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帝国的遗憾 > 3死要面子活受罪

3死要面子活受罪

与金人议和是宋高宗赵构多年的夙愿,之前是因为技不如人打不过人家,只好无奈议和;如今却是因为武将势力的过度膨胀让赵构心生警惕,赵构这才决定和趁和进过议和之际解除大将兵权,恢复帝国传统家法。现在金国当权人物完颜昌伸出橄榄枝,赵构当然要热情回应。

为了搞好议和事件,赵构特意给边疆武将岳飞、韩世忠等人下了道圣旨,叫他们最近老实点,不要老是往金国地界捞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岳飞等人就是不听,还是一如既往的捞人,恨不得把原伪齐的人口都搬到南宋来。

完颜昌很冒火,对宋使王伦大发脾气:“你们宋人真是大大的狡猾,明里派人议和,暗里却叫边关武将不断的招降纳叛,什么意思嘛,是不是想以议和为幌子派兵进攻我们呢?”王伦这厮什么世面没见过,当即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他向完颜昌郑重保证:此事绝对不是朝廷的意思,都是那些边关大将没事找事,他们那些人没战可打,那还靠什么混饭吃,当然要弄点事出来,以阻止朝廷议和好保住饭碗,这事情朝廷一定会解决的,大帅务虚担心。

好说歹说,总算是把这爷们唬住了。

于是,完颜昌派乌陵思谋为议和使者出使南宋,商谈议和事宜。赵构知道后,当即把乌陵思谋的老相识马扩从湖南拉回临安,特别招待乌陵思谋。

按照惯例,金国排除使者之后,南宋要有专门的负责接待的馆伴使。秦桧打算要吏部侍郎魏豇(jiang)来做这事,没想到魏豇压根不鸟秦桧,死活都不接手。不仅如此,魏豇来给秦桧做了许多思想政治工作,告诉他金人如何如何的不可靠。秦桧只能说到:“公一智料敌,桧以诚待敌”, 魏豇马上就顶回去了,恐怕金人未必会对你诚实吧。

没办法,这事情还是王伦才能做得好。

这么大的事情,朝廷那帮专业骂架人士不可能会没有意见,反正他们有“风闻言事”的权力,怎么说都没事。于是,殿中侍御史张戒上书,议论与金议和之非,他的意见主要有两点:

①:金国新君刚立,人心不稳,是害怕我们趁机攻打他们,这才假意说要和我们和谈,还河南和陕西之地不过是个幌子,其实是忽悠我们的。

②:收复失地只能用实力说话,用钱买这算什么事嘛,想当年死太监童贯不也花了一大把银子买回了燕云之地,可结果怎样,钱地两失。如果打不过金人,收回来也是白搭。

赵构很生气,这群臣子怎么一点都不体谅自己呢?和议有什么不好,有话好好说,何必动刀动枪呢?

可是依旧是没人鸟他,该上书的上书,该反对的还是反对。

赵构无奈只有找来宰相赵鼎商量,此时的赵鼎因为给张浚搞过一次,早已锐气尽失,老骨头再禁不起折腾了,他虽然并不同意和金人和议,但是皇帝赵构铁了心要和议,自己若是死撑,估计再也没有翻身之地了。要想当稳宰相,必须帮皇帝搞成这次和议。

于是,赵鼎替赵构想了个好主意,他告诉赵构:讲和确实不是什么好事,群臣反对那也很正常,陛下只要告诉群臣,讲和其实是为了要回先皇的遗体和太后,才不得已而为之的,本朝以孝道治天下,相信群臣会体谅的。

不愧是喝了几十年墨水的专业人士,想出的对策都那么有诗意,是啊,百行孝为先,的确没什么反对的理由。

不过,一山更比一山高,强中自有强中手,更专业的来了。针对赵鼎的对策,一个名叫冯时行的官员上书皇帝赵构,引经据典,和赵构大谈楚汉之争,建议赵构不妨学刘邦一样也分一杯羹。

赵鼎无话可说,彻底的败了。赵构仍不死心,装模作样的滴下了几滴鳄鱼眼泪,哽咽的说:“杯羹之语,朕不忍闻”,结果依旧是没有结果,赵构还是铁心要和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