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的年终大比,严凌依旧没有参加,但大家都知道,他就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眼看着新年将至,严家家主和长老们突然召集严家直系,所有十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年轻一代,不分男女,在严家密室聚齐议事。
严家家主看了众人一眼,尤其是严凌,轻咳一声,说道:“很好,人都到齐了,今天把你们召集来,是因为有一个重大消息要宣布。几日前,国君降旨,明年三月中旬,新茶即将采摘之际,在国都万欣城进行茶道大比。凡是十到二十岁,精通茶道者,不分男女和身份贵贱,都可参加。”
说到这里,严循光顿了顿,众人忍不住一阵窃窃私语,兴奋不已。
过了一会,严循光接着说道:“这一次茶道大比,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笔试,制茶比试,茶道比试和面试。笔试,主要是考查种茶、采茶的基本功,制茶和茶道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说了。比试规则就是,凡笔试成绩达到八十分以上的,皆可参加后三个阶段的比试,最后按总成绩计分,进入前一百名者皆有奖赏。”
“但是,为了以防有人浑水摸鱼,浪费时间,凡是报名者,笔试成绩在四十分以下的,重打一百大板;笔试成绩在六十分以下的,重打五十大板。”
听完这个,众人的脸上都不以为然,生在茶叶世家,从小学得就是这个,没有理由通不过。
“最重要的不是前三关,而是面试一关,所谓的面试,对外宣称是一些隐世宗派招收弟子的测试。但我们家族在京都的负责人千方百计打听之下得知,极有可能是修仙宗派为了招收种茶、采茶、制茶和奉茶童子才进行的测试。”
听到“修仙”这两个字眼时,严凌只觉得脑袋嗡的一下,瞬间短路一般,一片空白。
修仙,是一般世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严凌扫描了严家藏书阁那么多书,也没有一本书确切提到这个世界存在着仙人,有的也只是如地球上的神话传说一般,缥缈虚幻。
众人听到修仙两字,也如炸开了锅似的,议论纷纷,向往不已。
严循光重重咳嗽了一下,示意众人停止议论,一脸郑重之色地说道:“这则消息并不是空|茓来风,而是家族京都负责人从朝廷一品大员那里得来的,应该有八成的可信度。但无论如何,我希望大家能够把握住这一次机会,凡是能够进入修仙宗门者,他的家人将由家族倾力照顾。还有,关于修仙宗门的事,大家千万不要外传,就是家人也不可以。”
最后,几位长老还宣布,从今天起,家族藏书阁将对他们完全开放,每人配备一套制茶工具和茶道器皿。如果谁有什么疑问,可以直接找家主或几位长老询问。
散会后,凡是与会的年轻人都以无比热忱的激|情投入到了学习之中,严凌当然也包括在内。
按照严凌目前的情况,在世俗界应该不难达到武宗、甚至武尊的境界,那么到了武尊呢?难道这就是追求的终点吗?
修仙,这两个字,已经深深烙印在他的心底!他要把这一次机遇牢牢把握住,把它当成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所以无论如何,他都要进入到修仙宗门,即使不能大成,也要倾尽全力体验一番。
笔试一关当然难不住严凌,拥有球球农场的他,只要把所有关于种茶、采茶的书籍扫描到资料室里,就随时可以让球球查询。
除了正常练功外,严凌把重点放在了制茶和茶道上面。这两方面,制茶他已经相当熟练,因为每天采摘的茶叶,严凌都要炒制完毕;至于茶道,虽然也有所涉猎,但还是比较生涩。
制茶分为杀青、揉捻(这两个步骤也就是俗称的炒茶)、初烘、足烘四个步骤,所用工具为三锅(生锅、二青锅、熟锅)、竹扫把和烘笼。严凌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不但抽时间去严家制茶场向经验丰富的制茶师傅学习,还把球球农场的六块田地全部种成了茶树,每天炒制的茶叶比以前多了好几倍。
严家家主特意给严凌准备了一套自己珍藏的紫砂茶道器皿,包括:茶壶、随手泡、茶盘、茶托、茶池(茶海)、茶洗、茶杯(品茗杯、公道杯、闻香杯)、茶针、茶勺、茶夹。
其中,茶壶(紫砂壶),自然是泡茶用的;随手泡,是煮水用的炉子;茶盘,是沏茶时用来放茶杯的;茶托,是客人面前用来放茶杯的;茶池,是放在茶盘下面用来放洗杯的废水;茶洗,是一个大碗,用来洗茶杯的;品茗杯,是用来喝茶用的;公道杯,是在斟茶前,要把茶水从茶壶倒入公道杯,之后才倒入品茗杯的;闻香杯,是用来暖手和闻茶香的;茶针,用来通壶嘴;茶勺,是用来装茶叶的;茶夹,就是用来夹住茶杯,进行洗茶杯等工作。
茶道的具体步骤包括:温壶,烫杯,装茶,高冲,盖沫,淋顶,洗茶,洗杯,分杯,低斟,奉茶、闻香、品茗。这些步骤又可以归纳为“备器候用”、“温壶烫盏”、“乌龙入宫”、“悬壶高冲”、“玉液回壶”、“斟茶奉茶”。
严凌每天三餐后,都要严格按照步骤,进行数次的茶道训练,让王氏和春兰品评。
在一天天的紧张学习和锻炼中,期待的日子终于到来。
(新人新作,请收藏、推荐下,谢谢支持!)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