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可被送到郑秀兰家的第二年,当苏可即将年满两岁的那年的十月,林芸再次怀孕了。
次年六月,林芸在家顺利地产下了她的第二个孩子——然而这一次,她产下的依旧还是个女娃……
只不过,这一次,林芸没有再像第一次那样绝望了——因为在她怀孕三个多月、肚子隆起得还不是很明显的时候,她就曾私底下自己偷偷地去找过她的表哥凌峰,让他帮她做过一次辨别孩子性别的检查……
虽然当时医院已有明文规定,医院里的医生都是不被允许在非医学需要的情况下帮孕妇鉴别她们肚子里的孩子的性别的,但当时,林芸试图说服凌峰时,就向他保证过:“不管我肚子里的孩子是男是女,我都绝对不会把这个孩子打掉!我只是想要让自己有个心理准备……我不想再经历一次、像之前生小可的时候的那种、希望落空之后的崩溃的感觉……早点知道,就不会再抱有多余的希望……没有希望,就不会失望了……”
凌峰知道,如果帮林芸,真的很冒险!万一被医院里的其他人发现了,弄不好,还可能会严重影响到他今后的职业生涯……
但凌峰最终还是决定相信林芸所说的,决定冒险帮她一次!
于是,在某一天,凌峰带着林芸去了他的一个熟人自己开的私人诊所里,亲自帮林芸做了鉴别孩子性别的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林芸这次怀的依旧是个女孩……
——
在得知了林芸这次又生了女儿之后,苏家人比起之前,更加的愤怒了!
不过,他们除了愤怒之外,还多了一些懊悔:他们开始后悔,当初林芸怀第一胎的时候,他们没有带林芸去做鉴别孩子性别的检查——如果他们知道林芸当初怀的第一胎是个女孩的话,那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地让林芸流产的。
不过,更令他们后悔的是,在林芸怀了第二胎的时候,他们没有吸取上次的“教训”,而是接受了林芸的提议,选择跟她达成了那该死的“协议”,致使他们在对这第二胎的性别毫无所知的情况下,任由林芸将这第二个孩子顺利生下……
苏家人觉得,他们对林芸真是太“仁慈”了,竟然会傻到任由她把自己照顾得那么好——好到都可以让她两次都能那么顺利地将孩子怀足月、再将她们顺利产下……
苏家人甚至都开始有些恨得牙痒痒了!
他们开始埋怨林芸为什么可以把自己照顾的那么好?为什么她就不能在这两次怀孕的中途突然因为身体、或是其他外部原因而导致流产?!
他们开始埋怨林芸为什么非要把这两个孩子顺利地生下来?!
苏家人对林芸的怨怼,即便他们嘴上没说得那么直白,但他们的表情、他们的眼神、他们的行为,全都已经赤祼祼地、毫无保留地告诉了林芸,他们对她的所有看法。
只不过,现在的林芸早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林芸了……
苏家人的这些情绪、想法,林芸根本毫不在意。对现在的林芸而言,苏家人只要不对她动手,不对她造成实质性的身体伤害,苏家人根本就伤不到她——因为她早已不再在乎苏家的任何一个人——除了她自己生下的这两个姓“苏”的女儿……
“反正我已经尽力了!也许,这就是天意吧!上天注定了,苏茂不会有儿子……你们就死心吧!如果你们还不死心……有本事,就让苏茂跟我离婚!”
这是林芸第一次向苏家人展现了她从未让他们见识过的另一面,这也是林芸第一次那么直接地向苏家人正式“宣战”。
林芸之所以敢在这个时候这样说,自然是有她可依附的“底气”在……
其实早在林芸怀第一胎之前,他们当地就已经开始实施“计划生育”了。
按规定,林芸本来只能生一胎的。但她却为了苏家生了两胎——即便这两胎都是女孩……
而林芸在得知自己再度怀孕之后,她便立刻在第一时间跟苏家人达成了一个“协议”:如果这一胎是儿子,那么所需缴纳的罚款就由苏家人全额承担;但如果这一胎还是女儿,那么,那些罚款就由林芸自己全额承担!
本能地就会向“钱”看齐的苏家人,对这样的“协议”,他们自然没有什么异议。
因为有这样的“协议”的存在,苏家人才没有在林芸怀着第二胎的时候、想方设法地去弄清这一胎的性别、甚至于可能会因此而采取“某些”行动……
也正因为又这样的协议的存在,林芸才得以平安地将她的孩子顺利生下……
——
林芸在生下她的第二个女儿之后,便自己很自觉地就带着她的女儿回了她自己的娘家坐月子。
可自那之后,直至林芸重新复工了都有将近一个多月了,她始终都没有再回到苏家。
算起来,林芸自生产后已不知不觉地过了差不多有快三个月了……
林芸两次生产后都回自己的娘家坐月子,这些,苏茂的左邻右舍全都看在了眼里。
第一次,大家都觉得还能“理解”,但第二次也如此……邻居们就开始觉得,这苏茂似乎真的有点太没人性了……
出于他们那所谓的“正义感”,邻居们开始将他们所知道的、以及他们自己主观臆想出来的所有与“林芸和苏茂”有关的各种恩怨纠葛、流言蜚语全都很有选择性地散播了出去……
没几天的功夫,不仅是苏茂,连整个苏家都受到了影响——而且他们所遭受的影响基本上都是负面的……
这一次,因为周围人的罕见的一致偏向,致使林芸就这么莫名地被推到了舆论的“正义面”——这一次,林芸“占”了上风。
因为被周围人所同情和包容,林芸这次回娘家坐月子,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级”待遇:除了郑秀兰一如上次那般、该怎么照顾就怎么照顾之外,郑秀兰的很多邻居街坊们常常会不请自来,主动送上很多慰问品,甚至有些老人家还主动向郑秀兰提出要帮忙一起照顾林芸……
周围突然出现了这么多“关心”自己的人,林芸颇有些“受宠若惊”:他们的“热情”、他们的“包容”、他们的“关心”,不但没能给林芸带来些许的安心,反而更增加了她的不安……
林芸表面上虽没有很直接地拒绝他们的“关心”,但在平日里的待人接物中,林芸始终都跟他们保持着一种很微妙的“距离”。
林芸对于这种必要的“距离”十分坚持,她觉得,只有守住了这段“距离”,她才可能不至于最终被那些“关心”她的人给“同化”了。
林芸本能地觉得他们真的太危险了!
而比他们更危险的,是那早已不知何时都已传到了她耳边的舆论……
虽说林芸并不是第一次体会到“舆论”的影响力,但像这次这样如此深刻地体会到“舆论”的可怕影响力,还是第一次——虽然这一次,她幸运地成为了“舆论”的“正义方”……
每每想到这些,林芸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浑身汗毛直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