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朔二年,匈奴军故伎重施,又入上谷、渔阳,劫掠烧杀。武帝及其将领总结先前教训,决定不受匈奴入侵牵制,转而采取胡骑东进、汉骑西去的主动反击战术,将战略进攻的矛头直指河南、漠南地区。河南是西汉北部的边防要地,当年秦始皇就曾派大将蒙恬在此建立防御体系。该地区水草丰美,距关中不过七百里,是汉匈双方全力争夺的战略要点。匈奴自秦末以来一直占据该地区,并把它作为南侵的踏板,对汉威胁极大。因此,收复河南地区,对巩固关中乃至整个北部边防体系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当时汉匈双方的战略态势是:盘踞于河南地区的楼烦、白羊两部都是过去被匈奴吞并的小部族,并非匈奴单于的嫡系力量,其兵力较弱,而匈奴右贤王部则在其西部一带活动,战斗力较强。于是汉军除在关中部署重兵外,又加强并州一线的防务,从东、南两面对河南之敌构成压力。
战役开始后,卫青、李息率军出云中,深入敌军腹地,沿河套作深远迂回,避开匈奴右贤王部,集中兵力包围楼烦、白羊两部并予以全歼。汉军一击得手后,乘胜直Сhā高阙,沿黄河折而南下,直至陇西,再歼敌五千余人,获牛羊百余万头,全部收复了匈奴盘踞近百年之久的河南地区。此战卫青因功受封长平侯。随即,武帝又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议,在所收复地区实行军民屯垦,移民实边,争取就地解决粮汉middot彩绘持盾俑陕西咸阳杨家湾汉墓出土食供应。这样就把河南地区由匈奴入侵的跳板一变而成为汉对匈反击的前沿供给基地,从而使汉军防御能力大大提高了。不久武帝又于此设朔方、五原二郡,建立起行政管辖机构。同时,又令苏建督卒十余万人筑朔方城,作为永久性屯守堡垒,并重筑秦旧长城,以重建完整的防御体系。至此,匈奴对西汉长安关中腹地的威胁完全消除,并且在匈奴控制区正面战场撕开了匈奴的阵线,可谓一举两得。
收复河南地区,对整个战局的影响是深远的。汉军重占河南,事实上同时打开了通向阴山地区这一匈奴漠南重要活动区域的门户,匈奴中部主力及其政权机构基本暴露于汉军打击力量面前,这对汉军下一步展开纵深进攻,寻找匈奴主力决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武帝及其青年将领们的这一战略决策抓住了汉、匈双方势力消长的关键,打到了匈奴的薄弱环节,这对于从根本上扭转战局起到了转折性作用。
河南易手,匈奴单于如芒刺在背。从元朔三年到元朔四年,匈奴先后数次出兵代郡、雁门、定襄、上郡,企图从侧面对河南地区施加压力。元朔五年,匈奴右贤王又多次直接进兵朔方。武帝为确保朔方基地并进一步扩大战果,发兵十万,兵分两路再次向匈奴发动进攻,战争进入第二阶段——漠南战役开始。
汉middot彩绘指挥俑
陕西咸阳杨家湾汉墓出土汉将军李息、张次公率军出右北平,牵制匈奴单于一部,使其不能全力西援;卫青率其主力精骑三万出高阙;苏建、李沮、公孙贺、李蔡均出朔方,直指右贤王廷。
此时右贤王虽已得知汉军出塞的消息,但认为汉军距其尚远,因此仍纵酒行乐。不料卫青正是利用匈奴军素来轻视汉军这种麻痹心理,率领其主力经过极其艰苦的强行军,一天一夜奔袭七百里,并趁夜色掩护包围了右贤王廷。突闻汉军如神兵天降,匈奴军不战自乱,卫青挥军猛杀,一举歼敌一万五千人,并俘获大批匈奴贵族及辎重、牛羊。右贤王只带了一名爱妾和几百亲兵拼死突围而去。武帝欣闻战报,大喜,特遣使者赴战场拜卫青为大将军,加食邑至八千七百户,并授权其统率前线诸军,连同他的三个尚为幼儿的儿子也得封为侯。卫青上书婉谢,指出前线将士拼死厮杀才是取胜的关键,武帝又对诸有功将士大加封赏。
右贤王溃败,匈奴单于大为恼火。同年秋,单于所部万余骑入代郡,杀都尉朱英,掠去人口千余以为报复。武帝决定提前与匈奴中部主力决战。元朔六年,大将军卫青统率将士十万再出定襄,寻找匈奴单于主力决战。此次出征,将领中又多了一位机敏的少年将军——霍去病。武帝对霍去病喜爱有加,特诏选精骑八百归他指挥,并授予他一个“骠骑校尉”的官职。霍去病正像舅舅卫青当年一样,不负众望,一战而成名。首次与匈奴作战,他就率八百轻骑突入匈奴后方,远离汉军主力数百里而单独作战。匈奴后方的一个临时性指挥机构被他撞见,霍去病一举击溃其防卫军队,斩获首级二千余级,并杀死单于祖父辈贵族藉若侯产,俘虏匈奴相国、当户及单于叔父罗姑比等多人。
但整个战局对汉却并不乐观:卫青麾下六位老将相形见绌,前将军赵信投降匈奴,右将军苏建弃军逃亡,其余四人未得遇匈奴军,战绩平平。这一来愈显得霍去病的少年辉煌。武帝为表彰其初战而勇冠三军的功绩,特封其为“冠军侯”。
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正面交锋,匈奴单于再不敢对汉军有蔑视之意。在降将赵信的建议下,单于决定将主力及大部人畜都撤退到大漠以北,伺机诱汉军深入而予以打击。
汉middot骑兵俑
陕西咸阳杨家湾汉墓出土河南——漠南战役结束后不久,西汉又发动了河西战役。其主要目的在于打通中原与西域之间的咽喉要道,控制河西地区。如此不但可以切断匈奴与羌中的联系,而且有助于汉西联诸国,完成组建反匈联盟的战略构想。这一次战争主帅的重任落到了年轻的冠军侯霍去病肩上。
元狩二年春,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万骑出陇西北上讨伐匈奴。汉军越乌鞘岭,渡狐奴水,辗转征战于匈奴五王国之间,经过六日激战,五国均为汉所控。霍去病随即越过焉支山行军千余里,与匈奴浑邪王、休屠王部战于皋兰山下。汉军锐气不减,数战连捷,杀匈奴折兰王、卢侯王,俘浑邪王子、相国、都尉多人,歼敌八千九百六十人,还缴获了休屠王祭天金人,获大胜。但此战汉军伤亡亦重,死亡近七千人。同年夏,骠骑将军霍去病与合骑侯公孙敖率兵数万,出兵北地。同时东部战线由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分道出右北平,牵制匈奴左贤王部。东线战场由于博望侯失利,实际上是李广、李敢父子孤军奋战,以四千骑力敌左贤王四万之众,后汉援军到,匈奴军退去,战事以双方两败俱伤而告终。西线亦不顺利,公孙敖迷失方向与汉军主力失去联系,霍去病不得不独率精骑再次向西北挺进。跨贺兰山,横穿大漠,至居延泽后转向西南,长驱直入二千余里,又一次偷袭匈奴后方成功,在祁连山与合黎山之间再次与浑邪王、休屠王部展开激战。在汉军精锐骑兵的轮番冲击下,匈奴军一败涂地,竟被斩杀三万多人。匈奴单桓王、酋涂王、相国、都尉等率残众二千五百人向汉军投降。此外,匈奴五王、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等贵族五十九人,相国、将军以下各级官吏六十三人均被俘。汉军伤亡仅十分之三。这一战,匈奴河西主力丧失殆尽,汉军取得全胜。不久,由于匈奴内部矛盾,浑邪王杀休屠王后率部投降,霍去病率军受降。在经过一番较量后,共招降匈奴四万余人。至此,匈奴在河西地区的实际控制彻底瓦解。
河南、河西战役后,匈奴阴山以南及河西水草丰美之地丧失殆尽,这对于匈奴的打击是极其沉重的。史书中载匈奴过阴山未尝不哭也;又有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此歌出自,见卷一百一十正义引。
尽管匈奴在西部战场损失惨重,但其单于所领中部及东部左贤王势力仍很强大。就在河西之战后的第二年,匈奴又分兵两路,突入右北平、定襄二郡,杀掠千余人后回奔出塞。匈奴的战略意图在于诱使汉军进入大漠,借环境地理因素耗尽汉军战斗力,伺机决战胜之。
元狩四年夏,武帝决定利用匈奴一贯认为汉军不具备跨越大漠作战能力这一错误判断,拟集中兵力深入漠北,争取攻其不备,一举消灭匈奴核心力量。汉匈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略决战终于就此展开。
为确保进军顺利,西汉王廷进行了空前的战时动员和后勤保障工作。政府向全国征发大批物资,调集几乎所有的主力骑兵十万余人,单负责辎重运输的步兵就有几十万人。同时又紧急向民间征军马四万匹随军备用。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一同出征,各率精锐五万,分别由定襄、代郡出击匈奴。匈奴方面业已得知汉军动向,汉降将赵信向伊稚汉middot马踏匈奴石雕
陕西茂陵博物馆展品斜单于献策,请迁徙妇孺老弱于北部,仅留精壮骑士驻扎于漠北以逸待劳,坐等汉军,以求决战胜之。这一次战役汉匈双方准备都很充分,酝酿了许久的汉匈实力大碰撞终于开始了。
卫青出塞后,命李广、赵食其两部合并,向东迂回至匈奴侧翼牵制敌军,担当掩护主力任务,而自己则与好友公孙敖等率精兵从正面发起攻击。李广认为派将有失公允,希望能充当前锋痛快打一仗从而为自己一生戎马生涯画上一个句号,但卫青仍坚持分兵战术。李广很失望,愤然率军出发,但不久便迷失了方向,与主力失去了联系,没能按期到达指定集结地。
卫青进军顺利,向北推进一千里之后与严阵以待的匈奴单于主力接触。汉军以坚固的武刚战车环绕为营垒,抵挡匈奴偷袭,同时派出精骑五千冲击匈奴阵营,单于亦以万骑迎战。两军激战一天,仍不分胜负。傍晚时分忽然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对阵双方对面竟也不能相视,卫青趁风势急令全军左右两翼出动,将单于所部围困于阵中。伊稚斜单于见汉军越聚越多,不敢拖延再战,只好率其亲兵数百突围而去。对阵双方仍在拼死厮杀,直至深夜卫青才发觉匈奴单于已逃走,急遣轻骑追出二百里也没有发现单于的踪迹。这一场本应使匈奴单于全军覆灭的残酷战斗,因汉军兵力分散而以汉匈双方两败俱伤而告终,汉军杀俘匈奴不到两万人,最后放火焚毁了赵信城而班师回国。
就在卫青兵出定襄的同时,东路汉军在霍去病的率领下出代郡直击匈奴左贤王。与卫青军不同,霍去病军中不设副将,全军皆剽悍勇猛之士,且指挥权高度集中。这支精干的军队长驱直入匈奴两千里,终于在漠北捕捉到左贤王主力。一场血战后,汉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斩获匈奴七万余人,生俘匈奴王、大臣、将军等近百人。然后封狼居胥山,禅姑衍山,兵临斡海而还。
汉长城遗存漠北之战中,卫青所部由于将帅失和致使单于逃脱,李广愤而自杀,赵食其被下狱,全军功过相抵;相反霍去病部却战绩辉煌,武帝特封霍去病五千八百户,所率部将亦多人受封侯爵。后又设荣职大司马,由卫青、霍去病二人同任,以显荣宠。
漠北大决战,汉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从根本上扭转了近一百年来匈奴铁骑肆虐边塞、严重威胁中原生产生活而汉军疲于防守的被动局面。汉军以惨重的代价赢得了战争,并使匈奴由于更加惨重的消耗而国力大损。匈奴势力不得不再次北徙,终于造成了漠南无王廷的局面。而西汉王朝则重新占据了朔方以西直至张掖、居延泽之间的大片土地,从军事上为汉开通西域提供了保障。从此之后,汉匈战争的重点由中原北部转向对西域争夺。同时,匈奴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再无力组织对中原的大规模入侵。至此汉建国以来危害北部郡县安定的匈奴问题基本得以解决。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