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o 封府
宣王世子妃有了身孕一事传到后宫太后很是高兴,连连对皇上说:“我就瞧着那孩子是个有福的,你瞧瞧她嫁过去才多久李晟那么重的病这么快就好了如今又有了身孕可见就是个旺夫益子的你这婚指得真真正正是再好不过的”
狄戎与罗刹勾结犯境万彻刚刚才去世,皇帝的心情正是沉痛的时候
李晟那边虽然抓到头绪但沈青崴遇袭受伤他胸中对朝里也有几份暴怒和失望
偏偏这时候听到了世子妃有孕的消息
就好像在三伏天最难熬的时候喝到了一碗加了冰鱼儿的酸梅汤,有淡淡的清凉从心底深处浸上来,安抚了他的情绪,让他在失望和愤怒的负面情绪里划拉出一丝喜悦之情
“这是喜兆预示着我大齐军必能大破敌寇,全胜而回”皇帝用力地挥舞着拳头
世子妃有喜,皇上将这拿来与出征胜负相系,虽有些过头,但没人会指出来
大齐需要这场胜利发泄怒火,皇帝也需要这场胜利平息伤痛
太后将大长公主递上来的折子放到皇帝的手中:“皇上安心荡寇,哀家会好好看顾着后宫,不让你在前头有丝毫挂心”
皇帝打开折子翻了翻,点了点头道:“母后,姑姑说的是,现在这样的时候,就让沈氏在宣王府里安胎成器在前头冒着风险,我不能让他后宅里头出事”
“风险?”太后并不知道李晟离京的目的,听了皇帝不小心露出的口风已是吓了一跳
她只有皇帝和宣王这两个儿子,李晟自幼失怙,因被卢国公太夫人带去茂平,长大之后才回来,所以太后与这个孙子的感情并不如与太子和二皇子那样深厚但那也是她小儿子唯一的嫡子,她嫡亲的孙子,她对李晟的关爱并不比别的孙子要少
“皇上你让他去做了什么?”皇家的子弟,有哪个不是养尊处优的?李晟从前就是好读书,性情安宁,不爱往人群里扎堆儿,这样与世无争却又并不颓靡胡闹的性情格外得她喜欢可是李晟这才刚被皇上放到政事堂做事就险些丢了性命太后心里有些添堵又特别心疼
“艾不是不是”皇上这时才意识到自己失言,连忙说,“他只是去了北方稽查粮账不过近日北方不太安稳,常有盗匪出没,所以朕是有些的”
“这样的事派哪个人不能去做,非要让成器过去?”太后蹙起了眉尖,“他并不是皇子,宗室子弟只要别太不像样子就成,若是你想让他历练,在京里帮着处置些事务也就是了北方现在还是天寒地冻着,家里媳妇儿又有了身孕,皇上还是早些让他回来的好”
皇帝点了点头道:“母后您说的是,朕会让人叫他早些回来”
太后想想还是不放心,打算在身边挑个老成稳重的嬷嬷去宣王府里照看
挑来挑去,最后还是挑了与沈氏相熟的季嬷嬷和孙嬷嬷两个
还想着再加几个人手,季嬷嬷劝太后说:“世子妃有咱们两个过去看着就足够了,宣王府里什么样的丫鬟婆子没有,还要打从宫里头带?到底人手不熟,咱们也不能保证这儿出去的人绝对不会出什么差错”
季嬷嬷的意思太后明白
万寿宫里服侍的人虽然多,也都是跟了她多年的老人,但这里头到底有没有被人收卖,不是完全跟她一条心的人?
有!当然有!
否则她自己宫里出了什么事儿,她今日的心情是好是坏,什么时候来请安求告不会让她心里不痛快,那些个后宫的妃嫔如何能知道得清楚?
就连她做皇妃之时,在当时太后的宫里,也有几个收买来的眼线
大家都这么做,她心知肚明,只要别太过份,她也就睁只眼闭只眼这么算了
无非是打探消息,并不会有人敢做什么小动作
但季嬷嬷的话提醒了她,这种时候,还是小心为上
她不想皇帝在前方打仗,后宫给她生出事端来
皇帝既然将沈氏肚子里的孩子视为吉兆,那她就要务必看紧了,绝不能让吉兆变了凶兆
于是燕然居一大早,便迎来了两拨人马
太后宫里来的季嬷嬷和孙嬷嬷,和大长公主府里过来的李嬷嬷加三个年轻媳妇
李嬷嬷早年间便是在宫里伺候大长公主的,与季嬷嬷和孙嬷嬷可算是老相识
跟着大长公主出嫁之后,因大长公主进宫次数越来越少,这些年几人见面的机会也少得可怜
这次能在宣王府里遇上,三人都是又惊又喜
互相问了好,三个人有说有笑携手进了燕然居
原本还的两下里都来人会不会处着有矛盾,这下子一看,蕙如先放了一大半的心
早早儿清出来的一个院子是给李嬷嬷和她带来的人备下的,谁也没料到太后会突然又指了季嬷嬷和孙嬷嬷来蕙如忙又叫人捡离正院儿最近的地方又收拾出一个朝南亮堂的院子给她们住
李嬷嬷笑着说:“那院儿要是地方够大,让奴婢也一起挤过去吧这好些时候没见,想着老姐妹们住在一块儿还可以时匙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