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苍穹笑 > 第一卷 忆昔朝今 第09章 心菲情思

第一卷 忆昔朝今 第09章 心菲情思

他不由又想到那天他们三人爬上黄山天都峰时的情形,而在遍游黄山诸峰,即使是最高峰莲花峰时,他们三人爬下攀上,在气息的起伏程度上,每次都是李笑天表现最好。

如此情形却是出现在文质彬彬的李笑天身上,怎能不让他又惊又奇呢?

南宫品正在出神时,李笑天已收回目光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看着客房窗外的天空。

在白天,只要客栈的客房内有客人,房间的窗户多会打开,这样房内既不显得气闷,又可说明有人在房里。

这时,南宫心菲见南宫品在愣神想着什么,心中好奇,于是她向李笑天问道:

“李大哥,你知道我大哥在想什么吗?怎么老盯着你却又愣着神不说话呢?

李笑天刚想说话,南宫品已被南宫心菲的话从出神中拉出来,并且接下他妹妹南宫心菲的问话,说道:

“小妹,大哥还能想什么。还不是为你的李大哥着想!

南宫心菲见南宫品捉弄她,脸一红,接着啐了一口,说道:

“大哥要是再这样说,菲儿就再也不理你了。”

说完这句话,她眉头一动,向着李笑天说道:

“李大哥,真可惜这次急于赶回洛阳,要不游完黄山后,我们也能到九华山一游呢。如今,几乎近在咫尺,却是不能去。

大哥也真是的,­干­嘛这么急匆匆地回去呢?

她虽是明白南宫品急着回家的原因,但她还是对南宫品埋怨不已。

南宫品对她的埋怨无动于衷,李笑天则笑着看着她,也不说话。

南宫心菲不由一阵气恼,撅着小嘴,气鼓鼓地想李笑天说道:

“李大哥,也不帮我说几句话,真是气死人了!这样好了,今天还有半天时间,你就负责把九华山的一切详细将一遍,我倒要看看你书读的怎样?

“哈哈!”

李笑天高声笑了两下,对南宫心菲说道:

“菲妹,要小兄说说也行,不过在说之前,你要记住两首诗怎么样?若是你以前记过这首诗,那我说完后,你只要随后复述一遍即可,好吗?

南宫心菲见李笑天有考教她诗词,不由娇声笑道:

“李大哥,你说吧。不论小妹以前是否记过,都会在你把这两首诗说完一遍后,马上一字不漏地说一遍。

哼!

小妹对自己的记忆力还是很自信的。

“呦!好吧。

你听好!

接着李笑天吟出了两首诗:

“第一首诗乃刘梦得迁调途中游览九华山所作。其诗为‘奇峰一见惊魂魄,意想洪炉始开辟。

疑是九天夭矫欲攀天,忽逢霹雳一声化为石。

……

云含幽兮月添冷,日凝晖兮江漾影。

结根不得要路津,迥秀长在无人境。

轩皇封禅登云亭,大禹会计临东溟。

……

独与猿鸟愁青荧。

敬亭之山广索漠,兀如断岸无棱角。

……

自是造化一尤物,焉能籍甚乎人间!

第二首诗是高霁、韦权兴二人唱和之作。

诗为‘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

层标遏迟日,半壁明朝霞。

积雪曜­阴­壑,飞流歆阳崖。

青荧玉树­色­,缥缈羽人家。‘“

李笑天吟完这两首诗,向不断动着小嘴的南宫心菲说道:

“菲妹,不知你以前记过这两首诗吗?”

听得李笑天向她问话,南宫心菲眉头动了一下后,面带得­色­地说道:

“李大哥,你先别问,先听小妹将这两首诗说一遍,好吗?”

见李笑天点头,南宫心菲将李笑天刚才吟咏的两首诗说了一遍。

李笑天听完南宫心菲所诵是诗,心中也有点惊叹。

他心道:

“这小丫头,果然不凡,脑袋记东西还真不错!”

他心里想着,嘴上却说道:

“哦!果然不是夸口,竟一字不差!

不知菲妹以前见过这两首诗吗?

南宫心菲面上略带惭­色­地说道:

“小……小妹以前好像在哪儿见过这二……

其中一首,只是当时没太在意。

李笑天一听南宫心菲支吾着说出这番话,知她说得未必是真话,也不成心追问。

他接口说道:

“哦!菲妹,既然你已经将这两首诗记得很清楚了,不知小兄能否一闻你对这其中意境的看法?

南宫心菲一听,头一扬,拍了一下手,向李笑天娇声说道:

“这有何难,李大哥你听好了。”

李笑天接下来听南宫心菲说道:

“第一首诗中,刘梦得以几个比起九华山远为逊­色­的小山反比九华山受世人所宠,来反衬九华山孤独、凄清又寥落而不为人知的命运。其渲染的是为九华山所受遭遇黯然伤神的意境。

第二首诗写出了九华山空灵缥缈、清幽灵秀、流光溢彩的意境。

她语声顿了一下,接着又说道:

“李大哥,你听小妹说得怎样?不过,有一点令小妹不解。

九华山乃佛门圣地,在武林中可谓名声卓著,地位超然。

据说,‘无垢神尼’的师妹‘了缘师太 ’就在这九华山独秀峰修行,已有几十年未履江湖。

可是九华一派也曾在江湖上名声轰动一时。

怎么能像诗中所写的那样。

九华山何时不为人知了?

那个刘梦得还为此愤激不平什么?

李笑天听南宫心菲一番分析后,点了点头,说道:

“菲妹分析这两首诗的意境,大体得宜。至于第一首诗中,刘梦得为何那样说九华山,这要看刘梦得写此诗是的心境了。

那是唐永贞初年,刘梦得被贬为郎州司马,迁连州、夔州、和州等处刺史,转徙各地,失去了在朝中发挥才­干­,实现抱负的机会。

写此诗时,他已在贬谪生涯中度过了十九个春秋。

他一直抱负难施,只得寄情于山水笔墨。

因此,在此诗中,他正是借助于对九华山夭矫峻奇的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矫世厉俗的远大志向;借助于对九华山不幸命运的感叹,来抒发自己心中郁愤不平之气。

实际上此诗之前还有一篇序文,从序文中可以看出,刘梦得想以他自己为九华山作诗以扩大其影响,暗寓无人为他拨开乌云重见天日的深意。

此诗中,九华山与刘梦得自己的身影已是两相重叠,难分彼此了。

其实,九华山,原为九子山,由前唐一位旷世文豪改为九华山,加上其人的题咏和寓居,早已名传天下。

刘梦得只不过借九华山相对于当时的都城长安来说,地处偏僻,难有人至,而借景抒愤罢了。

南宫心菲听李笑天为她解了疑惑,笑着说道:

“哦!我说呢?

原来是那刘梦得暗寓自己而已。

好了,李大哥,你还是说说九华山其他方面吧。

于是李笑天把他从书中得知的有关九华山的情况,都说了出来。

他从九华山的由来,地理位置,再说到山上的九十九峰。

典故传说,诗文并茂,他有声有­色­地说了起来。

起初,最注意倾听的只有南宫心菲。

到后来,南宫品也被李笑天引经据典、虚实难辨的叙说,吸引过去。

就这样,三人说说谈谈,一直到夜里亥时,才停了下来。

其间,连晚饭也是叫到房间了吃的。

翌日凌晨,李笑天三人又跨马而行,重新上路。

他们的下一站就是向西,过铜陵渡口,到庐江。

他们打算傍晚时分到达庐江,在庐江停住一宿,次日再继续西行到淮滨。

铜陵渡口是中原闻名的大渡口,大江在此呈南北走向。

这段江域,长度足有四五十里,水域异常宽阔。

过往客商,经过铜陵,无论走水道还是走陆道,无不选择从铜陵渡口经过。

其实,铜陵渡口是从一个小渡口逐年发展成如今的大渡口的。

它有着很多对客商极具吸引力的地方。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