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o53章:谢家悲剧初生怀疑
山长要见她?
锦绣脚步稍稍顿了顿才再次跟在冯语嫣的身后朝着水月轩的方向走去
传说中的水月轩,那被一把大火烧得一干二净成为日后无人胆敢踏足甚至人们都不敢靠近方圆百丈的水月轩今天,她能够亲眼见识一下它传说中的风貌了?那个声名远播却在大约三月之后畏罪自尽的谢山长此时自然还是活着的
华清书院山长谢运出自南阳谢家乃是嫡支中的嫡子若非他坚持留在华清书院担任山长之职,现在的谢家族长之位,应该是他的
南阳谢家乃是盘延在这块大6上几千年的世家大族随着朝代的几经更替,谢家也飘摇流离,几起几落,历经了磨难和考验也曾位及帝皇,可不过坚守百年,就被拉下了马,落得个国破族灭的下郴也曾流离失所,被皇家搜罗安置罪名杀头流放,所有的家财,都被抄没,那个时候,谢家差一点就全族尽没可到底,最后辗转活下来的谢家子弟,通过自身的努力,一次又一次的将属于自己的东西夺回来,重新建立起一个偌大的家族
这是他们骄傲的资本,也是他们看不起新兴皇族士族的因由曾经有一度,谢家传出族中子弟只与同样是延续千年的大家族结亲的规矩来,引得天下哗然连皇族都被惊动,可除了王萧杨秦,谢家子依然不娶外姓女,谢家女,也不嫁外姓男因为在他们看来,没有哪一个朝代能够亘古不变的延续下去,通常不过三两百年,整个的国家,都要换上一个姓历经了磨难的他们,不愿意再将家族的命运与皇家牵扯到一起去,只几个大的家族联合起来,足以确保他们安然无恙的度过每一次的朝代更替有过几次成功的事例之后,这种规矩,更是成为他们坚守不变的真理
他们所追求的,再不是权势和利益,而是宗族不断的延续,长久的存在
一直到大唐的建立,太宗皇帝颁下律令,三代以内的直系或旁系血亲,均不可成婚,才打破了五大家族之间的默契
数百年来,王谢萧杨秦五家互为姻亲,这中间的近亲关系可是扯都扯不清楚了,若真遵行条令,那么他们固守数百年规矩就被打破,将来的命运,也许又要如同几百年前的祖先一般,飘摇无定了
怎么能容
站起来反抗?是的,他们反抗了,可却被无情的镇压了下去在强势的权利面前,纵算你是千年豪族,又能如何?
可俗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凡事都不能逼得太狠太宗皇帝深谙“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算谋,强制的执行了自己颁下的条令,也给五大家族分别封了爵位,并给予各种优惠的政策,随着他之后的各种利民政策的推行,渐渐的总算是将五大家族归拢在手中原地带,总算第一次实现了真正的大一统
两百年渐渐过去,五大家族这才发现自己原先盘结的势力已经被瓦解的所剩无几,可一切都来不及了,大唐未灭之前,太宗的律令就永远不会有更改的时候,而他们,已经无力再操纵朝代的更替了
可千年的大族,还是那种骨子里就有着坚韧不拔的傲骨的大族,能够如此容易的妥协认命吗?
自然是不可能
于是,五大家族的子弟一扫以往不求名利权势的作为,开始活跃在朝堂上也就有了谢运出任华清书院山长的事情
华清书院乃是大唐的最高学府,就连皇家子弟,也都毫不例外的由此毕业加之各家的嫡女,将来的诰命夫人们也都会在这里度过她们人生中最为重要的数年时光如果能够掌握了华清,将所有的学子都把在手中,要将这个大唐帝国撬翻,慢慢的,很可能就不再是难事
可惜事与愿违,谢家的图谋不知为何一夜之间被曝于天下,为他们引来了杀身灭族之祸谢姓,在这一次的失败之后,成为了真正的历史,再不复存在至少,在锦绣身死并且游荡的百年间,未曾见过一个姓谢的人
她还深刻的记得前世这事被曝光以后,她的不可置信山长明明看起来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头子而已,都没有她那个被祖父狡猾奸诈,只是稍稍严肃了些,怎么就会成为反贼呢?
可无数个声称被其用毒药控制的学子站出来指证,叫谢运和谢家无可辩驳最后,谢运在水月轩中畏罪引火自焚,将包括他自己和四个儿子,十个孙子在内的全家一百二十四口人,通通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丝毫不留
而后,惠泽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派兵围了南阳城,杀了个鸡犬不留哪一役之后,南阳成了空城,最后成为一座死城,除了去无可去之人,没有谁愿踏足南阳一步
因为有人说,南阳城里,冤死的数十万百姓在日日夜夜的哭泣哀鸣
为着这个传说,前世游荡中的锦绣,曾经专门去过那里,想要找到一个哪怕能够跟她说几句话的人可惜,她几乎将整个荒芜的南阳城翻遍了,也没有看到一个像她一般死而魂灵不散的人,最后只得黯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