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英国作家约.康拉德的《大海如镜》吗?”
他摇头。
“想听一段我的朗诵吗?”
“好啊。”
我清了清嗓子,在海风的伴奏下亮开我的喉咙。我在学生时代是一位出色的播音员,现在面对这个陌生的年轻人,但愿我能发挥正常的水平。
“我已经用另外一副眼光看大海。我认识到它能要多无情有多无情地出卖青年人豪爽的热忱,对善恶都陌不关心。最卑鄙的贪婪和最高尚的英勇精神都可以出卖。我对它的伟大无边的观念已荡然无存。我如实地看待大海--那玩弄人,直到他们心碎肠断,把顽强结实的舟楫摧残至死的大海,任何东西都无法感动它充满仇恨,森然逼人的灵魂。它向一切开放,对谁也不忠,它用它的魔力目的在于毁灭万物中最优秀的一群。爱她是不妥的。它对信誓旦旦的诺言毫无信义,别指望它对你的不幸的同情,你对它的长期的友谊,长期的忠诚的回报。它永远许诺给人的财富是非常了不得的,但是它所以能占有它的唯一的秘密在于力量。……”
我的朗诵在大海的潮声中结束,我的内心热切地想听到他的反映,而且是最激烈的反映。但他那边却是长时间地没有话说。
“美吗?”我只好先提示他了。
“美是美,可这年头还有几个人能欣赏文学呢?当房子几万元一平米的时候,欣赏文学等于浪费时间和不食人间烟火。”他的神情有点不屑。
他的话令我大吃一惊,看来用文学是不能打动他的。但他的青春朝气不可能因为不爱文学就泯灭。青春是永恒的,文学可以暂时缺席。为了靠近他的思维,我把话题扯到了生意场,这回他的精神头真来了。
我说:“其实发财很容易,看你有没有眼光和智慧。我曾经采访过一位生意人,他起家的时候一无所有,跟亲戚朋友们借钱买了一套旧房,不久这套旧房要拆迁,他碰巧赶上货币拆迁,旧房面积大,他一下子就发财了。不光有了房子,还有了剩余的钱,他用这房子和钱去银行抵押贷款,在城市最繁华的地段购了两百平方米的写字楼,出租了,年租金几十万。”
还没等我说完,年轻人就兴致勃勃说:“大姐,有这样的好机会也提醒我一下,你的职业接触人多,商机肯定也多。”
我未置可否,其实我是最不擅于跟人打交道的女人,我喜欢一个人在安静的家里玩味文字。现在,我所以这样炫耀是想引起年轻人对我的兴趣。我又谈起了名牌车,谈起了我设想的“宝马”,
我说我一生最渴望的生活就是“宝马雕车香满路”。
一谈到车,他的兴致就来了。他能说出许多名车的性能,比如凯迪拉克好在哪里,标志好在哪里,跟标志相比,宝马又好在哪里…… 他简直就是一个车迷,只待金钱启动他的欲望。说到后来,他突然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大姐,你什么时候拥有自己的宝马呢?我去给你开车。”
我被他突如其来的发问弄得心慌意乱,拥有宝马只是我的一个空想,凭我的经济状况,我可能一生都与名车无缘。但我不能如实道来,我不能扫他的兴。我知道一旦失去很难失而复得。我冷静了一下说:“五年之内我一定拥有自己的宝马”。
“这辆宝马的司机也一定是我。”年轻人立刻说。
……夜很深了,海浪的冲击声时时拍打着岸边,我感到海水带来的凉意。于是我跟年轻人建议:“走,我们到酒吧坐坐吧。”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