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败的刘邦在苦想对策。他知道以自己的实力,绝对不能与项羽硬战,唯有寻求更有力的合作伙伴。于是,他提出以放弃函谷关以东的势力为条件,诱惑别人与他联盟,共分天下。这一招很管用。
刘邦在战略上比项羽高明得多,他想尽一切办法“谋桡楚权”。对于诸侯,采取威逼利诱的办法,使他们从汉灭楚。如郦食其诱劝齐王田广时就曾说:“夫汉王发蜀汉,定三秦,涉西河之外,援上党之兵,下井陉,诛成安君,破北魏,举三十二城,此蚩尤之兵也,非人之力也,天之福也。今已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守白马之津,杜太行之阪,距蜚狐之口。天下后服者先亡矣。王疾先下汉王,齐国社稷可得而保也;不下汉王,危亡可立而待也。”田广只得投降。对于不降的,就用武力解决。这样一来,本来就对项羽不满的旧贵族相继叛楚归汉。
刘邦的军团一步步占领了不少地盘。本来强大的项家军团,为什么总是被刘邦牵着鼻子走?
项羽直爽鲁莽,拙于用人,而刘邦善于欺敌,长于计谋,才是能够在楚汉之争中胜利的关键。从刘邦受伤一事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善于伪装。
项羽的军队面临粮秣危机,他希望尽快和刘邦决一死战。性急的他绑来刘邦的父亲,想要挟刘邦迎战,但是刘邦不为所动,项羽无奈之下只好正面挑战刘邦。他派人到城下给刘邦下战书,试图挑起汉军的斗志。刘邦仍未接招。项羽大怒,竟然亲自披甲持戟,站到汉城外向汉军挑战。
刘邦是什么反应?他总是能够不循常理,出奇制胜。第二天,他身穿营中便服,来到汉城外的高地,和全副武装的项羽隔广武涧隘对峙。刘邦的现身让楚汉两军的将士都很惊讶。
接着他又在众将士面前,痛数项羽十大罪状:“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彊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阬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罪六。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不道,罪十也。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馀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
这番当众数落,惹得项羽一怒之下,用楚军密制武器飞弩射向刘邦,正中刘邦左胸。当时因为距离较远,楚军并未看清刘邦伤在哪里,刘邦忍住剧痛,大声喊出:“虏中吾指!”刘邦说射中的是他的脚趾头,而不是左胸。这一幕表演,再次欺骗了项羽。后来,刘邦还抱病巡查军队,证明自己安好无恙,项羽果然中计,放弃了乘胜打击汉军的计划。刘邦忍痛稳住军心,与项羽的鲁莽着实形成鲜明对比。
喜欢项羽的人会说他君子坦荡荡,从不玩阴的。喜欢刘邦的人就不以为然,争夺王位,怎么能不用计谋?虽然这场楚汉之争中楚败汉胜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但是他们二人主观上的原因绝不容忽视。刘邦原本是一个“好酒及色”的人。进入秦皇宫,居然“秋毫无犯”。非但如此,他还做了三件大得人心的事。一是不杀子婴;二是约法三章;三是不受犒赏。于是刘邦最终能够脱离困境,走向胜利,夺取天下。
项羽为什么失败了?有人说妇人之仁,鸿门宴徒留后患;有人说重财轻士,不肯封疆裂土致使豪杰尽去;有人说不求甚解,“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有人说不能屈伸,垓下之战,倘不自刎,或可东山再起。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项羽不够“厚黑”,刘邦是无赖,但是无赖的招数能发挥作用,就可以了。
欺骗是战争中最有效的办法。刘邦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又涮了项羽一把,结果大获全胜。他做了什么?仍然是类似诈降的招数。就在万事俱备,刘邦准备与项羽决战之时,他提出了和谈的想法。
书包 网 想看书来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