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游龙神雕 > 第六卷 千年古刹 第十章 禅宗武学

第六卷 千年古刹 第十章 禅宗武学

!!!!龙骏愕然摇头,心下则想:“我自幼在国外孤儿院长大,信奉的是天主耶酥,对佛教所识甚少,其实也不是自己甘愿信仰入教,只因海外文化差异,加利福尼亚州的学校教堂和孤儿院等福利场所均是基督教主事,从记忆起,照顾我的人不是神父就是修女,理所当然成了信徒,今日初访宝刹,方知祖国佛教的渊源博大。”于是虔诚道:“在下所知极少,还请大师详解。”

苦鉴瞧他神­色­诚挚,微微一笑,点头道:“佛法是传心之法,心法的纲要称为心要,净土三经中《阿弥陀经》称小经,《无量寿经》称大经,前者每日朝夕流传最广,后者则为净宗第一经,当年禅宗二祖慧可禅师拜师心切,曾在达摩祖师面前断臂取义,以表诚心,所学的乃是《楞枷经》‘明心见­性­,见­性­即佛’佛法之大道,东土禅宗武功虽然流传天下,实为末学,殊不足道,远不如佛法本身奇奥,但后世门下弟子沉迷武学,舍本逐末,当真买椟还珠,贻笑大方。”

龙骏听得心下澄明,眼神­精­光闪烁,说道:“大师的意思是少林武学,原是强身健体的法门而已,用来辅助佛法,后世弟子却主次颠倒,本末倒置,没有体会到佛法与武道的宗旨。”

苦鉴宝光流动,弥勒一笑道:“不错不错,孺子可教,本派武功传自达摩老祖,佛门弟子习之,意在强身健体,护法伏魔,身健则心灵,心灵则易悟,许多武功皆是由佛经中演变而来,背离佛法经文而专修武学,便是沉溺一生终难臻至超凡入圣的境界,只有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本派武学才能练就的越深,但禅道修为奇高的僧人,一心求佛,悟我两境,西求极乐上窥天道,岂会再图任何武功伎俩这些身外俗事,这便是入世与遁世之间的差异了。”

龙骏似有所悟,心道:“难怪先天功我总难有所提升,王重阳创建全真教自是以道家修为紧凑相连,我于道教经卷毫无所知,更不懂得道家清静柔弱,淡薄无为的主旨,自然无法达到上乘境界,至于降龙十八掌诸般外家功夫终有极限,看来我要所有成就将自身武功发挥极限,当须­精­通佛道两种思想才成!”

苦鉴微笑道:“龙公子,可知这少林易筋经的来头?”

龙骏摇了摇了头,叹道:“我于贵派所知甚少,可说沧海一粟,还请大师见示!”

苦鉴温和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公子亦是具有大智大慧的人,老衲不妨详聊一些,少林《易筋经》被誉为少林功夫之源,记载的便是一种疏通人体经脉从而强筋壮骨的内功秘要,达摩面壁参禅,长期静坐,困倦是被难免的,要时常起来活动筋骨,相传达摩走后,寺内僧人在洞中发现一个铁盒,盒上没有上锁却打将不开,聪明僧人用火一烤,铁盒便开了,原来铁盒被石蜡封住,以防水汽侵蚀,盒中有两部书,一本是《易筋经》,另一本叫《洗髓经》皆用梵文撰写。”

“当时少林寺中真正懂得梵文的只有二祖彗可,彗可把《易筋经》留在少林,自己携带《洗髓经》云游天下,寺中亦有些对梵文一知半解的僧人,你翻我译,依法修炼,以至少林功夫出现诸般绝技,均已《易筋经》中受益,后来有位僧人带着经书去娥眉山,得晤天竺僧人般刺密谛,讲谈佛学,共同研读,译出完整汉文字版,待慧可云游回来,带回了他自己翻译的《洗髓经》,众僧两相比较,才发现二者原本一体,《洗髓经》记载一些佛法思想用来辅助《易筋经》,自此少林僧人坐禅与习武已是密不可分了。(详见《少林寺功夫发展摘要》)

龙骏频频点头,总算大致了解少林武功的渊源,少林被称为“永远不败门派”,一直延续到后世,自有其中至理,心中却有个疑问,开口道:“少林武功驰名天下,那七十二绝技真是达摩一人创出的么?”

苦鉴正盘膝在他床前的铺垫上,犹如坐禅一般,宝相庄严,双手一合道:“阿弥陀佛,古往今来,世人只道佛法源于天竺,这诸般功夫自是达摩所创,其实全然错了,佛法传入吐蕃形成密宗,传入中原则为禅宗,各具特­色­,数百年来天竺国佛法衰微,佛经大半散失,反不如魏唐时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