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禅是一支花 > 第二则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第二则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譬如写文章。好文章不是写出作者所已知的东西,而是写作者他自己到此刻所尚未知的东西,这应当说是先没有要这样写或那样写的念头的了。因为是生出来的。然而也不是没有该这样该那样的拣择的念头。不同只在于,凡人是拣择定了文章的内容与体裁来写,而圣人是随写随明白起来,随着写去而自然生出秩序,它只是这样的,而意念则是随着这一节一节生出来的秩序的自觉。但这创造中的秩序的自觉是拣择的念头不是呢?赵州是问的这个。

赵州在这里提出的是照与用的问题,亦即是知与行的问题。譬如轮的发明,那并非先有原理,原理倒是在后的东西。轮与太极同理,但是轮的发明并非因于太极的启发。当然太极的发见亦不是因于轮的启发。是太古我们的祖先开了悟识,这纔能无因由的发明轮。要先有轮的观念与原理知识去发明轮是不可能的事,但若没有悟识则绝不能发明轮。若先有了轮的观念与知识原理,造轮要如此这般造,不可用别的方法造,这就是有拣择的了。但是历史上轮的发明经过不如此。悟识未有轮的观念与原理知识,当然说不上理论指导行动,然则悟识与发明轮又是有什么关系?这其间的一段,即赵州说的老僧不在明白里。对于将要出现的造形,不能一口说是不可拣择便了却,至少要对之有个护惜之意。

僧问既不在明白里,护惜个什么?赵州云:我亦不知。但这个可以现实来说明。陈若曦的小说《尹县长》是一部好书,她在@!#$匪区七、八年,却不是只站在人民这一边,而是住在被虐待的人民与虐待的中共的一个@!#$,一个时代里。在那样非人的暴政下,以为人情都要没有了,也还是有,这读了使我安心,将来国家还有再建之基。连尹县长里的红卫兵小张亦没有什么可恨,此是局面将来翻过来时,中共中的大多数亦还是可以恢复其为中国人。时局翻过来时必要好人坏人一齐都翻,连《尹县长》的著者在内,但将是如何翻法,他自己亦不在明白里,所以对于敌人与自己人,都难说拣择与不拣择,而惟是对于全体都有个护惜之意。

七时有僧问,既不在明白里,护惜个什么?陈若曦的书里岂不是把中共也护惜了么?被这一问,陈若曦答曰:我亦不知。这就是「赵州云:我亦不知」的解说。

赵州是唐朝人,到宋朝出来了雪窦禅师,答此问,说道:时候一到,这件大事自己会在动静的进向里明白起来,战场上敌我历然,­棒­头上有眼,枪口上生分别,一下子的拣择,判出了天地日月两仪。

雪窦颂此则的全文是:

大道无难,言端语端,一有多种,二无两般。

──言端语端是说万物将要成形之初,事件方在发生之机。(删节)

天际日上月下,槛前山深水寒。

(删节)

髑髅识尽喜何立,枯木龙吟销未­干­。

──喜何立是说犹带喜在,销未­干­是说血脉不断。(删节)

难!难!拣择明白君自看。

──是说从现在的不明白里渐渐的、忽然的明白了起来一代的大事。(删节)

八三祖说了一句「大道无难,唯嫌拣择」,赵州却来一翻,说混沌初判,天地将开辟未开辟时,并非没有拣择之识,但是未有可以拣择之形,连到是拣择非拣择之识亦是初机混沌,不在明白里,然而有着个护惜之意;也只能是护惜,他提出的这护惜两字,一下子道着了陈若曦写@!#$民间与中共的小说所以引人思省的地方。

朱天心的「方舟上的日子」亦是被有的学校的学生提出抗议,说他们学校里没有这样坏的学生。我读了这小说却是起了思省,对于现在的高中男女学生生出敬意,虽然他们的前途是非的拣择尚不在明白里。这里赵州提出护惜两字,比说慈悲与世人爱更可以是小说的新意。

而后来雪窦禅师又把三祖与赵州一齐俱翻。他道:时机一到,自会立地明白,而且是要拣择。先前三祖说至道无难,今雪窦却是事情到了这里,连说两个难字:难!难!理论的这样翻法,是像金刚钻,金刚钻的光华靠着翻头,理论在赵州雪窦舌上,如钻石戴在美人手上,光华闪烁摇动不定。理论一出师之口,要如婴孩出了娘胎,落地自己会得行走,一个照顾不到,不知他已出了门去了,由娘叫亦叫不回来。

但是这三人都还说的未尽。数学上若得了答案,就此答案而言,即为已尽。

但尚有更好的理论是每个答案都是未尽,因为好的理论都是机,每个答案都是机的波头一现。所以一个最伟大的答案毋宁是大疑,若要说答案,不知要怎样作一选择决定才好,这就是答案。

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他是生在整个大观园里的岁月。他与之­性­命相知的是黛玉,但是晴雯呢?他从来没有想到过假使要在二人之间取一舍一。晴雯是丫头,哪里说得到这话,然而假使要为黛玉的缘故去了晴雯,宝玉如何能够?除非是天意。便是薛宝钗,宝玉亦不能够因为黛玉而疏远她。连袭人,宝玉亦不能割舍她的。宝玉后来是为父母给她拣择了宝钗为妻,黛玉死,他出家,但是翻过来,总不能想象他与黛玉结了婚来开始新生活,以后宝钗等都成了外人。在于宝玉是无论姊妹们,甚至金钏儿,连大观园中那个不知名字、隔着花­阴­,痴痴的在泥地上画蔷字的女孩子,都是绝对的。所以虽黛玉每每想到终身大事上头,宝玉则是不能想,因为他不能想到要在黛玉和宝钗二人中拣择。宝玉只顾照现在这样下去,到他死了化为飞灰,化的只是一股气,无影无踪,其时他人如何他亦不知。他是以不解决为答案。至于金钏儿、晴雯的死,黛玉的死,宝玉的出家,袭人的改节,那些都是宝玉的母亲王夫人所为,然而那亦是天意。有着个天意就可豁然,所以红楼梦不比西洋的悲剧。宝玉的是无成与毁,似悲似喜。

然而拣择这个字眼亦还是存在着。万物生于大自然的有意志与息,而意志与息非一非二,亦一亦二。意志即是有拣择,而息之舒开则无拣择,所以说之不尽。在明白里不在明白里的话亦是说之不尽。

ZM 制作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