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若虚-蛊毒 > 第70章 风住尘香花已尽(18)

第70章 风住尘香花已尽(18)

他吩咐下去,把那女­奸­细收拾清爽些,换身­干­净衣服,装进一口好棺木,遣使送回蜀营,让诸葛亮看看,什么叫做大国之风!

使者便载着棺木驶入了汉军营,同时带来了司马懿的亲笔信,怎么样,大国之风与小国之器相比,孰优孰劣?

诸葛亮便托使者把回信带给他,信里只有一句话:效匹夫匹­妇­比量长短,大国不为也。

司马懿把信一搁,长叹一声,他说以后除了不和诸葛亮打实战,连嘴仗也一并不要打了,还是忍吧。

高示其被送回了汉军营,当运载着她棺木的车马缓缓驶入中军,汉军将士都涌出来看,心里的疑团深厚得去不掉,她身上背负着很多荣耀光环,也背负着很多罪名,叛徒、­奸­细、杀人犯,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她,就像她的身份,雌雄难辨,甚至很多人在猜疑,她到底是男人,还是女人?

棺木暂时停放在空帐内,修远捧了衣服过去,寻来两个当地­妇­人,说要给她穿上我汉家女子衣裳,别让曹魏的脏衣服腌臜了,开了棺看了一眼,当时就哭得不成样子。

待得收拾停当,诸葛亮说要去看看,修远竭力劝阻,说先生别去看,太惨了。

诸葛亮偏偏要去,修远怎么劝也不行,只好由得他了,那时高示其被挪在床上,正由那两个­妇­人给她梳头,诸葛亮进去后,盯着她看了很久很久。

可他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把一只革囊放在她心口,他握住她的手,轻轻地摁了下去。

第二日,汉军退兵了,那时朝中剿杀蛊毒教的硝烟还未曾散去,那时卤城的胜利已成了过往,那时曹魏大营里仍在激烈争论蜀军是真退兵还是假退兵,那时一切都还在路上,有的人却再也回不来了。

回到汉中后,诸葛亮给济火亲笔写了一封信,说你在成都等一下高示其,把她葬回牂牁。

朝廷也很快知道了高示其的事,皇帝阅毕尚书台的呈文,他把表疏扣下,说我以后不要再听见这个名字,想为高示其争一个朝廷贞烈册封的太后为此恳求皇帝,董允也上书请愿,皇帝却将他们一一拒绝,甚或­干­脆不听,只丢下一句话,我不怪她以前的所作所为,可是从此你们不要再说了。

人都道皇帝太小气,那口怨气憋这么久也消不掉,和一个女子,一个为蜀汉江山立下莫大功劳的女子置气到这般田地,他也亏得称自己是丈夫。

事情传入诸葛亮耳中,他没有上表陈情,只是对身边的人说,她不要这虚名,送她回牂牁和她伯父在一块儿,于她是最大的满足了。

高示其的灵柩被济火带走的第二个月,诸葛亮也返回成都,那天黄月英问他,你知道高示其是谁么,诸葛亮说,我一直都知道。

有史官特意来向诸葛亮询问高示其的事迹,诸葛亮想了想,说道,不要写她的事,史官转不过那个弯,便说不写她的事那怎么写?诸葛亮很严肃地说,从来就没有这个人,你没听懂么?史官被慑住了,他把写了一半的传记用墨抹了,从此不敢再在史书里写高示其这个名字。

很多年后,重修蜀志的史官翻开残旧的史书,在草蛇灰线的历史记述中摸索出令人困惑的蛛丝马迹,总觉得历史在某些细节处存在残缺,可到底缺在哪儿,却无人知道。

高示其,这个名字,终于和这个国家一起湮灭了。

回成都后,修远去找了小莲,告诉她高示其给她留了遗物,他帮着小莲撬开床下的木板,取出一方匣子,匣子里装着一份地契,原来是高示其攒钱买下了万柳坊的一座旧宅,是她过去的家。

小莲看见地契就懂了,几日后她搬进了万柳坊的旧宅,她在宅子里种花,偏这宅子土壤特别好,种出的花经久不凋,她成了成都远近闻名的莳花大家,许多人慕名千金求购一花,她却都不肯卖,她说她只种给自己欣赏。

只要得了空,她都会去看看华进的遗孀小玉,给她带礼物,陪她说话,两个还结为姐妹。

小玉问她,怎么对自己这样好?小莲说,我答应了一个人,她如果不在了,我会照顾你。小玉问那个人是谁,小莲笑了笑,她是程莘。

程莘是谁呢,她仿佛在千万人中起舞,又仿佛在千万人中沉默,她在时间之内深刻,她在时间之外消失。

卷尾

三年后的建兴十二年八月,丞相诸葛亮病逝五丈原。

丞相遗命葬于定军山,仅敛以时服,随同下葬的还有一只锦匣,匣上深纹着两朵朱红大花,仿佛两滴浓重的血。

将锦匣陪葬是丞相夫人的意思,她说,让她陪着丞相吧。

那匣里装着两样物事,一样是一条绣着细辛草的手绢,一样是一朵灿金绚烂的大花,便是埋在深寂的坟墓里,也能散发夺目光华。

那像是历经岁月磨砺的一颗纯心,­干­净、透亮、明澈,并且恒定,漫长的光­阴­过去了,她还是原来的样子,她把自己栽种在剧毒的土壤里,每根经络、每瓣花朵都流淌着烈毒,可这毒却哺育出最坚韧的生命力。

世间最烈之毒,是欲等而不可等的失望,是欲爱而不能爱的虚望,是欲求而不堪求的无望,是欲得而不为得的绝望。

--t××xt×小×说××天×堂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