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燕青走到一个灯铺的角落,俯身将一盏七星灯拿起,见这灯面上有一幅图,图中一长须深目的男子,看似西域之人,手拿一细长柄的杯子,跟前坐着一群人。图边一行字:圣人夜宴图。燕青拿着这盏灯喃喃自语:“圣人夜宴”,忽又哈哈一笑,道:“人力竭尽处,天利相助时。”
灯主见燕青拿着灯,便问:“客官喜欢这盏灯吗?七文钱一个。”燕青陶出钱付给灯主,问:“这盏灯从何处而来,是师傅您自己做的吗?”灯主道:“我可不会做什么灯,都是外面进货。不过你手上拿的灯不是我进的货,是去年一家灯铺主人转让于我的。”燕青又问:“这家灯铺主人可在这儿?”灯主道:“他走了,到东京汴梁城去做买卖了,所以将他家剩下的灯都便宜给了我,我今日才能将这盏灯七文钱卖给你。”燕青叹一口气,心道:刚有一点线索又断了。
小玉见他对这盏灯又是询问又是叹气,就撇撇嘴道:“小乙哥,这个灯有什么希奇,我以前在城南也见过。”燕青听了一惊,问:“真的吗?你在城南见到的灯也有这样的‘圣人夜宴图’?”小玉想了想,道:“差不多吧,上面也是个大胡子男人拿着酒杯请一堆男人吃饭,我当时看了也觉得这图画好奇怪。”
燕青惊喜,双手放在小玉的肩上,面对她说:“你记得是哪条街,哪户人家吗?现在就带我去。”小玉笑道:“总算也有你求我的时候,让我想一想,那是两年前,是哪条街呢? 不是十条巷,不是三条巷,不是五条巷…”
燕青见她故意卖关子,就笑道:“如果不是哪一条巷呢,就明年也没有灯谜猜了。”小玉听了一怔,问:“你说什么?”燕青道:“我说你如果记得是哪一条巷呢,明年中秋我就不去相扑,陪你猜三天的灯谜,赚一篓子的桂花糕,够你吃到过年。”小玉听了笑靥顿开,忽闪着眼睛道:“我想起来了,是七条巷。”
两人走到七条巷的时候已近黄昏,家家户户开始掌灯上门板。可小玉到了这儿就开始犯迷糊,喃喃道:“不对啊,这儿怎么变样了,我记得这街中间有一户白墙红瓦红窗户的人家,那灯笼就挂在它附近的哪一家窗户上。”燕青不再追问她,拎着手中的灯,一家一家地敲门询问,可得到的回答都是没见过这盏灯。
待问完了整条街,已是月上三霄,星光满天了。燕青望着璀璨夜空,又端详着手中的灯,想着一天就这样过去了,这一天发生了很多的事。手中的圣人夜宴图,丢失的圣光杯,孔子论及的西方圣人,行踪神秘的景教,这些自己从未听过的事物,就这样一下子涌进了他的生活,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平日只道自己见多识广,现在才发现不了解的事情实在太多, 在这广博天地间有多少事他不知道啊,人在其中真正是渺如尘埃。想到此叹了口气。
小玉在一旁看着他发呆叹气,以为是他对自己失望,未能记住是哪户人家挂着这盏灯,于是颇为不安,看着街口还有一户卖纸张的店铺人家还未询问,便把燕青手上的灯拿过来,上前去敲门,片刻里面出来一白须枸背的老人,看年纪有七十上下。
那老人问道:“姑娘,有何事?”小玉把手中灯一举,问:“老人家,你见过这样的灯吗?”老人摇摇头,小玉说了声打搅,就转身回走,一不留神,把灯掉在地上,这灯顺势一滚,又滚到那老人的脚下。那老人正在关门,看见灯滚到他近前,就将它拾起,又看了一眼,问小玉:“姑娘,这灯可是从廊坊买来的?”
燕青在一边本来是等着小玉无果而回,听见老人的话,便凑上前问:“老人家,您可知道这灯的来历?”老人道:“我不知道这灯,只认得这做灯的纸不同一般,看,这灯纸摸上去又厚实又暗有青花斜纹,能做出这种纸的在大宋就两家纸坊。一家在北,是廊坊轩化纸坊,另一家在南,是湖州景怡纸坊。大名府离廊坊不过百余里,这灯应是廊坊轩化纸坊做的。”燕青听了大喜,谢过老人。看天色已晚,想吴大妈一定担心小玉,就立即送她回家。
到了小玉家门口,燕青道:“小玉,你今天帮我一个大忙,知道吗?”小玉道:“知道,一看你见到这盏灯的样子就知道你有大麻烦。究竟是什么事啊?”燕青道:“这是大人的事,小孩子家就不要管了。”小玉把脚一跺,生气道:“我已经快十六岁了,你还把我当小孩。”燕青笑道:“你这个样子不就是小孩吗?快进屋吧,你娘可等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