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兵锋无形 > 第三十三章 密访延安(下)

第三十三章 密访延安(下)

自古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说法,指的是黄河中上游两岸平原、高原地区,主要指­阴­山以南的黄河冲积平原,又习惯称为前套、后套、西套。

前套范围大致为包头、归绥(呼和浩特)一带,后套为乌拉山以西至巴彦淖尔之间平原,西套则是绥远磴口至宁夏青铜峡之间地域。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敕勒川,既是前套地区。

放在后世而言,前后套地区是富庶、达的黄灌区,但此时是战乱频仍时期,八百里灌区不过十余万人口,生产力水平低下,无法提供太多物资供给抗日队伍。

若不是意外介入,几年后傅作义部将效仿八路军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在此进行屯垦以解决均需短缺。

吴毅仗着“先知先觉”,又不是瞎叽歪的“文化人”,当然不至于指望“外星人”,先想到的就是自家地理条件、人力资源。

冀东、热南、关外带着队伍跟日伪斗,没忘密集建议中央做好各项屯垦建设准备工作。

老辈并非“文化人”瞎囔囔那样“不懂经济”,密电往来并不太具体的粗略建议,却触时代、历史所局限的阀门。

西安事变之际,中央红军主力一部,在伊克昭盟(毛乌素沙地)各族群众掩护下,进驻五原一带的后套平原。

国共合作提前达成,促使意在巩固绥北、察北控制区的傅将军决定,效仿东北军让出延安一样将五原城交与八路军,双方约定以乌拉山为界,也就是大致各以前后套平原为防区。

这样,外蒙库伦(乌兰巴托)经土谢图汗南下至包头、五原的东西两条路线,两部各拥有一条,极大地方便了八路军接收苏方之前允诺的非军事援助机械、物资。

**等中央领导结合诸葛亮屯田五丈原的历史事例,指示各地撤离的党组织­干­部动群众,加入到边区抗日政府中来。

二十多万来自陕南、河南、山西,甚至是山东、安徽、江西等地的­干­部群众6续抵达,立即与当地原有­干­部群众一起,全力投入到开渠、拓荒、春耕中。

八路军一一五、一二九两个师三万余人,一面加紧军事训练准备随时投入抗日战争,一面展开大规模筑路工程沟通五原经毛乌素沙地至陕北靖边。

苏方援助的二百余台履带拖拉机、卡车,不仅加快屯垦建设、筑路工程进度,而且培养出大量能够熟练驾驭、维修的人才。

后半晌,外蒙方向飞来三架飞机,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正在黄河边与苏方援建人员一道勘察浮桥工地。

抬头看了看,扭头冲一位参谋乐着道:“朱芳青,报告诉主席,愣子同志过五原了。”

“是!”年轻的参谋满脸兴奋地大声应答,转身冲向一旁通讯车,滴滴滴地报。

这边只有他们两个知道此事,边上的­干­部战士,还有那些苏方援建人员都不知道他们乐些什么。

延安特设的机要室接到电报,立即转呈几位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