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草根皇帝 > 5.鸟尽弓藏(2)

5.鸟尽弓藏(2)

特务制度也始于朱元璋。朱元璋豢养了大批特务,称为“检校”,四处观察臣下的活动,从事镇压“不轨”、“妖言”的勾当。检校专门告人隐私,人人惧怕,朱元璋却十分欣赏。当时最著名的特务是高见贤、夏煜、杨宪和凌说,专门刺探别人的­阴­事,“四人以伺察搏击为事”,“专主察听在京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闻之事,无不奏闻”。朱元璋曾经洋洋得意地说:“惟此数人,譬如恶犬,则人怕。”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特别设立了锦衣卫。锦衣卫隶属于皇帝的亲军体系,长官为指挥使,下领官校。官为千户、百户,校为校尉力士,因穿橘红­色­服装,骑马,故又称“缇骑”。锦衣卫下设镇抚司,有监狱和法庭,成为“诏狱”,直属于皇帝,权力很大。锦衣卫职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天下重罪逮至京者,收系狱中,数更大狱,多所断治,所诛杀为多”。

作为开国皇帝,徒手取天下的功绩足以使朱元璋自傲了。锦衣卫刺探隐私,刑讯逼供,朱元璋却做得理直气壮,丝毫不觉得有愧。原因很简单,在朱元璋心中,天下不是天下人的天下,而是他一个人的天下,天下就是他的家,他的家就是天下。这个大家里,朱元璋是永远正确的绝对领导者和统治者,至于臣僚百姓,都是他的奴仆而已。当然这种观念很早就有了,要不然就不会有“刘汉”、“李唐”、“赵宋”的说法了,只不过朱元璋做得更加彻底,更加肆无忌惮。

有例为证,钱宰被征编《孟子节文》,罢朝回家做了一首诗:“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告诉他昨天诗作得不错,只是并没有“嫌”他迟,不如改成“忧”字更好些。钱宰听后大惊失­色­,赶紧磕头谢罪。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所以大臣们都提心吊胆,就连李善长、徐达这样的功臣也人人自危。

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是一个恶劣的开端。永乐十八年,明成祖朱棣在锦衣卫外,另设东厂。成化十三年,宪宗设西厂。后来,刘瑾又设内厂。终明一朝,锦衣卫、东厂这些机构,成为维护皇权的重要手段,但更多的时候是被专权的太监如刘瑾、魏忠贤等人所利用,成为打击报复大臣的有力武器,不知有多少忠臣惨死其中。

朱元璋是个权利欲望比较强的人,他用什么方式处理潜在的威胁?

集中皇权,不仅仅是从制度入手,清除对皇权有威胁的人,也是必需的程序。朱元璋称帝之后,四方渐平,原先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与朱元璋的蜜月期也很快宣告结束,“兔死狗烹”的故事再一次上演,持续的时间和牵涉的人数“盛况空前”。从洪武四年到洪武二十六年,大明政局风云变幻,一群群人不断走上断头台,惟一的胜利者就是朱元璋。这局棋,以整个大明帝国作为棋盘,果真是大手笔,朱元璋是­操­纵整个棋盘的幕后黑手,所有的人都像棋盘上的棋子被他利用和玩弄了。

可是,长远来看,他真的是胜利者吗?这盘棋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步,削弱李善长。

从朱元璋称吴王时期,李善长、徐达就是中书省的右左丞相。洪武三年十一月大封功臣,朱元璋认为:“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给军食,功甚大,宜进封大国。”授予李善长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一时间,荣宠无比。

李善长“外宽和,内多忮刻。参议李饮冰、杨希圣,稍侵善长权,即按其罪奏黜之”。他所欣赏的中书都事李彬犯法,被刘基绳之以法,李善长就“恶人先告状”,刘基被迫告老还乡。朱元璋凭借淮西力量起家,淮人自然而然占有了很突出的地位。特别是李善长既富且贵,骄横专擅,凭借自己的权势,颐指气使,凌驾于百官之上,非淮人集团和朱元璋都日渐不满。李善长不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在朱元璋这样一个喜欢大权独揽,不容他人置喙的专制君主手下,即使神物自晦都很难保证不受打击,更何况他现在这样争权夺利,处处招摇呢?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