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枢密副使王庶罢,出知潭州。
12月6日,礼部侍郎曾开罢,出知婺州。
两个月来,朝廷中有影响的反对派基本上给秦桧废了。正当秦桧踌躇满志的时候,枢密院编修胡铨乞斩秦桧、孙近、王伦的奏章把反对和议运动推上了Gao潮,既然大人物都走了,那只能靠我们这些小人物了,胡铨如是说。
鉴于胡铨的奏疏实在太有影响力了,本人摘要一些:
刘豫臣事丑虏,南面称王,以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牢不可拔,一旦豺狼改虑,捽而缚之,父子为虏。商监不远,而伦乃欲陛下效之。夫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陛下所居之位祖宗之位也,奈何以祖宗之天下为犬戎之天下,以祖宗之位为犬戎藩臣之位!陛下一屈膝,则祖宗社稷之灵尽污夷狄,祖宗数百年之赤子尽为左衽,朝廷宰执尽为陪臣,天下士大夫皆当裂冠毁冕变为胡服,异时豺狼无厌之求,安知不加我以无礼如刘豫也哉!……
伦之议乃曰:“我一屈膝,则梓宫可还,太后可复,渊圣可归,中原可得。”呜呼,自变故以来,主和议者谁不以此说陛下哉,然而卒无一险,是虏之情伪已可知矣;而陛下尚不觉悟,竭民膏血而不恤,忘国大仇而不报,含羞忍耻,举天下而臣之甘心焉!就令虏决可和,尽如伦议,天下后世谓陛下为何如主也!况丑虏变诈百出,而伦又以奸邪济之,则梓宫决不可还,太后决不可复,渊圣决不可归,中原决不可得。而此膝一屈不可复伸,国势陵夷不可复振,可不为恸哭流涕长太息哉!……
向者陛下间关海道,危如累卵,当时尚不肯北面臣虏,况今国势稍张,诸将尽锐,士卒思奋。只如顷者丑虏陆梁,伪豫入寇,固尝败之于襄阳,败之于淮上,败之于涡口,败之于淮阴,教之前日蹈海之危,固以万万不侔。倘不得已而至于用兵,则我岂遽出虏人下哉。今无故而反臣之,欲屈万乘之尊,下穹庐之拜,三军之士不战而气已索,此鲁仲连所以义不帝秦,非惜夫帝秦之虚名,惜夫天下大势有所不可也。……
臣备员枢属,义不与桧等共戴天。区区之心,愿斩三人头竿之藁街,然后羁留虏使,责以无礼,徐兴问罪之师,则三军之士不战而气自倍。不然,臣有赴东海而死耳,宁能处小朝廷求活耶!
按照朝廷的规定,大臣的奏疏是不能自己留副本的,此时的胡铨也顾不着这么多,为了国家,他把奏疏的内容传入民间,一时间朝廷要屈膝求和的消息传遍了天下。
为了试探赵构的信念,秦桧装模作样的上章待罪,赵构表示绝不放弃。有了赵构的承诺,秦桧决定杀一儆百,拿胡铨祭刀。后来,因为反对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秦桧不想哪天就给人暗算了,于是,决定留下胡铨的小命,把他打发到蛮荒之地去。
但是,胡铨奏章的影响力却不是那么容易能压制的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