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凌自然不会如他般认命,自己已经修炼到培元期第六层,有丹药辅助,在这灵气充沛的云华宗,应该很快能突破武尊,进入到炼气期。到时候,他只要再收集一些炼气期适用的丹方和药草,就能稳步提高修为。
因为修仙者在培元期停留的时间很短,所以一般把培元期弟子和炼气期弟子合称炼气期弟子,同属一个辈分,以师兄弟相称。
严凌看了看系统时间已经早晨九点多了,也就是辰时已过,急忙提醒道:“娄大哥,辰时已经过去小半了,我们是不是先去采茶,等回来再聊啊?”
娄来刚重新打起精神来,傻笑几声,说道:“走,凌兄弟,我带你参观一下这双溪岭的景色,顺便完成今天的任务。”因为山下有两条小溪,这座山就命名为双溪岭。
就这样,严凌和娄来刚迅速搞好了关系,两个人每天一早起来采茶,回来后就泡壶茶,坐在一起摆摆龙门阵。每天的申时,都会有弟子把采下的鲜茶叶收走,集中炒制。
来收集茶叶的人大都鼻孔朝天,高傲的很,就像和他们两人说句话会丢他们身份似的,每次都是来去匆匆的,从不答话。气得娄来刚每次是能躲则躲,由严凌接待他们。
严凌觉得,其实这就是一种奴性吧,这种人专好“媚上欺下”。资质好一点就了不起了吗?资质再好,不也是九成以上都卡在了炼气期吗?你瞧不起我,我还不鸟你呢!对于这样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无视他,超过他!
十几天下来,在严凌旁敲侧击、循循善诱之下,又从娄来刚那里获得了不少关于宗门的信息,再加上从弟子手册上看到的,很难再打听出什么新鲜事了。
在一个修仙宗门中,培元期、炼气期和筑基期弟子是基础,处于金字塔的中下层,他们人数众多,代表着宗门的未来希望。按照资质的高低,一般把他们划分为筑基期弟子、精英弟子,管事弟子,执事弟子和杂务弟子五个类别。
精英弟子就是指那些修仙资质很好的苗子,比如纯灵根、变异灵根或双优灵根的拥有者。他们一进入宗门,就会被重点培养,灵石、丹药优先供应,可以心无旁骛地专心修炼。他们之中,更有直接被宗门高层收为弟子的,未来更是不可限量。整个云华宗,精英弟子有近千人,据说只有一两个纯灵根者,十个左右的变异灵根者。
管事弟子是指那些被宗门高层选派,具体负责管理这些低级弟子的一批人,他们大多是从精英弟子中选出来的,修为一般在炼气期巅峰而数次冲击筑基期没有成功的人,心灰意冷之下就担任一些职务。
执事弟子大多是拥有三普灵根的弟子,他们除了修炼之外,每年还要去百务殿接取一定的任务才行,通过任务换取一些奖励来加快修炼。
杂务弟子则是像严凌之类的劣等灵根者,他们一年到头都需要做各种杂务,劈柴、挑水、做饭、种茶、开矿等等苦力活,都要他们承担。
而地位最高、待遇最好的就是能进入到筑基期的弟子了。他们被誉为“上天的宠儿”,只有筑基成功才能算作真正的修仙者,是踏上了修仙路的真正修士。
这些人筑基成功后,就能在整个云华山脉找一处灵气充足的地方,开辟洞府静心修炼。宗门不会强求他们承担任何的事务,只专心修炼即可,而且每年还会配发给一些稀有材料和大量的灵石,以资助他们加速修炼。他们唯一的必尽义务就是,在本门遭遇大敌时必须出手相助,不得抗命不从。
而操纵门内真正大权的掌门和十大长老,就是从筑基期弟子中选拔出来的。
这些人都是那些进入到筑基期后,经过漫长岁月的修炼自知无望进入结丹期的弟子或热衷于权势者。他们不再愿意过那种闭关苦修的日子,而自愿负责宗门内大小事物的管理。
杨庆祥和谭千秋都是筑基期弟子,但不是长老。他们只是刚好没有闭关,才接下了这次招收弟子的任务,因为奖励中有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但真正决定门派生死存亡的,还是那些不理外事的金丹期以上的修士们。他们常年在自己洞府闭关修炼或者在外游历,所需资源自有宗门负责收集供应,对外则作为一种威慑力量而存在。
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其它宗派才不敢欺上门来,云华宗才能作为五大修仙宗派之一而屹立上万年。当然上万年也不可能一点事情都没有,也有几次邪派魔宗大举攻山,但在高层修士的带领下,最后都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