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笑天把这个消息传给身在襄阳的南宫端平、南宫品等原南宫世家的人后,南宫端平等人又惊又怒,没有半分喜悦。
可以说,南宫世家彻底地毁在了南宫维正父子的手里,即使以后他们这些人可以重新入主南宫世家,也洗刷不掉这些耻辱了。
南宫世家的侠义之名和曾经的辉煌已随着这次南宫世家的覆灭而划上了一个句号,南宫无量开启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将来如果再出现南宫世家,与以前将没有多少关系!
东盟:以扶桑武刚林为主要力量,外族势力最大,其余都是弱小的中土势力。本来南宫世家在东盟中的实力排在第二位,但随着南宫世家的覆灭,如今只余南宫维正、南宫智父子二人而已。
由于有扶桑“大圣者”田中倾仁的话约束着,东盟一直以巩固和防守为主,即使大宋政局出现了内战的迹象,扶桑武林也不敢有什么大动作。
不过明面上东盟没有像其他势力那样大肆扩张,但暗地里还是进行了不小的动作,除了逼迫弱小的门派接受南宫维正的领导外,就是将那些门派内的精英集中起来,组建一支纯中土武林的联军。
联军的首领是南宫智,当他站在数百名高手的面前训话时,往日的自信和高傲又重新找了回来。不过他这个一向聪明的“小诸葛”恐怕要再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了,他想不到扶桑武林组建这支联军,很可能纯是为了在攻打别人时充当先发的“炮灰”!
百毒宫:独大于西南,宫主“苗疆毒翁”花墨黔是苗疆十八洞第一洞洞主,领十八洞。
花墨黔乃苗疆各族的精神领袖,已归隐五十多年,自然不会轻易重出江湖,但他的独子花秋沅却不见得安于现状。
不过,由于翔龙堡比较强势,花秋沅若想向北发展,暂时没有可能,于是他把扩张的对象放在了西边的大理和东面的岭南帮派,而南面靠近大海,今后是否向南洋扩张,他还从未考虑过,毕竟百毒宫还没有一支强大的水军。
作为百毒宫的少宫主,花秋沅早就想通过扩张,壮大百毒宫的实力。他虽然没有将来取得超过其父花墨黔的成就的自信,但无限接近于花墨黔所创下的辉煌的信心还是有的。
就在这样的野心和信心的支配下,花秋沅带领百毒宫的高手、毒物和十八洞的精锐西突东攻,十余日下来,还真被他收服和铲除了十几个帮派,在大理的地盘上也打开了一角,成为两百年来,第一个侵入大理并占据一定地盘的武林力量。
西域密宗:以宗主“西天尊”武穆雷的武功最高,座前“双星”多赞和桑娜(佛妃)其次,随侍“八卫”再次之。
密宗以南阳为大本营,靠近开封、洛阳,京城开封发生的事,第一时间就传到了武穆雷的耳内,甚至于朝廷上发生的事情他都知道。就是因为他对大宋朝廷的动向了解的最快,所以他在其他势力大张旗鼓地调整时,他没有做出任何行动。
武穆雷不是不想动,而是在等。他相信金陵王府和大宋朝廷的内战爆发后才是最好的出击机会。不过,他还是采取了一些行动,利用南阳在水路位置上的优势,遍布岗哨,设立关卡,阻拦别的势力通过水道进入他的势力范围。
他这样做的目的既可以延缓各大势力的行动步伐,又能避免别的势力进入他的势力范围,打探西域密宗的虚实,同时还可以通过言语上的误导,让别的势力以为他接下来会保持中立,并没有趟进这潭浑水的打算。
沧星盟:是昔日两大武林圣地“沧澜阁”和“摘星轩”的结合,鹿沧澜和冼星尊同为盟主,鉴于昔日积累的名声,不少小帮派都投靠了沧星盟。
虽然该盟在规模上比其他盟小上一些,但真正的实力却非同小可。“沧澜阁”位于东海十里外的一座小岛上,而“摘星轩”则在金陵城的附近。
由于“沧澜阁”距离中原较远,没人知道它的实力究竟如何,大家只知道阁主鹿沧澜平时行踪神秘,一身修为极为高深。
而“摘星轩”则不同,由于地处中原地带,随着正道势力的逐渐分化,它的神秘也被暴露出来。“摘星手”是该轩的绝学,轩主冼星尊行事诡秘,会多种失传已久的奇功异技,修为深不可测。
据说,曾经有人在金陵城东的东山附近发现了一群武功怪异的高手。那些人都穿着一身金色的袍服,兵器都是一样的长剑。身法很高明,异常诡秘。不少江湖有识之士怀疑,这些高手是“摘星轩”暗中训练的秘密力量。
此后,经过证实,金陵城东的东山就是“摘星轩”的所在地。而东山是前晋名相谢安谢公的故居,只有朝廷重臣才能进入。这种名士幽居的地方竟然成了“摘星轩”的圣地,由此可见该轩的手眼确实通天。
沧星盟在鹿沧澜和冼星尊的领导下,发展极快,这自然增强了鹿、冼两人争霸天下的决心。大宋朝若出现内乱,正是他们扩大沧星盟实力的好时机,因此,在其他势力扩张势力的同时,他们把心思都放在了厉兵秣马上了。他们与武穆雷的想法相同,准备在内战爆发的时候扩张势力。
夏盟:以“玉佛”印真座下“十大护法”中的大大护法达罗为盟主,所属成员都是大夏国的武林高手。不过,由于大夏国与大宋之间的关系还没有修复,所以夏盟成了单兵为主的阵营,即是参加夏盟的武林高手都是自愿来的,不是整派加入的。
尽管如此,这个阵营的实力也不容小觑。据说,冷龙岭御心寺的住持宝正经常出入夏盟,而不少御心寺的和尚也加入该盟。宝正是大夏国国师印真的大弟子,有宝正和印真的号召,自然能吸引不少实力不俗的高手过来。
夏盟的建立,大夏国国主李乾顺非常重视。鉴于大宋的纷乱局势,印真与李乾顺商议后,命令达罗利用大宋内乱的机会,混水摸鱼,扩充夏盟的实力。如有可能,暗中Сhā上一脚,将大宋的政局搅得更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