檬色的太阳,顿时明白,这样的午后,的确不是礼佛的好时辰。
小月踏进寺里,迎面是个偌大的香炉,虽然香客很少,但是炉里仍然有袅袅的香烟随风飘起,踏进寺里,小月顿时感觉一阵清凉,中间是大雄宝殿,两侧是几颗很有年头的阔叶梧桐,树冠很大,树叶浓密,严严的遮住了午后热辣的阳光,使得院中分外清凉,一阵风拂过,哗啦啦的响,清脆悦耳,伴着大殿里传出的梵音,真的令人仿佛涤净了灵魂,感觉一切事情都是浮云,所谓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心境,仿佛就是如此,如果闲暇时,来这里待上一会儿,也很不错。
不过小月现在的心境,仿佛离着这份悠闲太远了,低低叹口气,抬脚迈进殿中,大殿中间供的是释迦摩尼像,慈悲的俯视着座下的芸芸众生,侧面是个年纪不大的知客僧,坐在一个凳子上,手里拿着毛笔,大概是正在记录布施者的姓名,小月站在他面前,小和尚抬头看了小月一眼道:“女施主可是布施”小月摇摇头道:“我想找你们的方丈慧空大师,有要事需要询问大师,烦请通报一声”小和尚为难的道:“今天师祖有贵客,正在禅房论经,交代不可打扰的,施主不如明日再来”小月暗暗琢磨,这个倒是有些难办,自己今天势必要见到慧空大师的,不然虎子怎么办,看见桌子上的宣纸,遂想出一个主意道:“这样我借你的纸笔一用,给大师写一张拜帖,你只管替我送进去,如果大师还是不见我,那么我也不为难小师傅”小和尚双手合什,低低念了声佛号道:“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施主请”说着把笔递给小月,小月提起笔,想了想,在纸上飞快的写了几行字,递给小和尚道:“烦劳小师傅了”小和尚道:“请施主稍等”转身出了大殿,不过半盏差的功夫,小和尚就走了出来道:“女施主师祖请您去后院禅房叙话,请随我来”小月笑了笑,跟着他进了后院,其实小月写的不过是一句,以前在网上看来的佛经名言:佛云: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心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真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欲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最后小月写着一句,信女如今即逢最后一难,望大师慈悲为怀,解信女方便之难。虽然取巧,但是很有用不是吗。
融月寺后院,怎么说呢,令小月很吃惊,漂亮的几乎能令人忘记它不过是个寺庙,穿过了两个角门才到了后院,一进后院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片樱花林,浅粉色的樱花,团团簇簇的开放在枝头,清风一动,花瓣如雨纷纷落下,美得恍如梦境,也不知道为什么,这里都六月初了,还能看见樱花,应该过了花期才是。
落英缤纷间,是一条青石板的小路,路上沾着片片落樱,小路的尽头可以隐约看见,几间青檐的厢房,小和尚双手合什,立在一边道:“施主,师祖吩咐您自己进去,贫僧告辞”说完也不等小月说什么,转身退出了后院,小月摇摇头,稍稍整理整理身上的儒袍,踏上了小路,踩着花瓣而行,小月有一种寻得桃花源的错觉,一阵微风拂过,阵阵花雨落下,花瓣落在小月的头上肩上,仿佛仙境,而前面的禅房枝桠一声开了,走出来一个男子,映着纷纷的花雨如梦似幻,小月不禁愣在当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