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马拉布尔研究了一下。正如他在自己的书《八十年代为利润而投资》中所讲的那样,他看中了纽约第一国家银行,现在被称为花旗银行。和大多数银行一样,花旗银行提供投资组合管理服务。如果你有一笔资金而又不想自己操作,或者像马拉布尔一样,暂时不能自己管理,你就把它转给银行家,他们会为你操作,当然你得支付手续费。
好呀,就这样吧,马拉布尔想,这听起来像是个好的解决办法。这是花旗银行啊,它可是世界上十大银行之一。这些人对钱的运用是否熟练或许不值得探讨。我把我的一小笔钱转给他们代管应该不会错吧?我到哪里去找更值得信赖、更谨慎或更精明的管理人呢?我离开后,他们肯定不会损失任何钱的,谁知道呢,或许他们还会为我赚一笔呢!
那就是马拉布尔的想法。
他经历了一个关于秩序的完美而可理解的幻想,还有什么会比一家大型银行更有秩序呢?一个无知鲁莽的人可能会乱搞投资组合,但绝不会是一家银行,银行一定有它值得自夸的投资公式,总是知道该做什么。
结果呢,银行家几乎毁了马拉布尔,他们帮他以119美元一股的价格买了雅芳公司的股票,两年后这只股票以不到20美元的价格在市场交易;他们以110美元一股的价格替他买进西尔斯百货公司的股票,却眼看着它跌落至美元;他们以不到400美元一股的价格买入了IBM的股票,它跌到了151美元。马拉布尔只好亲自采取紧急措施才防止自己陷入财务灾难。
那是一种伤害,也是一种教训。马拉布尔不可能忘记花旗银行给他的教训。但是你却可以得到同样的教训而不受损失,这个教训就是你应该提防每一个投资顾问。在投资的舞台上,只有混乱没有别的。那些越是声称看到任何规则的人越不值得你信任。
当你相信规则时,你就是在哄骗自己进入一个危险的梦境。苏黎士定律没有专门告诉你应该保持清醒,不过在所有的定律中所隐含的意思就是你需要这样做。不要让自己打盹,要不你醒过来时可能就发现自己已经破产了。
如果你愿意花一个下午研究关于规则的幻想,你可以在当地的图书馆查找如何致富的书籍,即使是在很小的图书馆也可能有一两架这类的书。你会发现它们描述了大量的投资冒险活动,或许其中有些会引起你的兴趣。比如,如何在不动产领域致富,如何在稀有钱币中赚钱,如何集邮获利,甚至谈到股票、公债、黄金和白银……这个单子还可以列得很长。
这些书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是由一些自称靠这些特定的方式而发财的人写的。《我是如何致富的》就是这样典型的标题。
这些人是不是说了实情?好吧!假定他们所说的属实吧!
我们没有必要对这个太苛求,我们可以假定在几乎每个事例上他们提供的都是事实:这些人都实践了某些特定的方法,并因此致富。然而,我们不能强迫自己也受这种关于规则的幻想的迷惑。
他自信他发财是因为发现了一个致富的公式,但是我们要明白,他致富只是因为他运气好。任何肤浅的投资计划,在你运气好时都可以起作用,当你运气不好时,没有任何计划会行得通。有些顾问也承认运气的重要性,苏黎士定律也认为如此。定律不单承认它,而且认定运气在投机的成败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然而,多数顾问忽视运气,或者假装运气并不存在,甚至尽可能地少提到它。像花旗银行的银行家和美国君主艺术基金的经理人,他们是在出售一种真实的安慰、一个有条理的方式和一种尽在掌握的感觉。抓住我的手,孩子,不要害怕,我知道周围的情况,这就是我成功的原因,只要跟随我,一步一步向前走。
好吧,如果你喜欢,你可以追随他们直到覆没。因为去年起作用的规则今年不一定行得通,由于金融形势瞬息万变。而且,一个公式对某个人行得通,却不一定对你会起作用。因为不同的事件需要不同的条件。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