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院里喊她,是汉庭哥。
开门让他进屋,他犹豫一下才走进来,才十五六岁的少年,已经知道避嫌了。“白大哥在吧?”
烛雁奇怪地看了眼时汉庭:“他不在家还能在哪里。”
他有点尴尬:“那,佟伯打猎还没回来?”
烛雁戳破他的拐弯抹角:“你到底是来找谁的?”
时汉庭语塞,顿了一阵方道:“是我爹让我来问,你今天怎么没过去习字?”
“啊,我忘了。”烛雁才恍想起来,她多半天陪着白岫,竟误了去时家学字的时辰,“我在教大哥说话。”
时汉庭瞥了下炕里靠墙而坐的人,“这么久都不见效果,白花了多少力气,也不知他是不想学还是学不会。再说,看他不急不燥的,就不想早一天恢复回去看看家里人?”
烛雁蹙眉,注意到白岫垂下眼睫,像是不大欢喜,他已能从别人语气中听出喜恶爱憎,如同渐渐脱离蒙昧的胎期。一岁半岁的婴儿都会看人脸色,何况已入成年的他,一旦他能说会走,就会离此回京了罢,他的家人父母……该有多焦急盼他归返。
她坐上炕沿,仔细看着白岫隽逸的眉眼,淡淡笑,“大哥生得很俊。”
整整他领口衣襟,“也很聪明,现在只是忘了怎么说话走路写字,等有一天想起来了,会比汉庭哥说得还好,走得还快,唔、比汉庭哥识的字更多,比爹的功夫还强。天上的海东青,地上的梅花鹿,大哥都会轻轻松松捕到。”
白岫抬起眼,清清澈澈地看她,似乎懂又似乎不懂,但他喜欢烛雁这样柔声和气地同他说话,喜欢赞扬鼓励的语调,温暖和煦的眼神,轻柔关切的抚触。
于是他唇角稍弯,也笑。
烛雁总觉得奇怪,这个不知来历逢难重生的人,仿佛刚刚出世的婴儿,一切反应都那么纯粹明净,简单如白纸。
时汉庭哭笑不得,“好好,他将来什么都比我强。”佟家一老一小对这个捡来的外人倒真是好得如同自家血骨。
“烛雁,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过不过去?”
她想了想:“不去了,今天我爹可能回来早,我要早些烧饭。”
时汉庭点点头,告辞出屋。天色尚不晚,烛雁便搀白岫下炕学走路。
说是走路,实际是架着他缓缓挪动,父女俩每天为他按摩数遍,他的腿才没有萎缩变形,烛雁一直希望有一天他突然奇迹般恢复如常,以让她脱离日日被砸的悲惨命运……一个没扶住,他又倒了,连带砸扁可怜柔弱的她。
好在这次栽在炕边,没摔在冰凉的地上。
“压死我了!”烛雁费力地要从他身下挣出来,他却觉得有趣似的,喉咙里挤出“咕”地一声笑。
“还笑,你移一下……”唉,跟他抱怨有什么用,他又不会动。烛雁挣不起来,没多想地脚下一勾他腿,臂上使了巧劲半推,他便歪倒跌落在地。
料他当初行走自如时,必不会想到今日如此狼狈,烛雁有些愧疚地去扶他,却见他只是无辜地看着自己,并无半分懊恼困窘之色,心里不由更觉怪异。
难道他起先就是瘫痪成疾的?看他学说学走均如幼儿;除了声调中明显的憎恶,听不出复杂语意;写了字给他看,他便像是费心回想——他究竟是因暂时失语而无法表达,还是……他本就是个痴傻之人?
爹说他是习过武的,且底子不薄,一个傻子怎会学得一身好功夫,又怎会溺水几近身亡?
“你不恢复,就会一直住在家里;家里要真是一辈子养你……”烛雁叹了口气,喃喃道,“我会嫁不出去。”
将白岫安置在炕里,他不肯躺,就依他,让他倚墙而坐。烛雁回到自己住的西屋,偎着被褥做女红。炕烧得很热,屋里暖洋洋的,不一会儿就犯了困,随手将针线花绷放到旁边,决定在阿爹回来之前再偷睡一小会儿。
这一觉睡得十分香甜惬意,睁开眼时,夕照如金隔窗投入,灿烂炫目。窗棂框影斜映在炕面,一格一格疏落有致。
有个人,全身沐在夕照灿亮下,向她微微含笑,让她一时恍惚,疑似梦中。
那是白岫。
他竟自然如常地站在炕边,暮阳的光亮射在他脸上,镀了一层淡淡金色,修眉长睫,说不出的好看。
他缓慢眨了一下眼,极清晰地唤了声:
“烛雁。”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