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叫她住上屋吧,你抓紧拾掇炕。”他吩咐管家道。
“哎!”
“继茂,县里要树我们村为模范村……”臧佰传讲了一遍县长找自己的经过,学说时表阴郁。
“这有什么不好?”
从利益上说,物资配给时期,模范村自然能得到许多好处,三江的十个村子,只树立架火烧一个村子为模范,作为村长脸上有光。臧佰传高兴不起来,模范村意味多交粮食……他担心自己家粮食的安全。他说:“归并来的人口不少,大都是佃户扛活的,囤子底将够供嘴那点粮食粒儿,我怕完不成任务。”
粮食出荷是按人口定的数量,县里不管你家有没有粮食,必须交够规定上缴的粮食数量。
“即使不当模范村,粮食也一粒少要不了。”杨继茂说。
“我家的粮食藏不消停啊!”臧佰传道出深深的忧虑,交不够粮食找他村长,“你提醒我的是对的,他们是不是盯上我家的粮囤子?”
他们自然想到那个俯瞰臧家大院的炮楼子,两百多垧耕地的人家,院子里修有永久性粮仓十几个,未来炮楼子里的人盯着这些明撂着的粮仓吧?
“从炮楼子看不清咱藏粮的暗窖。”杨继茂说。
这倒是事实,别说离得那么远,大院子里的人也很有人知其地窖的秘密。每年三百石粮食怎入仓子的呢?进出粮食窖口是臧佰传和管家精心设计的,十几个粮仓中有两个与地窖相通,每年雇来的伙计们把粮食倒入东家指定的仓子里,拿了工钱走人,至于仓子装了多少粮食,而后又流淌到哪里不是他们关心的事。
日本人修炮楼子看着我们家的粮食,臧佰传推测得没错。管家甚至比东家早看到这一步。
“陈粮怎么办?”管家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