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属于典型的没事找事,你以为她会感激你?少臭美了。”林卡这样给我发短信-—见林卡的机会越来越少,渐渐只能依赖中国移动。
她的电视节目录制时间总与我错开,除了上课,我们能单独相处的机会越来越少。郑扬更不用说——林卡出现他便出现,林卡消失他也一并消失。虽然见面的时候他还是会揉着我的脑袋笑着叫我“姑娘”、“丫头”、“孩子”……可是还是有什么东西,开始界限分明地横亘于我们中间。
不是不遗憾的。
也是突然,又想起了张怿。
想起那些芙蓉树下的时光,阳光灿烂明媚,眼神蒙了雾,看不分明眼前的人与事。春风暖暖的,和煦拂上我的脸。少年时的羞涩,绽开一层层好看的花,洋溢着雨后青草香。
莫名地,当时间走过那些如烟的过往,我能铭记的,还只是那些你的好。
我打开电脑,给Adrian留言:Adrian,你有没有爱过什么人,真诚地、单纯地。然而突然有一天,这个人如泡沫一样消散,留给你的,是与爱一样深的恨,以及满满的不甘心。
几秒钟后,Adrian的头像亮起。他和我一样,习惯隐身。
多年前,我曾喜欢一个女孩子,可是她还是离开了。我时常想,我们一定是在不合适的时间里遇见了,所以才注定不能在一起。
是吗?原来,只是因为不合适啊。
恋爱了?
没有。
恋爱过?
暗恋过。
对方知道吗?
不知道。
为什么不说呢?像你这么优秀的女生,他会很高兴的。
呵呵,说笑呢你吧?我那时候可是标准的丑小鸭呢。
那好啊,丑小鸭终于变成白天鹅了,感谢安徒生,感谢佛祖,感谢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
去你的。
……
和Adrian聊天,心情很快会好转——四两拨千斤,是他的绝招。
我喜欢他的睿智、成熟、稳重。如果不是这条网络的线,我猜或许我们会成为很好的朋友,甚至恋人。
可是很遗憾,我无法接受网恋。
尽管,这个比我年纪稍大几岁的陌生男人已熟识我几乎全部的秘密。然而,因为网络的关系,他终究还只是个热心观众,不是吗?
月末,《青春纪事》制作特别节目,联合少儿频道的《阳光度假营》和教育频道的《彩虹桥》一起去SOS儿童村。在台里做准备工作的时候,教育频道的李主任突然问我:“陶滢,将来怎么打算的?”
李主任是台里著名的好脾气与热心肠,每次看见他都好像看见自家长辈一样的亲切。我答:“没想好,不过有朋友建议我考研。”
“哦,”他若有所思:“播音主持专业现在有研究生么?”
“我朋友建议我考广播电视编导,说是内外兼修也很好,”我开玩笑:“可惜外形也就这样了,不过学点技术好像还不错。”
李主任似乎很高兴:“这是好事啊,现在的主持人就是要做多面手!”
他想了想:“传媒大学的平台当然是更高一些,如果真想学,不如挑战一下自己,去更大的空间里闯一闯。”
我点点头,可还是免不了心虚:“难度很大,考虑一下再说吧。”
他笑笑,却突然转移了话题:“想不想来我们教育频道试试?”
他问得太突然,我愣一下,下意识问:“《彩虹桥》?”
他点点头:“其实从一开始我们想要的主持人就是你,可是生活频道不肯放。”
说完轻轻叹口气:“倒也是人之常情,你们频道的收视率比我们频道高多了,一旦转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