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如泥洼风如刀。
时下,虽然各地娇阳似火,赤膊难解署热,不周山周围百里之内,却阴寒湿漉,遍山飞雪。惟有山背不周之处,水泻如倾,汹涌澎湃,其中还卷着些许高山来石,岁月积冰。冰与石在滔滔山洪中碰撞声,混在水声中震耳欲穿。这些,就是从装星池上倾泻出来的水。
一群人身着各种兽皮制成的衣服,沿着水流边垂,攀崖而上。为首的,身高若象,体壮如虎,斜穿一件剑虎皮缝成的衣服,虽然已脏到泥土覆盖了原有之色,却能从衣服上看见见针工细腻,出自巧匠之手。他不时发出巨大吼声,掩盖山洪之声,吩咐后继者紧随其后。这人就是颛顼之子穷蝉。
在共工怒触不周山,翻天覆地为之倾斜后,为了消却装星池之灾,年轻的颛顼帝派谴自己的儿子穷蝉,从各部族挑选二三十强壮的,或者智慧的人,共赴不周山,以思绝水之法。
娀鸦就是其中之一。他被选上的原因,是因为他在共工之战中,利用蠹蛊之法,治好了颛顼战士的瘴气。古老的不周山,从盘古开天地以来就已经存在,这里似乎就是天底下最邪恶最阴暗的地方,无论外界多么阳光开云,鸟语花香,在这里总是阴森寒冷,云雾如妖,气息如魅。或许这里充斥着巨大的瘴气,或许天低下所有的瘴气都在这里聚集。自古以来,活在阳光下的人们就不太愿意看到不周山,甚至不愿意听到不周山。除了山势险峻,枯木丛生,野物肆掠,或许还存在着其他说不清道不明的危险,在这样的环境中,带上一个巫医,总归是明智的。
一行在元古时代,依靠守猎采野的人们,来到不周山范围内,就已经感到了巫医的重要。他们刚踏上不周山脚,就有两个人被不周山下的汲虫蛰了,其中有一个是曜源氏的智者棘高。棘高也是此行人中最聪明的人,穷蝉需要借助他的智慧来阻止装星之灾。棘高被汲虫蛰在脚掌上,半顿饭的功夫,脚踝以下的部份,就肿得巨大。娀鸦利用削尖了的檀木,将受蛰者的腿部划开,用挤压的方式排出了毒血,再用装星池泻下的水清洗,用水面的浮冰冷敷,很快的,伤者就能像平时一样在山上攀爬滚打。
娀鸦再在不周山周遭采集了一种枯萎的芥草,将芥草用牛筋或鹿皮带绑在大家的脚上,杜绝了汲虫蛰咬之患。
就在这种相互协作下,在穷蝉的率领下,缓慢前行。
要攀爬不周山,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对于智者棘高的经验,凡是要登上一座高山,需要绕着山平缓的觅路而上,一圈又一圈,虽然路途较长,却不用攀登危耸的悬崖,减少风险。可是,装星池的水顺着山势汹涌而倾,盘山而行,只会为其所阻,在直流的洪滔下,任何享有女娲赋与智慧的智者,也无法可施,无路可觅。最后,伟岸的穷蝉下定决心,沿着装星池降水之畔,遇藤抓藤,遇险垫石,端的从山脚直攀而上。这样做虽然危险,对于智者较弱的身体也是艰难的考验的,却是唯一可行之计。
此行人,勇者二十上下,智者三五,在的确难攀之坎,则由勇者托攥着智者,互助而上。天明至天黑,天黑至天明,累而歇,歇而盈,盈而继续上行。四个日出日落后,终于接近山顶,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处。
此处至上,由坚硬的岩体整块构成,岩体约百人高,无着手之处,仿佛是夸父造山之时,在此立下的一块巨大石壁,阻隔通往彼方道路。而这块石壁,呈环臂状,将不周山尖围了一圈,宛如燧人氏用泥土和火烧铸而成无花纹的瓷坛,只过不这一个巨大的瓷坛是坚硬的岩体。它的环绕,聚集了星河万重水,就形成了传说中的装星池。魔鬼的使者共工,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在这个凡人叹息的缸口,开凿了一个顶口宽若星河,自上而下形若两根张开手指的决口。星河水轰隆隆的拍打着岩壁,像笼中饿兽,饥渴的从决口中奔涌而出。在这里,连穷蝉那惊乾震坤的嗓音也只不过细若蚊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