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廉转向张公义问道:“你就是这儿领头的?”
张公义慨然应之:“正是。”
这起闹得满城风雨的大案,最早发动的是那些遭到冤屈丐户的家属,张公义不过是事情闹大后,让他们给请来坐镇的,然则张公义一意承担,遂自认了。
陈廉道:“衙门有个条件,正是冲你而来。”
张公义一怔:“条件?”
陈廉点头道:“国法无情,县台大人可以体恤你们,唯独不能放过聚众为乱者,严惩首恶,正是要罚你一人,倘使你不接受,那么……在这儿的每一个人,都得受罚。”
这话说得虽然大声,却仅有附近两三千人听得,其余群众并不知情,故未鼓噪。
而近处听闻的人先不干了,纷纷嚷道:“放屁!这算什么条件?”“要罚就罚我们每一个!”“对对对!罚我们每一个。”“谁敢动张公义,我就同他拼了!”
张公义转身面对群众,摆手说道:“大家别吵啦,先把咱的人要回来再说,别吵啦。”
众遂止声。
张公义旋即回复陈廉:“我答允你们的条件。可你得先放人还钱,我才肯依。”
陈廉捋胡子沉吟:“这个……”
张公义说:“别这个、那个了,我不是吃公门饭的,说话一定算话!”
陈廉想了一想,点了头说:“成。”
……
入夜后,灯火齐燃,衙门前,明亮如昼。
而聚众依旧万头攒动,留连不去。
被冤捕的丐户们一个个步出衙门时,有人手指高呼:“大家快看!人被放出来啦!他们放人啦!”
欢声再度雷动。
他们的家属也都急趋上前接应。
其中一名被释丐户还高举手里的小包,笑喊:“他们还钱啦!”
众人更是欢欣,鼓掌叫好。
旁观的叶宗政与金峰见状,都向徐濯非致意:“多亏你了,徐先生。”“你真厉害哪,事情僵持了这么久,你才一来,立马就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