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营中的军士说,陆议驻守此处时,对当地百姓十分厚待,常常用军队屯田的余粮来养活百姓。因此当地人大多游手好闲,并且认为部队是应该负担起百姓的饮食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前来“归顺”的乡绅所提出的条件也就格外昂贵。这本来应该给刘备敲响警钟,但他却罔然无顾,甚至以数倍于吴军的供给来满足当地百姓的贪婪心。
一方的利益多了,另一方的利益就必然减少。一路看着刘备大方地散布他的慷慨,而军中的补给就相对吃紧起来。再加上一路吸收了不少蛮族军士,这些人在军中酗酒闹事,引起不少麻烦。这一切无疑让蜀军将士的士气或多或少有所降低,然而华丽的阵容掩盖了暗地滋生的矛盾,刘备仍陶醉在他所认为理所当然的胜利当中。
十二月,大军攻打下秭归。驻守秭归的吴将李异退至夷陵。吴军伤亡并不算惨重,然而这仍是蜀军东征途中第一次可圈可点的胜利。刘备无暇去想为什么如此轻易取胜,开始忙于大军的调配。他兵分三路,派黄权领一军前往临沮防备曹操,吴班领一军径进夷陵,而自己准备由水路而下经夷道与吴班会合。这是很有水平的战略计划,却挽回不了他即将败亡的命运。
在继续东进前,刘备忙里偷闲去武陵转了一圈。他过于醉心于军队人数这个数字的增长,每一支蛮人队伍的加入都让他笑逐颜开。他却不曾想过,人已经够多,他还要更多的军队做什么。
恚怨在留在秭归的军中暗自滋长。终有一天,这些恚怨将成为吹旺火把的风。但在那之前,我要离开。
刘备走后第十日,我终于等来了一个机会。那天在马厩,王方仍是装做洗马,靠近我低声说:
“夫人营帐后门处,在下安排了一条路。夫人等天黑便从那里一直走,走到江边,在下在船中等你。”
天黑以后,我成功地避开军中耳目,一直沿着他们安排好的路走到江边。夜如黑幕般垂下,江面昏暗无光,我茫然四顾,却并不见应当在江边的船。
“你在找什么?”
一个声音冷冷地从身后传出。我转过身,惊讶地看到此刻我最不想看到的人。
刘备。他从一堆岩石后走出,身后跟了几个横眉立目的军士。他将什么东西轻描淡写地扔在我面前,冷冷地说:
“你是不是在找这两个人?”
借着他们手中火把的光,我惊讶地看见,沙地上滚动的,正是两个血迹模糊的人头。
心一下子揪起来。我就这样害死了这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