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龙史 > 第三节飞石流矢仍未怕

第三节飞石流矢仍未怕

城内目标又大,纵然不中城墙,越城而过,落下也必定杀伤不少城内军民。渐渐地,双方就开始分出高下了。

倘若说飞石大炮是人力拉动型抛石机,那么霹雳大炮就是杠杆作用型的抛石机。人力拉动发­射­时固然灵活,但对士兵的体力和协作均要求极高。时间一长,士兵就会容易疲劳。而且要发­射­重炮石需要大量的人手,众人拉动炮索时必须整齐划一,发力时机一致。

这须极高的指挥能力,万一指挥不当,效果适得其反,人越多发­射­效果越打折扣;相比之下,杠杆作用型抛石机是利用其巨型铁块来发动杠杆,从而发­射­重炮石。铁块虽重,却有绞车相助将其升起,故能轻松发­射­较重的炮石。时间一长,飞石大炮由于协调方面的问题,加上士兵开始疲劳,威力渐减,不多时已有十几辆飞石大炮被摧毁。

方芷容见此不妙,连忙让飞石大炮退下。她心想,这霹雳大炮威力虽强,但数量不多,所发的炮石力量再大,也无法一下子击毁城墙,毕竟汉阳城墙足有四丈高,两丈厚,坚固无比,要彻底破坏谈何容易。

至于巨型炮石虽可伤城墙,但极难获得,和飞石大炮对­射­后,已经所剩无几。只剩一些普通石头而已。

她让城头上的士兵架起木幔。那木幔是移动的屏障,以木板为幔,悬幔于桔槔上,桔槔下有四轮,能四周移动。士兵立于木幔下,可挡矢石。靠这些木幔保护,士兵的伤亡大为减低。

她又命人在受创城垛内侧栽埋一排大木桩,并用大绳索编缠牢实,如编篱笆般,里面再用大木支撑。这样敌军炮石再多,也难以击坏。

不料北国骑兵不再炮击,而是乘机冲锋。他们一冲到护城河前,立即下马,一边用圆形盾牌挡箭,一边把马背上的大包扔进河里,那包里尽是泥沙。由于大量的炮石已经落入护城河中,使沙包不易被水冲走,加上上万骑兵一起动手,不多时已经将护城河填满。

见此情形,方芷容立即命令士兵尽数走上城头,准备迎接下面的大战。不料北国骑兵突然退下,再次使用霹雳大炮。而这次攻击,霹雳大炮发­射­的竟然不是炮石,而是各种硫磺火种。

北国是在发­射­前才把硫磺火种点燃,到达汉阳城中已经是火球一个,顿时城中火光四起,浓烟滚滚。

方芷容冷不防被对方来了这么一手,由于士兵都在城头上守卫,一旦火球落在城头上,杀伤士兵甚多,而城中百姓也因为失去士兵的指挥和压阵,面对落入城头的火球仓皇失措,无法有效应对。

方芷容看着城中四起的火头,除了佩服敌将战如风果然善于进攻外,也不禁愤怒起来。

她始终认为,作战只是士兵间的事情,绝对不应该把无辜的百姓也牵入其中。像这样使用火攻,也许能攻下汉阳。但这种作战方式必定会生灵涂炭,玉石俱焚。无数无辜的百姓更是会牵连其中。

听着城中百姓的哭叫声和乞求声,方芷容心如刀割,战如风啊,战如风!你使用这种战法,即使获胜,也绝对不会获得城中百姓的民心。倘若像你这种人都能获取天下,那么世间哪有公理天理可言。

这时,有一个火球落到方芷容身边不远处,顿时燃烧起来,熊熊的火光映照着方芷容那玉雪般的容颜,更觉艳丽逼人。可是此刻方芷容,心中的怒火也不亚身边的火光。

她那美丽的大眼睛发出锋利的寒芒。她一边指挥士兵协助百姓救火,一边手持弓箭,准备给敌军来个下马威。

眼见敌军果然乘着城中混乱前来攻城,方芷容朗声对众人道:“诸位请听我号令,待会我会先行­射­杀那皂袍敌将。待那敌将一倒,诸位请一同发箭,以建奇功。”

众人见方芷容屹立在熊熊火光中,瀑布般的秀发在狂风中飞扬,风姿四溢,凛然不可侵犯,仿如仙子一般,不禁尽皆倾倒,异口同声道:“谨从女将军吩咐。”

近了,近了,眼看那嚣张的敌将离城头不过一百五十步距离,方芷容深深吸了一口气,凝神端形,两肩、两肘、天庭,尽皆平正,翎花靠嘴,弓弦靠身,右耳听弦,双手如开门之状,缓缓开弓。猛然一松手,箭如流星,正中那敌将喉咙,那敌将顿时翻身落马,城中守军见此无不雀跃,纷纷发箭,直­射­得神武大军人仰马翻,连忙败退。

然而敌军显然是有备而来,第一波刚退,第二波人马又到,其势比以前更猛。方芷容有心命令士兵以神臂弩迎敌。

但考虑到神臂弩的威力虽强,但发箭缓慢,需要以大量人手轮流替换。在霹雳大炮和火球的袭击下,已有大批将士受伤,加上又要抽调一部分人员去救火,人手严重不足,神臂弩在数轮发­射­后,后排人员必然补充不上,箭雨稀松,反而会给神武大军以可乘之机。所以方芷容继续命令士兵以普通弓箭迎敌。

这时,风向突变,由原来的东南风突然转为当地极为少见的北风,许多中途落在地上的火球燃起地上的鹿角和木排,发出浓烟,直扑城中守军。守军由于眼睛被烟所熏,无法看清敌军,也就无法开弓­射­箭了。而神武大军乘机冲过护城河,架起云梯,准备登上城池。

方芷容不顾被浓烟所熏出的泪水,命令士兵以托杆撑住敌人的云梯,不让其靠近城墙。但神武大军其势如潮,挡得住这座云梯却挡不住另外那座云梯,让不少神武大军冲上城头。那些北国军虽然是骑兵出身,但地下步战也十分了得。

而城中的守军尽管尽力死战,但毕竟人数太少,渐渐抵挡不住,涌上城头的神武大军越来越多,眼看汉阳就要失守了。

倏地,神武大军纷纷后退,连冲上城里的士兵也通过云梯逃回去。只见远处的神武大军大营火光冲天,显然受到袭击。城中守军不明就里,以为是龙雪皇的军队回援,无不大喜过望,摩拳擦掌,要下城追杀。

只有方芷容心里明白,那是文天籁所带本部兵马奇袭而致,并非真有援军来救,然而倘若自己不出城追杀,必然会引起敌将的疑心,觉得城中兵力不足,从而重整旗鼓,再次大举攻城,到时自己未必守得住。于是方芷容点起两千人马,出城追杀敌军。

战如风果然不愧为名将,纵然在紧急时刻退兵,阵容也丝毫不乱。而他为了反败为胜,还特意留了两支­精­锐骑兵在两翼护卫,一旦城中守军出城,一路骑兵从侧翼袭击,以图将敌军拦腰切断,而另外一路骑兵则趁机偷袭汉阳城。

城中守军果然出城追杀,战如风大喜,立即命令两支骑兵依计行事。那左路骑兵的将领立功心切,带领兵马如旋风般向方芷容军冲去,想一举将他们冲散。面对北国骑兵那惊涛骇浪般的进攻,城中守军果然害怕起来,竟然纷纷逃散。

正当那北国将领耀武扬威之时,猛然间发现在守军中央竟然停着几十辆车子,车子上机关­精­巧,以轮轴带动的弓弩赫然可见。只见守军按动机钮,一弩发十,十弩发百,箭如连珠,直向神武大军­射­去。

北国骑兵猝不及防,加上在高速冲刺中,一时无法躲避,纷纷中箭落马。前排倒下,后排骑兵仍然无法勒住战马,仍旧中箭,不到一刻,北国骑兵伤亡之重,竟然远超之前攻城的数目。

而负责偷袭汉阳的另一路骑兵也没有讨好,他们遇到的是飞石大炮的攻击。由于骑兵在高速行进中,使用巨型炮石是很难击中他们,所以方芷容改用大量的小石子,由飞石大炮发­射­,小石子给抛到中空中,如雨点般落下。

由于范围极广,北国骑兵无从躲闪。那石子虽小,打在身上也不会当场毙命。但毕竟是从半空落下的小石子,直打得神武大军头破血流,叫苦不迭。骑兵还好,他们还有骑兵专用的圆盾来挡石子,可马匹就无所遮挡,被石子打得悲鸣不已,四处乱窜,这一路骑兵也败退了。

战如风见此,情知遇到强敌,只好命令两路骑兵迅速撤退,自己率领本军压阵,徐徐退向神武大军营寨。方芷容兵少,又见北国军容整齐,不敢轻易追击,只在远处摇旗呐喊,不断发箭­骚­扰而已。过了一段时间后,也就收兵回城。

却说战如风退回自军营寨,发觉营中大火犹自燃烧不已,但偷袭的敌军却已经不见影踪,而营门和寨栅仍完好无缺,心中已有计较。这时,忙得焦头烂额的营中守将霍全忠前来请罪,并满面羞愧地报告敌军这次来袭的奇怪之处。

原来,战如风虽然善于进攻,但对防守也相当看重。由于他经常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去包抄敌人后路,袭击敌人的粮仓,所以比任何人都懂得退路的重要。

他通常都是留将近一半兵力把守营寨,这样即使自己作战不利,也有后路可退,有足够的粮草补给。而作为守将的霍全忠年纪虽轻,但少年老成,大有战如风之风,比起同样是军中要将的辛奇、崔宇啸两人更受战如风赏识。

今日当战如风出击之时,霍全忠一如既往地留守大寨。这座大寨本是飞虎军逃跑后所留下来,霍全忠在原来的基础又增加了许多东西。

为避免敌军看出神武大军的实际兵数多少,他把大寨扎得又牢又广。寨中有寨,寨寨紧扣,疏而不散,多而不乱,寨内四通八达,首尾相辅,更有大量的铁蒺藜、拒马、鹿角木布置在各重要位置,以防敌军袭击。霍全忠还派出大量哨骑出外巡查,可谓万无一失。

不料在战如风攻打汉阳正急时,大寨之中不知为何突然火起,当霍全忠赶去时,发现地上躺着十几具神武大军尸体,却不见敌军影踪。霍全忠不敢怠慢,连忙吩咐传令营中守军各自紧守岗位,不得妄动,如有敌军,不必询问,只管以弓弩­射­之,自己则率领亲兵巡视。

不料大量营帐火起,帐中神武大军为了避火而四处走动,而敌军趁机化成神武大军的样子,在营寨中神出鬼没,恣意袭击。一些神武大军不明就里,奋力反击,却只是伤及自家人。

霍全忠见势不妙,正烦恼间,幸有“莺兮”欣儿献计,让她扮成普通士兵的样子,在营中行走,果遭假神武大军的袭击。欣儿武艺不弱,袭击他的假神武大军虽有五人之多,还是不敌。她一连击毙三名假神武大军,余下两人仓皇逃跑,一下子混入营帐中,再也不见影踪。

欣儿并不追赶,仔细察看假神武大军尸体,才发现那些假神武大军头上都有一根白羽毛。她把发现告诉霍全忠。霍全忠大悟,立即传令下去,要求神武大军一见头上有羽毛之人立即击杀。他自以为得计,不料被击杀之人竟然寥寥无几,反而继续有神武大军被杀,霍全忠也无可奈何。

就这样又持续了一段时间,神武大军疑神疑鬼,军心渐乱。霍全忠被迫停止巡视,退守中军帐,吩咐士兵凡见有人走动者,立即格杀。

这一招果然有效,隐藏的敌军果然无法暗中袭击。但他们也立即改变战法,化零为整,强行攻打,一边放火,一边聚集了近两千人杀向中军帐。由于先前霍全忠已经下令士兵不得妄动,各处士兵只能龟缩在营寨,不敢支援中军帐。

霍全忠兵少,面对敌军时几乎不敌,幸好在亲兵的保护下还是奋力杀出重围。他迅速再下命令,要求所有神武大军迅速在粮仓附近集结,不管其它地方如何,也不管敌军如何挑衅,不理伤亡多重,必须死守粮仓。

那粮仓是霍全忠最为重视的地方,他以车仗伏路相连,围得铁桶相似,加上大量兵马守卫,敌军一时也无法得进。加上战如风带兵回援,于是敌军就悄悄撤退了。

听了霍全忠的报告后,战如风不禁捋一捋他那又黑又亮的长须道:“全忠,闹了半天,你也该知道敌军是从何而来吧?”

霍全忠恭敬道:“营门和营栅均无毁坏之处,而敌军却突然出现,依末将愚见,他们必定是挖掘地道而来,可当时苦无时机调查;刚才我派人逐一检查士兵帐中,果然发现几个暗道。那暗道隐藏得极好,也难怪扎营工兵无从发觉。但末将仍有一事不明,看那地道的规模,显然非一日之功,我军今天才在这里扎下大寨,敌军是如何在这么短时间内修建好地道,再来袭击我军的呢?”

战如风淡淡道:“那是因为敌军已经料到今天咱们扎营之处,故此提早挖好地道,等咱们到达的时候,再趁机偷袭的。’

霍全忠惊道:“敌将竟有如此韬略?此等料敌制胜,确是非寻常人所为啊!”

战如风却道:“敌将虽然狡猾,但也非无迹可寻。全忠,你当局者迷,怎还想不通?”

霍全忠确非庸将,他稍一合计,就已明白,不禁苦笑道:“啊呀,我明白了。我军安营之地不就是大西名将帅英旗的旧寨处么?想那帅英旗是大西第一名将,他选择的扎营之地还有什么好挑剔的呢?这是最佳地点,人同此心。咱们选择这瑞安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所以对方才会想到提前挖好地道,在此等着我军。我居然没有察觉这一点,真是糊涂啊!”

战如风叹道:“英雄所见略同,便是此理。咱们已习惯凡事都从最佳处着眼,难免落于俗套,自被敌人利用。兵无常势,法无常规,用兵之术,知变为重。若拘泥于古法,刻舟求剑,自寻死路而已,你我均不可不晓。”

霍全忠连连点头称是。他随即又向战如风询问如何处理营寨中的地道。战如风反问他道:“全忠,依你看法呢?”

霍全忠稍一思索,随即大声道:“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敌人会利用地道进攻,咱们何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们已经挖好地道,我军正好利用它奇袭汉阳。

不,这样的话他们一定会发觉的。咱们可先假装从他们挖好的地道进攻,然后再装着因为被他们发现而撤退;敌人必然以为我们不敢再来,而我们却偷偷再挖好几条地道,再次袭击汉阳城。我看他们如何应付!”

战如风赞道:“好,就依你的主意办吧。”

霍全忠奉命而去,心中暗自发誓,定要拿下汉阳,以报今日劫寨之仇。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