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娱乐梦 > 第六章 《寻秦记》

第六章 《寻秦记》

李然四周打量着整个房间,王氏父子也没有吭声,屋里顿时有些尴尬。走到镜子面前,看了看自己,李然暗中松了口气,谢天谢地总算没有穿越后遗症,自己也没穿成“如花”,仔细看全身,零部件一个没少。

李然突然发现身上穿的不是自己的衣服,“王叔叔,我身上穿的衣服是怎么回事?我自己的衣服哪里去了”,李然这一说话就打破了房间里的尴尬局面。“哦,忘了跟你说,我看你身上的衣服都在水里浸湿了,就给你换上了我儿子的一套没穿过的衣服,看起来还挺合身。忘了问了,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我总不能一直小伙子小伙子的叫你吧.”“谢谢王叔叔,我叫李然,木子李,自然的然,王叔叔叫我小李就好,”李然说完肚子便不争气地“咕咕”叫了起来,李然有些不好意思到:“王叔叔,有吃的吗?”王达平拍了拍自己头发有些稀少的脑袋,“瞧我这记­性­,忘了小李半天都没吃饭呢?小军呐,去厨房给小李端碗面来,小李呀,你看我这也没准备什么,都是平平常常的吃食,你就先将就一下。”“没事,我没有这么娇气,随便一点就可以了”,有吃的就不错了,李然那里还会计较吃的什么。王小军快步地走出了房间,不一会就端来了一大碗面。李然说了声“谢谢”,就迫不及待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在旁边站着的王达平父子边看边摇头感叹:“多好的小伙子,竟然饿成了这样,还是台湾好啊!”李然只顾着埋头吃面,听到王氏父子的感慨差点忍不住一口把面喷了出来,自己不过是昨晚光喝啤酒了,烤­肉­就吃了几块,今天又两顿没吃东西,肚子不饿得咕咕”叫才怪。等到李然风卷残云的吃完了面,还喝完了面汤,王氏父子又是一阵的唏嘘,弄得李然哭笑不得。

见李然吃好了,王达平就从房间外拿来了李然晾­干­的衣服,“王叔叔,还有其他的东西没有?”李然问的是他的mp5。“你说的是不是这个?”王达平又从屋外拿出一样东西,赫然就是李然心爱的mp5。李然接到手中,有点心疼地反复擦了擦屏幕,外表完好无损,就是不知道它在水里浸泡过进水了没有。“小李,这是个什么东西?”人都有好奇心,王达平看李然这么爱护它,就有了点好奇。

李然本来想说,可是话到了嘴边,还是没有说出口。这个mp5是超出了这个时代四十年的高科技产物。李然总不能对王达平说王叔叔,这是我买的二手日本水货,索尼公司生产的mp5,它能听歌,看电影,还有玩游戏吗?估计会直接被王家父子当成大陆来的神经病。看着mp5的屏幕能够当镜子照出人来,李然想到了一个可以解释mp5是什么东西的方法,虽然欺骗了王家父子让李然心里有一些歉疚,但他不想因为这个被台湾军方带去某个基地做切片研究。“这是我母亲的嫁妆,一面平时化妆用的塑料外壳包装的小镜子,也是她唯一留给我的东西了”,王家父子看着李然,也没多问,毕竟这是人家的伤心事。

随后李然又想到了一件事,自己口袋中的几百块钱的人民币不见了,就问:“王叔叔,就只有这个?没别的了?”“对啊,就只有一套衣服和这面小的塑料镜子。怎么了,是不是还少了什么东西,我再帮你找找。”王达平以为自己还漏掉了东西,忙问道。“不用找了,王叔叔,就这些个东西,没别的了.”李然暗自松了口气,心道找不到就好,找到了就麻烦了。口袋中的几百块人民币上的头像可以说是自己从大陆偷渡时带过来的,就可以轻轻松松的对王家父子掩饰过去,反正王家父子肯定也没见过1972年大陆的人民币是怎样的。但是人民币上的2011年这个又怎么解释?所以李然庆幸不已,这个大麻烦没了让李然提紧的心彻底地放了下来。

后来,李然王家父子问他为什么一个人偷渡到台湾来,李然就编故事说自己是个孤儿,父母早亡,也没有可以依靠的亲人,就冒险偷渡来到了被老人们传说为有着两座金山银山的台湾。(这个传闻我小时候也听爷爷辈的人讲过,那时候就在想台湾人民是多么有钱呀,直到初中学了地理,就直到老人们讲到的金山银山是根本就不存在的)王家父子也就相信了李然的话,“小李呀,你放心,就冲你也是上海人,王叔叔不会亏待你。你就把这当成自己的家,好好的安顿下来,什么也不要多想。”李然有些感动了,只觉得心里暖洋洋的,眼睛有些红,王达平只当他孤苦伶仃的来到台湾,越发的觉得要好好待这位上海来的“小老乡”,简直把李然当子侄看了。

慢慢的,李然终于在王家安顿了下来,融入了王家这个家庭。

因为当时大陆人偷渡到香港、美国的比较多,偷渡到台湾的基本上很少,如果有偷渡到台湾的,政府都会颁发奖金,并且以此来大肆宣传台湾的政治政策是多么的优越之类的,抨击大陆的落后贫穷。(有读者对这一点有疑问,可以百度查查看)所以李然还上了报,并且得到了奖金一千台币。最后基本上王家周围的邻居都知道王家来了个大陆的后生仔,甚至有小孩子还专门跑到王家来看大陆仔长的是什么样,不过看来看去,觉得和自己这边的大哥哥们没什么不太一样,便逐渐失去了兴趣。就这样,一来二去地李然也和周围邻居混得比较熟了。

遭逢大起大落,又遇上了传说中的穿越,还幸运的遇到了对他关怀备至的王家父子,这让李然对自己的人生际遇唏嘘不已。

作者注:码字的人伤不起啊!!!

第二章 失恋的烦恼

“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会懂得要多努力,才走得到远方”,这时李然的手机铃声响了,为了时时鼓励自己,李然的手机铃声也换成了范玮琪的《最初的梦想》。

拿手机出来一看,是女朋友王丹的电话。照完毕业照,还没来得及和李然打招呼,她父母就来接她走了,所以这几天都是李然一个人。

李然的女朋友王丹也是上海戏剧学院的学生,不过她是表演系,和李然所在的导演系也算是兄弟系了,就像有人打趣地说过:“找男朋友,来导演系;找女朋友,去表演系,两个班互通有无。”早在大一的时候,李然和王丹这两人就认识了,出于农村男生固有的自卑和羞涩,李然只能远远的望着她,而不敢走得太近,虽然他对王丹有好感,但是李然一直把这个想法深深地藏在心底,从未敢表现出来。直到李然大二的时候,导演系和表演系两个兄弟系凑一起举行元旦晚会,他多喝了点酒,在几个损友的怂恿下壮着胆子走到王丹身边,向她深情告白。李然本以为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成功,然而不知道李然当时是不是得到了幸运女神的眷顾,王丹竟然点头同意了。然后,一群男生就起哄,趁机给李然灌酒,那天晚上李然真的醉了,而且醉得很厉害。直到第二天李然醒来,他甚至不敢相信从昨晚开始,王丹是他李然的女朋友了。于是,为了求证这一事实,李然直接跑去女生寝室楼下等王丹下楼。等到王丹娇羞地告诉他,李然才真的相信,昨晚所发生的是不是一个梦。自己有女朋友了,自己居然有女朋友了,李然突然感觉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而且这种幸福一直持续到了现在。几乎在所有人的眼中,他们是非常般配的一对情侣,一起吃饭,一起散步,一起泡图书馆,整个校园都有过他们在一起的身影。

几天没见,李然有些想王丹了,此时看到王丹给他来了电话,一下驱散了李然之前的抑郁。“李然,我们分手吧。你是一个优秀的男生,你以后一定会找到比我更好的女孩子”,电话那边传来王丹有些疲惫沙哑的声音。”为什么?"李然听到后一愣,不相信地喊道。“我爸妈知道我们的事以后,死活不同意我们在一起,不要再打电话给我了,明天我就要跟父母会北京了,李然,忘了我吧!”虽然李然和王丹的恋情持续了两年,全校皆知,但是他们都没有告诉对方的父母。“可是?”,不等李然说完,王丹的手机挂了,只剩下“嘟嘟嘟”的余音。李然不死心地又打过去,听到的只有中国移动电脑终端机械的“你所拨打的话已关机,我们将尽快用短信通知对方,本次通话免费。”

无力地坐在寝室的地上,李然的眼睛有些红了。他很难相信这么老套的《西厢记》情节居然会发生在他身上。李然突然想起了自己看过的《非诚勿扰》里面那个女孩子说的话,“宁肯坐在宝马里面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笑”。那时候,李然听到这句话,对那个女孩子鄙视不已。而如今,更可笑的是他除了卖旧物得来的几百块钱,连辆可以让女孩子在车后笑的自行车都没有。“面包会有的,爱情也会有的”这句在现在的李然看了只是一个童话。灰王子和白雪公主的爱情只会出现在童话书里。李然怎么也没有想到过,他和王丹的爱情也最终屈服在现实的脚下。那些许下的承诺和誓言,被现实无情地一击而碎。

最后看了一眼自己睡过四年的床铺,趴过的书桌。走出s113的寝室,宿舍管理员大妈悠闲地坐在门口,很淡定地看着李然,“这位同学,请过来,到这里登记一下”李然接过宿舍管理大妈手中的笔,缭缭草草地写下了“李然”两个字,宣告了他在这栋寝室生活的结束。

放下笔,李然快速地走出了3栋宿舍楼的大门,在校园里漫无目的地游荡着,仔细回忆过去的在这个校园里的喜怒哀乐。图书馆大楼依旧那么挺拔,这里是李然呆过除了寝室以外最久的地方,这里,见证了李然四年来的寂寞身影和默默努力。不知不觉走到了校门口,李然甩了甩头,心里叹道“终究要离开了”。最后,李然迈开步子,走出了校园。

学校不远处的街上有一家美味烤­肉­店,那是李然和同学最喜欢也是最常去吃的地方,吃喝的东西价钱不贵,而且量足,还有一点就是老板娘是个三十多岁的少­妇­,漂亮耐看,人也很和气,呆久了老板娘也不会像其他店一样赶人走,不忙的时候老板娘还会和李然他们聊聊天。“老板娘,来一盘烤­肉­和一打啤酒!”李然一进门就对老板娘喊道。老板娘看李然心情不好,也没多问,直接招呼上了烤­肉­和啤酒。就着烤­肉­,李然有一口没一口地喝着,最后自己也不知是怎样喝完那一打啤酒和结完帐的,就迷迷糊糊地的出了美味烤­肉­店上了街。

李然也不知道自己走到了哪里,脑袋沉沉的就想要睡去。路人看见李然倒在路边的墙角,浑身酒气,纷纷掩鼻侧身而过。醉梦里,李然似乎听见有“哗哗”的水声,感觉自己好像浸泡在水里,全身湿漉漉的有些冰凉。不知过了多久,李然又好像听到有人在喊什么,但是李然醉得实在不愿意睁开眼,最后感觉自己好像被人抬着。李然还以为是自己以前喝醉了,同学帮忙抬回寝室,或者抬到烤­肉­店楼上(烤­肉­店还经营者住宿的)

睡眼朦胧中,李然看到的不是自己熟悉的寝室,也不像是同学帮忙开的烤­肉­店楼上的房间。

作者注:长太息以掩涕兮,哀码字之多艰,独怆然而涕下!!!

第五章 未来计划

下午的太阳不算很大,李然把mp5拿出房间,放在阳台上晒了一个多小时,偷偷地开了机,让李然无比欣喜的是,mp5竟然还有用,屏幕也没有黑掉,真是万幸中的万幸。屏幕的右上方,显示着时间是2012年5月21日。

看着东面的大陆,李然忽然想起了另一个时空养育了他二十多年的父母,自己和他们四年前一别,就再也不能相见,李然后悔不已。自己真是不孝啊!在这个时空里的大陆,他的父母也许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孩子吧。李然特别想知道在这个时空的未来里,是否还会有一个叫李然的人出现呢?还有在穿越之前已经和自己分手的女朋友王丹,在那个时空里会怎样呢?过得好吗?开心吗?她还会记得自己这个曾经的男朋友吗?而这个时空的王丹还得二十几年才出生吧。

强迫自己甩开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为了让自己暂时忘掉过去,李然把mp5的时间调到了1972年6月21日。打开资源浏览器,所有的东西都还在。

在台湾的第一个星期就着样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王家父子对李然真的好的没话说。王小军是军人,经常值勤不在家,王达平简直把李然当自己的亲儿子养。周围邻居也从刚开始好奇怀疑等态度慢慢地接受了他,一口一口“小李”、“然仔”地叫他,虽然“然仔”听起来像喊他“烂仔”,感觉像黑社会成员的名字;还有更搞笑的是居然有人叫李然“小然”,一不小心听着就像是叫“小兰”,很女­性­化的名字。不过听着听着感到很亲切,李然也就无可奈何的接受了。在这个小居民区里,李然感受到了在自己家乡的感觉。

连续游手好闲了一个星期,李然有些呆不住了,他迫切想找点事情做来充实自己。虽然这一个星期以来,李然经常帮王达平或者周围邻居买些东西,扛扛煤气之类的,顺带着上街看看七十年代的台湾高雄,这里当然不能喝后世的上海相比,但这里有着异样的风情。但他不满足于就这样无所事事的过活,李然可不想赖在王家里吃闲饭。李然跟王达平提了提自己想要找份工作的事,王达平也觉得李然这样一个健健康康的小伙子不能老呆在家里,就带着李然办理了身份证。当然,他不可能说自己是90后,李然的出生年月填的是1954年10月8日。

最后王达平找人帮忙给李然介绍了一份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李然自己也比较满意,凡事都要循序渐进,自己总不可能马上就喊着要去电影公司当导演吧。而且,李然觉得有份工作可以让自己尽快融入新的大环境。在图书馆工作最大的好处是虽然钱不多,但是日常的工作不忙,自己可以有比较充裕的时间看书。李然以前从未来过台湾,对台湾的了解也很有限,所以,李然看到书大多侧重于讲述台湾的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他需要对这个时代的台湾有一股比较清晰全面的认知。图书馆一向很安静,没有人来打扰到他。感觉无聊的时候,李然就抄书,照着书练习繁体字,这也然来看他的王达平觉得他是个追求上进的年人。

穿越到台湾的第三个星期,李然打开mp5里的小说看时,他想到了自己将来要­干­什么了。穿越带来的最大的好处是自己可以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对于大多数像李然一样爱看小说的人都知道,台湾和香港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最火的是什么,是小说,特别是武侠小说。一大批优秀武侠小说作者应运而生,比如金庸,古龙,黄易,梁羽生,李凉,卧龙生等这么一批人。这些武侠小说大师的经典作品,李然当年可以是说是在书荒的时候反反复复的看了七八遍。而且出于喜欢积累的习惯,他几乎保存下了所有看过的小说,李然甚至在mp5小说里面还专门设有“武侠小说”这个文件夹。

想到这里,李然开始对自己的未来有了大致的计划。首先,通过不断写小说来进行自己资本的原始积累,然后等到自己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再用这部分钱自己去开一家电影公司,李然相信,凭借自己先于这个时代四十年的导演技术,一定能够帮助自己实现当初的电影梦想。而且,自己就可以进入娱乐圈,在台湾这个小娱乐圈里,自己就有很多机会见到自己心目中的绝代女神邓丽君。最主要的是他希望自己能通过努力去改变邓丽君曲曲折折的命运和香消玉殒的历史轨迹。

想到了就下决心做是李然的一个很好的习惯,把1972年之后的小说挑选出来,随便拿出一本小说都可以说是经典。但是,选哪本小说好呢?这又让李然犯了难。和王达平打了个招呼,李然骑着自行车出了王家。李然停在了街上一家书报刊亭,仔细的找着关于武侠类的刊物。有古龙的桃花传奇·楚留香传奇续集3(春秋出版社),九月鹰飞(春秋出版社),孔雀翎1(汉麟出版社),多情环(汉麟出版社),陆小凤传奇(春秋出版社)。(注:有些小说可能出现的比较晚,这里为了小说的需要,把它们都写前了)古龙写的小说似乎在市场上颇受欢迎,大有独霸武侠小说江山之势。金庸先生的小说最初被台湾禁了好多本,台湾读者都是看盗版看过来的。原因很有意思,比如有人说《­射­雕》里的东邪和桃花岛是隐喻蒋家孤立台湾;还有更冤枉的是在金庸的《天龙八部》里有这么一段:‘王语焉见两个人在打架,就随口说:这是江南蒋家的名招“过往云烟”啊!’所以金庸的小说就杯摧了。

黄易这时候还没有开始写他的小说,所以李然准备“写”黄易的经典著作——《寻秦记》。

作者注:上传章节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持续狂躁中!!!

第四章 接受命运

搞了半天,李然终于相信自己是穿越到了1972年的台湾。

李然四周打量着整个房间,王氏父子也没有吭声,屋里顿时有些尴尬。走到镜子面前,看了看自己,李然暗中松了口气,谢天谢地总算没有穿越后遗症,自己也没穿成“如花”,仔细看全身,零部件一个没少。

李然突然发现身上穿的不是自己的衣服,“王叔叔,我身上穿的衣服是怎么回事?我自己的衣服哪里去了”,李然这一说话就打破了房间里的尴尬局面。“哦,忘了跟你说,我看你身上的衣服都在水里浸湿了,就给你换上了我儿子的一套没穿过的衣服,看起来还挺合身。忘了问了,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我总不能一直小伙子小伙子的叫你吧.”“谢谢王叔叔,我叫李然,木子李,自然的然,王叔叔叫我小李就好,”李然说完肚子便不争气地“咕咕”叫了起来,李然有些不好意思到:“王叔叔,有吃的吗?”王达平拍了拍自己头发有些稀少的脑袋,“瞧我这记­性­,忘了小李半天都没吃饭呢?小军呐,去厨房给小李端碗面来,小李呀,你看我这也没准备什么,都是平平常常的吃食,你就先将就一下。”“没事,我没有这么娇气,随便一点就可以了”,有吃的就不错了,李然那里还会计较吃的什么。王小军快步地走出了房间,不一会就端来了一大碗面。李然说了声“谢谢”,就迫不及待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在旁边站着的王达平父子边看边摇头感叹:“多好的小伙子,竟然饿成了这样,还是台湾好啊!”李然只顾着埋头吃面,听到王氏父子的感慨差点忍不住一口把面喷了出来,自己不过是昨晚光喝啤酒了,烤­肉­就吃了几块,今天又两顿没吃东西,肚子不饿得咕咕”叫才怪。等到李然风卷残云的吃完了面,还喝完了面汤,王氏父子又是一阵的唏嘘,弄得李然哭笑不得。

见李然吃好了,王达平就从房间外拿来了李然晾­干­的衣服,“王叔叔,还有其他的东西没有?”李然问的是他的mp5。“你说的是不是这个?”王达平又从屋外拿出一样东西,赫然就是李然心爱的mp5。李然接到手中,有点心疼地反复擦了擦屏幕,外表完好无损,就是不知道它在水里浸泡过进水了没有。“小李,这是个什么东西?”人都有好奇心,王达平看李然这么爱护它,就有了点好奇。

李然本来想说,可是话到了嘴边,还是没有说出口。这个mp5是超出了这个时代四十年的高科技产物。李然总不能对王达平说王叔叔,这是我买的二手日本水货,索尼公司生产的mp5,它能听歌,看电影,还有玩游戏吗?估计会直接被王家父子当成大陆来的神经病。看着mp5的屏幕能够当镜子照出人来,李然想到了一个可以解释mp5是什么东西的方法,虽然欺骗了王家父子让李然心里有一些歉疚,但他不想因为这个被台湾军方带去某个基地做切片研究。“这是我母亲的嫁妆,一面平时化妆用的塑料外壳包装的小镜子,也是她唯一留给我的东西了”,王家父子看着李然,也没多问,毕竟这是人家的伤心事。

随后李然又想到了一件事,自己口袋中的几百块钱的人民币不见了,就问:“王叔叔,就只有这个?没别的了?”“对啊,就只有一套衣服和这面小的塑料镜子。怎么了,是不是还少了什么东西,我再帮你找找。”王达平以为自己还漏掉了东西,忙问道。“不用找了,王叔叔,就这些个东西,没别的了.”李然暗自松了口气,心道找不到就好,找到了就麻烦了。口袋中的几百块人民币上的头像可以说是自己从大陆偷渡时带过来的,就可以轻轻松松的对王家父子掩饰过去,反正王家父子肯定也没见过1972年大陆的人民币是怎样的。但是人民币上的2011年这个又怎么解释?所以李然庆幸不已,这个大麻烦没了让李然提紧的心彻底地放了下来。

后来,李然王家父子问他为什么一个人偷渡到台湾来,李然就编故事说自己是个孤儿,父母早亡,也没有可以依靠的亲人,就冒险偷渡来到了被老人们传说为有着两座金山银山的台湾。(这个传闻我小时候也听爷爷辈的人讲过,那时候就在想台湾人民是多么有钱呀,直到初中学了地理,就直到老人们讲到的金山银山是根本就不存在的)王家父子也就相信了李然的话,“小李呀,你放心,就冲你也是上海人,王叔叔不会亏待你。你就把这当成自己的家,好好的安顿下来,什么也不要多想。”李然有些感动了,只觉得心里暖洋洋的,眼睛有些红,王达平只当他孤苦伶仃的来到台湾,越发的觉得要好好待这位上海来的“小老乡”,简直把李然当子侄看了。

慢慢的,李然终于在王家安顿了下来,融入了王家这个家庭。

因为当时大陆人偷渡到香港、美国的比较多,偷渡到台湾的基本上很少,如果有偷渡到台湾的,政府都会颁发奖金,并且以此来大肆宣传台湾的政治政策是多么的优越之类的,抨击大陆的落后贫穷。(有读者对这一点有疑问,可以百度查查看)所以李然还上了报,并且得到了奖金一千台币。最后基本上王家周围的邻居都知道王家来了个大陆的后生仔,甚至有小孩子还专门跑到王家来看大陆仔长的是什么样,不过看来看去,觉得和自己这边的大哥哥们没什么不太一样,便逐渐失去了兴趣。就这样,一来二去地李然也和周围邻居混得比较熟了。

遭逢大起大落,又遇上了传说中的穿越,还幸运的遇到了对他关怀备至的王家父子,这让李然对自己的人生际遇唏嘘不已。

作者注:码字的人伤不起啊!!!

第五章 未来计划

下午的太阳不算很大,李然把mp5拿出房间,放在阳台上晒了一个多小时,偷偷地开了机,让李然无比欣喜的是,mp5竟然还有用,屏幕也没有黑掉,真是万幸中的万幸。屏幕的右上方,显示着时间是2012年5月21日。

看着东面的大陆,李然忽然想起了另一个时空养育了他二十多年的父母,自己和他们四年前一别,就再也不能相见,李然后悔不已。自己真是不孝啊!在这个时空里的大陆,他的父母也许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孩子吧。李然特别想知道在这个时空的未来里,是否还会有一个叫李然的人出现呢?还有在穿越之前已经和自己分手的女朋友王丹,在那个时空里会怎样呢?过得好吗?开心吗?她还会记得自己这个曾经的男朋友吗?而这个时空的王丹还得二十几年才出生吧。

强迫自己甩开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为了让自己暂时忘掉过去,李然把mp5的时间调到了1972年6月21日。打开资源浏览器,所有的东西都还在。

在台湾的第一个星期就着样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王家父子对李然真的好的没话说。王小军是军人,经常值勤不在家,王达平简直把李然当自己的亲儿子养。周围邻居也从刚开始好奇怀疑等态度慢慢地接受了他,一口一口“小李”、“然仔”地叫他,虽然“然仔”听起来像喊他“烂仔”,感觉像黑社会成员的名字;还有更搞笑的是居然有人叫李然“小然”,一不小心听着就像是叫“小兰”,很女­性­化的名字。不过听着听着感到很亲切,李然也就无可奈何的接受了。在这个小居民区里,李然感受到了在自己家乡的感觉。

连续游手好闲了一个星期,李然有些呆不住了,他迫切想找点事情做来充实自己。虽然这一个星期以来,李然经常帮王达平或者周围邻居买些东西,扛扛煤气之类的,顺带着上街看看七十年代的台湾高雄,这里当然不能喝后世的上海相比,但这里有着异样的风情。但他不满足于就这样无所事事的过活,李然可不想赖在王家里吃闲饭。李然跟王达平提了提自己想要找份工作的事,王达平也觉得李然这样一个健健康康的小伙子不能老呆在家里,就带着李然办理了身份证。当然,他不可能说自己是90后,李然的出生年月填的是1954年10月8日。

最后王达平找人帮忙给李然介绍了一份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李然自己也比较满意,凡事都要循序渐进,自己总不可能马上就喊着要去电影公司当导演吧。而且,李然觉得有份工作可以让自己尽快融入新的大环境。在图书馆工作最大的好处是虽然钱不多,但是日常的工作不忙,自己可以有比较充裕的时间看书。李然以前从未来过台湾,对台湾的了解也很有限,所以,李然看到书大多侧重于讲述台湾的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他需要对这个时代的台湾有一股比较清晰全面的认知。图书馆一向很安静,没有人来打扰到他。感觉无聊的时候,李然就抄书,照着书练习繁体字,这也然来看他的王达平觉得他是个追求上进的年人。

穿越到台湾的第三个星期,李然打开mp5里的小说看时,他想到了自己将来要­干­什么了。穿越带来的最大的好处是自己可以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对于大多数像李然一样爱看小说的人都知道,台湾和香港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最火的是什么,是小说,特别是武侠小说。一大批优秀武侠小说作者应运而生,比如金庸,古龙,黄易,梁羽生,李凉,卧龙生等这么一批人。这些武侠小说大师的经典作品,李然当年可以是说是在书荒的时候反反复复的看了七八遍。而且出于喜欢积累的习惯,他几乎保存下了所有看过的小说,李然甚至在mp5小说里面还专门设有“武侠小说”这个文件夹。

想到这里,李然开始对自己的未来有了大致的计划。首先,通过不断写小说来进行自己资本的原始积累,然后等到自己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再用这部分钱自己去开一家电影公司,李然相信,凭借自己先于这个时代四十年的导演技术,一定能够帮助自己实现当初的电影梦想。而且,自己就可以进入娱乐圈,在台湾这个小娱乐圈里,自己就有很多机会见到自己心目中的绝代女神邓丽君。最主要的是他希望自己能通过努力去改变邓丽君曲曲折折的命运和香消玉殒的历史轨迹。

想到了就下决心做是李然的一个很好的习惯,把1972年之后的小说挑选出来,随便拿出一本小说都可以说是经典。但是,选哪本小说好呢?这又让李然犯了难。和王达平打了个招呼,李然骑着自行车出了王家。李然停在了街上一家书报刊亭,仔细的找着关于武侠类的刊物。有古龙的桃花传奇·楚留香传奇续集3(春秋出版社),九月鹰飞(春秋出版社),孔雀翎1(汉麟出版社),多情环(汉麟出版社),陆小凤传奇(春秋出版社)。(注:有些小说可能出现的比较晚,这里为了小说的需要,把它们都写前了)古龙写的小说似乎在市场上颇受欢迎,大有独霸武侠小说江山之势。金庸先生的小说最初被台湾禁了好多本,台湾读者都是看盗版看过来的。原因很有意思,比如有人说《­射­雕》里的东邪和桃花岛是隐喻蒋家孤立台湾;还有更冤枉的是在金庸的《天龙八部》里有这么一段:‘王语焉见两个人在打架,就随口说:这是江南蒋家的名招“过往云烟”啊!’所以金庸的小说就杯摧了。

黄易这时候还没有开始写他的小说,所以李然准备“写”黄易的经典著作——《寻秦记》。

作者注:上传章节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持续狂躁中!!!

第六章 《寻秦记》

说起《寻秦记》,喜欢看武侠小说的人应该都知道它是黄易最著名代表作之一,也是黄易自己最满意的三部作品之一。黄易写于1991年成立黄易出版社有限公司之时,一直直到1997年才完本。国内最早版本的《寻秦记》是1996年10月一版,共12册,原价168元。

小说故事大概是讲述二十一世纪中国特种部队的­精­锐战士项少龙成了实验的白老鼠,被送回公元前的战国时代,可是时空机器发生了毁灭­性­的大爆炸,所有参与的科研人员均灰飞烟灭。项少龙则流落到两千年前的中国最动荡和变化急剧的时代里。于是寻找秦始皇变成他唯一的目的,只有成为当时时代的强者。最后,他看透一切,携美(纪嫣然、琴清、乌廷芳、赵致)随乌家到塞外居住避世。小说最后是项少龙的儿子项宝儿想改名为项羽。

《寻秦记》不仅完美展现了战国群雄逐鹿中原的纷争场面,还创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鲜明的文字与明快的节奏,将情节烘托得有若一幕幕动感的画面,浮现于读者的脑海中,使人如同身历其境。黄易的见闻极为广博,对艺术、天文、历史、玄学星象、五行术数皆有相当深入的研究究更­精­研周易、佛理、各家思想等,使黄易能在经营创新的题材和文字时,依然能不悖中国武侠之传统­精­神。黄易对历史文化及社会背景的深刻认识与娴熟运用,使得本书像是重现历史场景般详细生动,同时又令人物灵活地穿梭于虚幻与现实,过去与未来,读之让人热血沸腾,迷醉在书中的战国世界不能自拔。

可以说在黄易所有的书里,李然最喜欢的就是这部《寻秦记》,还有就是《大唐双龙传》,《覆雨翻云》虽然写的也不错,但其中有些过于露骨的描写也一直为人所诟病,李然自己也不太喜欢。

《寻秦记》在后世被香港tvb于改编成电视剧《寻秦记》于2001年推出,其后又衍生出网络游戏、漫画等同名文娱作品。甚至后世大陆有一些痴迷《寻秦记》的读者,自己为《寻秦记》写续集,像《异界逐鹿之寻秦记》、《寻秦记续》、《寻秦记之战龙返秦》、《寻秦记之赵雅》和《寻秦记之盘龙》这些都续写的不错。

李然也很喜欢看电视剧版的《寻秦记》,但这部剧在改编小说时删掉了一些人物,减少和改动了一些剧情,这都使得李然看电视剧版《寻秦记》时,不自觉的会拿自己看纸质版《寻秦记》时想象中的情节相比较,怎么看怎么感觉有一些欠缺。像小说版《寻秦记》的开头项少龙是被迫成为穿越实验的小白鼠,而电视剧版本的开头项少龙是自己自愿的;《寻秦记》电视剧版还特意加了一段项少龙和女朋友分手的情节,这在小说版里是没有出现过的。小说版《寻秦记》的后记明明写了主人公项少龙携美(纪嫣然、琴清、乌廷芳、赵致,共有七个老婆)随乌家到塞外居住避世,在李然看来这纯粹就是一部后世网络**yy小说,而电视剧版大结局只有琴清、乌廷芳和项少龙在一起。而且,很多人都评价说主人公项少龙的扮演者古天乐脸有点黑,给人一种很古怪的感觉。还有就是演员的服装其实都不太符合真正战国时期的风格。香港历史上曾经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近百年,这段历史的原因导致香港人其实对于中国古代的历史了解研究的远没有大陆深刻,所有看过香港的古装电视剧人可能就会发现,它们或多或少都有服装和剧情发展的背景不符合的毛病。不过总体而言,《寻秦记》是一部比较耐看的电视剧。李然还记得自己守在电视剧前追看《寻秦记》的情形,甚至,李然还在《寻秦记》播完之后,买了dvd版《寻秦记》又反复地看,在上海戏剧学院学导演时,还又特意地从网上下载《寻秦记》,仔细地揣摩学习过。

李然身上还有台湾政府奖励的一千台币,上街买了一大叠草稿纸,打开mp5里的《寻秦记》写起来。说到写字,虽然十几年写简体字的习惯很难改掉,但李然经过差不多一个月的努力,基本上习惯了写繁体字而不会露出很多明显的破绽。

和后世黄易的小说《寻秦记》不同的是,李然设定主人公项少龙是在龙穿越之前的背景是未来世界的香港特种兵,为了让读者读起来更有代入感,李然改成了台湾。至于小说的开头,李然选用了电视剧版的开头,这样会有一个很好的过渡作用,使读者看起来不会感觉小说故事情节直接生硬,也可以吸引一部分女­性­读者。那句项少龙刚穿越时经常挂在嘴边的“我是香港金融界巨子”也改成了“我是台湾金融界巨子”,所有带香港字眼的,李然都改成了台湾。项少龙也没有黄易写的那么**,虽然和众多红颜有着不清不楚的暧昧关系,但在最后李然还是采用了《寻秦记》电视剧版本的结局,项少龙只和琴清、乌廷芳在一起。

因为白天要去图书馆工作,所有李然一般都在晚上王家“写”他的《寻秦记》第一册。王达平也奇怪过自己的这个上海小老乡不但能识字,竟然还是个小作家。有时候还会凑过到李然跟前看几眼,王达平在部队跟随蒋委员长来台湾时,他只不过是个小兵,认识不了几个字。尽管如此,王达平也没有反对,反而很支持李然进行写作。也许在他看来,李然能有些事做也是好的。

一个星期后,李然终于完成了《寻秦记》第一册。

作者注:晚上还会有三更,以前看书速度很快,现在自己写书才感觉到码字的艰辛。新人新书,多多支持。也希望各位提出意见,我虚心接受,也会尽力改正,改好。

第三章 台湾?台湾!

感觉这一觉睡了很久很久,自己好像很长时间没有睡过这么好的觉了。在这一点上来说,酒真是一个好东西。

“小伙子,你醒了?”李然模模糊糊看见一个穿着七八十年代衣服的中年男人凑了上来。“嗯,这是哪?”李然不解地问道,他记得自己昨晚上因为和女朋友王丹分手,伤心之下跑去买醉,在学校附近的美味烤­肉­店喝了一打啤酒,然后醉了,再然后,李然醉得不省人事就没有什么印象了。“小伙子,算你命好,我儿子刚好在岸边巡逻,看到有人飘在水上,就救了你,我们本来还以为已经死了呢。真不容易呀,现在好了,不用怕,这里是台湾高雄我家里”,中年男人说道。因为在在大陆和台湾两岸还没有结束对峙的时候,海峡两岸驻军经常互相喊话,大陆这边还能捡到台湾那边飞过来的糖果气球,还带有宣传单,大概就是宣传台湾人民生活很好,对面的到这来之类的话。尽管大陆这边查得很紧,但还是有一些人禁不住诱惑,偷渡到了台湾。中年男人就以为李然是从大陆那边偷渡过来的。

“台湾高雄?这里是台湾高雄?大叔你开什么国际玩笑?”这回李然也顾不上醉酒后的头痛,一翻身便从床上爬了起来。“这里就是台湾高雄啊,我姓王,叫王达平,这是我儿子王小军”,王姓中年男人介绍道,李然顺着往旁边一看,站着一个穿着笔挺军服的年轻人,李然冲他笑了笑,王小军也轻轻地点了下头算是回礼。“王叔叔,你别蒙我了,你们这是在拍戏吧?我之前还在上海来着,现在怎么就到台湾了?”李然始终不相信他到了台湾。但是环顾整个房间的布置,看起来就好像是他看过的台湾电视剧里头七八十年代的房间布置,所以,李然自然而然地认为,他们是在拍戏了。“咦,小伙子是上海人?我也是上海人,我们可以说是老乡啊。一九四九年我们部队跟着蒋委员长来的台湾,后来我退役了,就在这里娶了老婆扎下了根。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故乡都快记不得是什么样子了。”说完王姓中年人长叹了一口气。李然在上海呆了四年,口音也变得和上海人说话差不多,再加上王达平离开故土已久,乡音已改,自然不会怀疑李然说的话。

“你们真不是在拍戏?”看到王姓父子非常肯定的眼神,李然使劲掐了掐大腿,“咝”,李然痛的喊出了声,会痛,那就不是在做梦了。李然有些相信了,也是,自己只不过是一个穷小子,又有什么可骗的。不过李然又想起了国内据说有人为了钱杀人取肾的事,心想这两父子不会就是那种人吧,说不定自己就是被王氏父子趁着自己昨晚上喝酒喝醉了,偷偷把自己运到了某个非常偏僻的小山村,然后准备杀人取肾。想到这里,李然感觉自己从脚底到全身拔凉拔凉的。李然狐疑的看着王氏父子,又不太像。不经意间,李然瞟了一眼床旁边桌子上的报纸,那上面全是繁体字,李然有许多字不认识。李然学了十几年的简体字,这习惯可不是一朝一夕说改就能改的。在国内,除了想学习书法的人,有谁还会去认真地认那些繁体字。

当李然看到报纸最底下的一行字时,他懵了。因为那上面的日期是1972年5月20,和2012年5月20日整整相差四十年。没办法,李然只能又问“王叔叔,我想再确认一下,现在真是台湾1972年?”“可不就是1972年!”听到王达平这句无比肯定的话,李然没话说了,最后只能得出一个结论:自己没有被绑架,而可能是真的穿越了。

李然平时最喜欢看2011年湖南台的清朝穿越古装宫廷戏了,像什么《宫锁心玉》、《步步惊心》,他可是追着看了很久。李然在无聊的时候也曾经yy着哪天穿越到清朝,当个阿哥或者贝勒爷什么的。但是现在,李然自己真的穿越了。不管是不是因为玛雅人预言的2012空间不稳定产生的空间虫洞,然后李然好死不死地赶上了这趟时空班车来到了1972年的台湾。又或许李然来到的是与地球平行的空间,自己是从2012年5月20日的地球上海跳到了与之平行的1972年5月20日的台湾。总之,可以确定两点:一是这里是台湾高雄;二是现在是1972年。

嘴里反复地默念着“台湾”和“1972年”,突然间,李然想到了什么,猛地下了床,站起来拉着王达平的手,忙问“王叔叔,台湾这里有叫邓丽君的人吗?”王达平听得也是一愣,什么叫台湾有没有叫邓丽君的人,就打趣道:“呦,看不出来,我这个大陆的小老乡也是邓丽君的歌迷?”说完又拿起桌上的报纸翻到反面,指给李然看,标题很醒目:“天才女歌星邓丽君在东南亚展开巡演。”李然这才想起来,1969年邓丽演唱中视开播台湾首部连续剧《晶晶》主题曲(1969年10月11日首播,主持中视“每日一星”节目,被誉为“天才女歌星”;之后,也就是1971年2月至1972年8月,邓丽君在东南亚展开了为期一年之巡回登台,足迹遍及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等地。

李然放心了。这里是1972年有邓丽君在的台湾。1995年5月8日,42岁的邓丽君因气喘病发猝死于泰国清迈,之后长眠台湾金宝山“筠园”。每每想起这个赢得十亿个掌声的传奇女子,自己心目中的绝代女神就此香消玉殒,李然就唏嘘不已。而现在,李然到了这个与邓丽君时代的台湾,李然就想做点什么,一定要改变她的命运。

作者注: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明明在word文档里分好了段落,结果一上传就变成了一团,愁死了!!!

第五章 未来计划

下午的太阳不算很大,李然把mp5拿出房间,放在阳台上晒了一个多小时,偷偷地开了机,让李然无比欣喜的是,mp5竟然还有用,屏幕也没有黑掉,真是万幸中的万幸。屏幕的右上方,显示着时间是2012年5月21日。

看着东面的大陆,李然忽然想起了另一个时空养育了他二十多年的父母,自己和他们四年前一别,就再也不能相见,李然后悔不已。自己真是不孝啊!在这个时空里的大陆,他的父母也许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孩子吧。李然特别想知道在这个时空的未来里,是否还会有一个叫李然的人出现呢?还有在穿越之前已经和自己分手的女朋友王丹,在那个时空里会怎样呢?过得好吗?开心吗?她还会记得自己这个曾经的男朋友吗?而这个时空的王丹还得二十几年才出生吧。

强迫自己甩开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为了让自己暂时忘掉过去,李然把mp5的时间调到了1972年6月21日。打开资源浏览器,所有的东西都还在。

在台湾的第一个星期就着样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王家父子对李然真的好的没话说。王小军是军人,经常值勤不在家,王达平简直把李然当自己的亲儿子养。周围邻居也从刚开始好奇怀疑等态度慢慢地接受了他,一口一口“小李”、“然仔”地叫他,虽然“然仔”听起来像喊他“烂仔”,感觉像黑社会成员的名字;还有更搞笑的是居然有人叫李然“小然”,一不小心听着就像是叫“小兰”,很女­性­化的名字。不过听着听着感到很亲切,李然也就无可奈何的接受了。在这个小居民区里,李然感受到了在自己家乡的感觉。

连续游手好闲了一个星期,李然有些呆不住了,他迫切想找点事情做来充实自己。虽然这一个星期以来,李然经常帮王达平或者周围邻居买些东西,扛扛煤气之类的,顺带着上街看看七十年代的台湾高雄,这里当然不能喝后世的上海相比,但这里有着异样的风情。但他不满足于就这样无所事事的过活,李然可不想赖在王家里吃闲饭。李然跟王达平提了提自己想要找份工作的事,王达平也觉得李然这样一个健健康康的小伙子不能老呆在家里,就带着李然办理了身份证。当然,他不可能说自己是90后,李然的出生年月填的是1954年10月8日。

最后王达平找人帮忙给李然介绍了一份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李然自己也比较满意,凡事都要循序渐进,自己总不可能马上就喊着要去电影公司当导演吧。而且,李然觉得有份工作可以让自己尽快融入新的大环境。在图书馆工作最大的好处是虽然钱不多,但是日常的工作不忙,自己可以有比较充裕的时间看书。李然以前从未来过台湾,对台湾的了解也很有限,所以,李然看到书大多侧重于讲述台湾的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他需要对这个时代的台湾有一股比较清晰全面的认知。图书馆一向很安静,没有人来打扰到他。感觉无聊的时候,李然就抄书,照着书练习繁体字,这也然来看他的王达平觉得他是个追求上进的年人。

穿越到台湾的第三个星期,李然打开mp5里的小说看时,他想到了自己将来要­干­什么了。穿越带来的最大的好处是自己可以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对于大多数像李然一样爱看小说的人都知道,台湾和香港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最火的是什么,是小说,特别是武侠小说。一大批优秀武侠小说作者应运而生,比如金庸,古龙,黄易,梁羽生,李凉,卧龙生等这么一批人。这些武侠小说大师的经典作品,李然当年可以是说是在书荒的时候反反复复的看了七八遍。而且出于喜欢积累的习惯,他几乎保存下了所有看过的小说,李然甚至在mp5小说里面还专门设有“武侠小说”这个文件夹。

想到这里,李然开始对自己的未来有了大致的计划。首先,通过不断写小说来进行自己资本的原始积累,然后等到自己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再用这部分钱自己去开一家电影公司,李然相信,凭借自己先于这个时代四十年的导演技术,一定能够帮助自己实现当初的电影梦想。而且,自己就可以进入娱乐圈,在台湾这个小娱乐圈里,自己就有很多机会见到自己心目中的绝代女神邓丽君。最主要的是他希望自己能通过努力去改变邓丽君曲曲折折的命运和香消玉殒的历史轨迹。

想到了就下决心做是李然的一个很好的习惯,把1972年之后的小说挑选出来,随便拿出一本小说都可以说是经典。但是,选哪本小说好呢?这又让李然犯了难。和王达平打了个招呼,李然骑着自行车出了王家。李然停在了街上一家书报刊亭,仔细的找着关于武侠类的刊物。有古龙的桃花传奇·楚留香传奇续集3(春秋出版社),九月鹰飞(春秋出版社),孔雀翎1(汉麟出版社),多情环(汉麟出版社),陆小凤传奇(春秋出版社)。(注:有些小说可能出现的比较晚,这里为了小说的需要,把它们都写前了)古龙写的小说似乎在市场上颇受欢迎,大有独霸武侠小说江山之势。金庸先生的小说最初被台湾禁了好多本,台湾读者都是看盗版看过来的。原因很有意思,比如有人说《­射­雕》里的东邪和桃花岛是隐喻蒋家孤立台湾;还有更冤枉的是在金庸的《天龙八部》里有这么一段:‘王语焉见两个人在打架,就随口说:这是江南蒋家的名招“过往云烟”啊!’所以金庸的小说就杯摧了。

黄易这时候还没有开始写他的小说,所以李然准备“写”黄易的经典著作——《寻秦记》。

作者注:上传章节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持续狂躁中!!!

第六章 《寻秦记》

说起《寻秦记》,喜欢看武侠小说的人应该都知道它是黄易最著名代表作之一,也是黄易自己最满意的三部作品之一。黄易写于1991年成立黄易出版社有限公司之时,一直直到1997年才完本。国内最早版本的《寻秦记》是1996年10月一版,共12册,原价168元。

小说故事大概是讲述二十一世纪中国特种部队的­精­锐战士项少龙成了实验的白老鼠,被送回公元前的战国时代,可是时空机器发生了毁灭­性­的大爆炸,所有参与的科研人员均灰飞烟灭。项少龙则流落到两千年前的中国最动荡和变化急剧的时代里。于是寻找秦始皇变成他唯一的目的,只有成为当时时代的强者。最后,他看透一切,携美(纪嫣然、琴清、乌廷芳、赵致)随乌家到塞外居住避世。小说最后是项少龙的儿子项宝儿想改名为项羽。

《寻秦记》不仅完美展现了战国群雄逐鹿中原的纷争场面,还创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鲜明的文字与明快的节奏,将情节烘托得有若一幕幕动感的画面,浮现于读者的脑海中,使人如同身历其境。黄易的见闻极为广博,对艺术、天文、历史、玄学星象、五行术数皆有相当深入的研究究更­精­研周易、佛理、各家思想等,使黄易能在经营创新的题材和文字时,依然能不悖中国武侠之传统­精­神。黄易对历史文化及社会背景的深刻认识与娴熟运用,使得本书像是重现历史场景般详细生动,同时又令人物灵活地穿梭于虚幻与现实,过去与未来,读之让人热血沸腾,迷醉在书中的战国世界不能自拔。

可以说在黄易所有的书里,李然最喜欢的就是这部《寻秦记》,还有就是《大唐双龙传》,《覆雨翻云》虽然写的也不错,但其中有些过于露骨的描写也一直为人所诟病,李然自己也不太喜欢。

《寻秦记》在后世被香港tvb于改编成电视剧《寻秦记》于2001年推出,其后又衍生出网络游戏、漫画等同名文娱作品。甚至后世大陆有一些痴迷《寻秦记》的读者,自己为《寻秦记》写续集,像《异界逐鹿之寻秦记》、《寻秦记续》、《寻秦记之战龙返秦》、《寻秦记之赵雅》和《寻秦记之盘龙》这些都续写的不错。

李然也很喜欢看电视剧版的《寻秦记》,但这部剧在改编小说时删掉了一些人物,减少和改动了一些剧情,这都使得李然看电视剧版《寻秦记》时,不自觉的会拿自己看纸质版《寻秦记》时想象中的情节相比较,怎么看怎么感觉有一些欠缺。像小说版《寻秦记》的开头项少龙是被迫成为穿越实验的小白鼠,而电视剧版本的开头项少龙是自己自愿的;《寻秦记》电视剧版还特意加了一段项少龙和女朋友分手的情节,这在小说版里是没有出现过的。小说版《寻秦记》的后记明明写了主人公项少龙携美(纪嫣然、琴清、乌廷芳、赵致,共有七个老婆)随乌家到塞外居住避世,在李然看来这纯粹就是一部后世网络**yy小说,而电视剧版大结局只有琴清、乌廷芳和项少龙在一起。而且,很多人都评价说主人公项少龙的扮演者古天乐脸有点黑,给人一种很古怪的感觉。还有就是演员的服装其实都不太符合真正战国时期的风格。香港历史上曾经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近百年,这段历史的原因导致香港人其实对于中国古代的历史了解研究的远没有大陆深刻,所有看过香港的古装电视剧人可能就会发现,它们或多或少都有服装和剧情发展的背景不符合的毛病。不过总体而言,《寻秦记》是一部比较耐看的电视剧。李然还记得自己守在电视剧前追看《寻秦记》的情形,甚至,李然还在《寻秦记》播完之后,买了dvd版《寻秦记》又反复地看,在上海戏剧学院学导演时,还又特意地从网上下载《寻秦记》,仔细地揣摩学习过。

李然身上还有台湾政府奖励的一千台币,上街买了一大叠草稿纸,打开mp5里的《寻秦记》写起来。说到写字,虽然十几年写简体字的习惯很难改掉,但李然经过差不多一个月的努力,基本上习惯了写繁体字而不会露出很多明显的破绽。

和后世黄易的小说《寻秦记》不同的是,李然设定主人公项少龙是在龙穿越之前的背景是未来世界的香港特种兵,为了让读者读起来更有代入感,李然改成了台湾。至于小说的开头,李然选用了电视剧版的开头,这样会有一个很好的过渡作用,使读者看起来不会感觉小说故事情节直接生硬,也可以吸引一部分女­性­读者。那句项少龙刚穿越时经常挂在嘴边的“我是香港金融界巨子”也改成了“我是台湾金融界巨子”,所有带香港字眼的,李然都改成了台湾。项少龙也没有黄易写的那么**,虽然和众多红颜有着不清不楚的暧昧关系,但在最后李然还是采用了《寻秦记》电视剧版本的结局,项少龙只和琴清、乌廷芳在一起。

因为白天要去图书馆工作,所有李然一般都在晚上王家“写”他的《寻秦记》第一册。王达平也奇怪过自己的这个上海小老乡不但能识字,竟然还是个小作家。有时候还会凑过到李然跟前看几眼,王达平在部队跟随蒋委员长来台湾时,他只不过是个小兵,认识不了几个字。尽管如此,王达平也没有反对,反而很支持李然进行写作。也许在他看来,李然能有些事做也是好的。

一个星期后,李然终于完成了《寻秦记》第一册。

作者注:晚上还会有三更,以前看书速度很快,现在自己写书才感觉到码字的艰辛。新人新书,多多支持。也希望各位提出意见,我虚心接受,也会尽力改正,改好。

第五章 未来计划

下午的太阳不算很大,李然把mp5拿出房间,放在阳台上晒了一个多小时,偷偷地开了机,让李然无比欣喜的是,mp5竟然还有用,屏幕也没有黑掉,真是万幸中的万幸。屏幕的右上方,显示着时间是2012年5月21日。

看着东面的大陆,李然忽然想起了另一个时空养育了他二十多年的父母,自己和他们四年前一别,就再也不能相见,李然后悔不已。自己真是不孝啊!在这个时空里的大陆,他的父母也许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孩子吧。李然特别想知道在这个时空的未来里,是否还会有一个叫李然的人出现呢?还有在穿越之前已经和自己分手的女朋友王丹,在那个时空里会怎样呢?过得好吗?开心吗?她还会记得自己这个曾经的男朋友吗?而这个时空的王丹还得二十几年才出生吧。

强迫自己甩开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为了让自己暂时忘掉过去,李然把mp5的时间调到了1972年6月21日。打开资源浏览器,所有的东西都还在。

在台湾的第一个星期就着样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王家父子对李然真的好的没话说。王小军是军人,经常值勤不在家,王达平简直把李然当自己的亲儿子养。周围邻居也从刚开始好奇怀疑等态度慢慢地接受了他,一口一口“小李”、“然仔”地叫他,虽然“然仔”听起来像喊他“烂仔”,感觉像黑社会成员的名字;还有更搞笑的是居然有人叫李然“小然”,一不小心听着就像是叫“小兰”,很女­性­化的名字。不过听着听着感到很亲切,李然也就无可奈何的接受了。在这个小居民区里,李然感受到了在自己家乡的感觉。

连续游手好闲了一个星期,李然有些呆不住了,他迫切想找点事情做来充实自己。虽然这一个星期以来,李然经常帮王达平或者周围邻居买些东西,扛扛煤气之类的,顺带着上街看看七十年代的台湾高雄,这里当然不能喝后世的上海相比,但这里有着异样的风情。但他不满足于就这样无所事事的过活,李然可不想赖在王家里吃闲饭。李然跟王达平提了提自己想要找份工作的事,王达平也觉得李然这样一个健健康康的小伙子不能老呆在家里,就带着李然办理了身份证。当然,他不可能说自己是90后,李然的出生年月填的是1954年10月8日。

最后王达平找人帮忙给李然介绍了一份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李然自己也比较满意,凡事都要循序渐进,自己总不可能马上就喊着要去电影公司当导演吧。而且,李然觉得有份工作可以让自己尽快融入新的大环境。在图书馆工作最大的好处是虽然钱不多,但是日常的工作不忙,自己可以有比较充裕的时间看书。李然以前从未来过台湾,对台湾的了解也很有限,所以,李然看到书大多侧重于讲述台湾的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他需要对这个时代的台湾有一股比较清晰全面的认知。图书馆一向很安静,没有人来打扰到他。感觉无聊的时候,李然就抄书,照着书练习繁体字,这也然来看他的王达平觉得他是个追求上进的年人。

穿越到台湾的第三个星期,李然打开mp5里的小说看时,他想到了自己将来要­干­什么了。穿越带来的最大的好处是自己可以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对于大多数像李然一样爱看小说的人都知道,台湾和香港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最火的是什么,是小说,特别是武侠小说。一大批优秀武侠小说作者应运而生,比如金庸,古龙,黄易,梁羽生,李凉,卧龙生等这么一批人。这些武侠小说大师的经典作品,李然当年可以是说是在书荒的时候反反复复的看了七八遍。而且出于喜欢积累的习惯,他几乎保存下了所有看过的小说,李然甚至在mp5小说里面还专门设有“武侠小说”这个文件夹。

想到这里,李然开始对自己的未来有了大致的计划。首先,通过不断写小说来进行自己资本的原始积累,然后等到自己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再用这部分钱自己去开一家电影公司,李然相信,凭借自己先于这个时代四十年的导演技术,一定能够帮助自己实现当初的电影梦想。而且,自己就可以进入娱乐圈,在台湾这个小娱乐圈里,自己就有很多机会见到自己心目中的绝代女神邓丽君。最主要的是他希望自己能通过努力去改变邓丽君曲曲折折的命运和香消玉殒的历史轨迹。

想到了就下决心做是李然的一个很好的习惯,把1972年之后的小说挑选出来,随便拿出一本小说都可以说是经典。但是,选哪本小说好呢?这又让李然犯了难。和王达平打了个招呼,李然骑着自行车出了王家。李然停在了街上一家书报刊亭,仔细的找着关于武侠类的刊物。有古龙的桃花传奇·楚留香传奇续集3(春秋出版社),九月鹰飞(春秋出版社),孔雀翎1(汉麟出版社),多情环(汉麟出版社),陆小凤传奇(春秋出版社)。(注:有些小说可能出现的比较晚,这里为了小说的需要,把它们都写前了)古龙写的小说似乎在市场上颇受欢迎,大有独霸武侠小说江山之势。金庸先生的小说最初被台湾禁了好多本,台湾读者都是看盗版看过来的。原因很有意思,比如有人说《­射­雕》里的东邪和桃花岛是隐喻蒋家孤立台湾;还有更冤枉的是在金庸的《天龙八部》里有这么一段:‘王语焉见两个人在打架,就随口说:这是江南蒋家的名招“过往云烟”啊!’所以金庸的小说就杯摧了。

黄易这时候还没有开始写他的小说,所以李然准备“写”黄易的经典著作——《寻秦记》。

作者注:上传章节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持续狂躁中!!!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