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点准时起床,背诵单词和古文,去食堂吃早饭,把袖珍英语词典塞进口袋里随时待命。
7点到教室上早自习。
8点到12点正常上课,11点左右肚子开始叽咕狂叫,必要时需要用手捂住肚子稍加安抚,幸好自己一桌,要是被同桌听见就丑大了。她也发现了,无论早晨吃多少,到了那个点肚子会准时叫唤。
12点下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食堂打饭,当然在排队的时候可以背背单词,或者思量午餐菜单,不是青菜就是土豆,每顿饭尽量不超过2块钱。一旦超标她那爱唠叨的母亲会三堂会审,说她不知道节俭不心疼父母,将来不会过日子嫁不出去等等,还不如饿肚子的感觉好。说实话,一中的饭难吃死了,一点油水都没有,也难为这群正长身体的年轻人。
12点半回教室,在桌子上趴半小时休息,那是一种奢侈的想法,使她充满犯罪感,就算睡着也会中途醒来,自觉看书做习题,因为你不这样别人也会这样做,人就怕比。
13点半到下午17点,下午正常上课。14点半开始打盹,脑袋里爬进条磕头虫,见了桌子比见了娘还亲,恨不得快趴在上面睡一觉,至于老师在这个时候讲什么根本没听进去,实在坚持不住了就趴在书墙后偷偷睡会儿。
17点下课马上奔赴食堂狼吞虎咽,记得多买一个馒头,留到半夜饥饿难忍时充当宵夜,馒头就咸菜也变成美味佳肴。
17点半回教室自习或者回宿舍洗衣服。
19点到21点晚自习,或者考试或者老师讲课或者学生自习,一中的学生在考试中度过每一天,用校长他老人家的话说:要在考试中得到进化。晚自习下课,除了走读生回家,住宿生几乎没几个人回宿舍,大家都在暗自较量着看谁用功多一些。
22点实在熬不住了,回宿舍用冷水洗脸让大脑保持清醒。爬上床趁熄灯前抓紧时间做题,反正一天到晚总有做不完的题,宿管老师像猫一样挨个宿舍抓老鼠,看见哪个屋子有亮光就嗷嗷两声。大家把工作转到地下,藏在被窝里用手电照着书继续看,人家有凿壁偷光,江梨她们有被窝手电。记得一定要在睡着前最后一秒清醒地关掉手电,否则转天电池耗尽,又要花钱,这种本领是在实践和心疼中锻炼出来的。
一天二十四小时,人拧得像发条,恨不得每分每秒都用在学习上,只要空闲一会心里充满犯罪感,只有比你起得更早的,也一定有比你睡得更晚的。一中的学习环境就是这样,谁都不肯服输,大家互相影响,不过听说也有例外,比如那个臭名远扬的“聒噪大王”段帜。除非江梨长了秦乐乐这样一颗聪明的大脑袋,可是秦乐乐纵然有一颗这样的大脑袋,她也不敢掉以轻心。高三只有一次,考一所好学校是每个学子的梦想,落榜是一种耻辱,特别是对一中的学生而言。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