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箭疾速而至,我已经躲闪不及。且俱罗距我百步之遥,难以救应。我正欲迎接死亡,却听得一声扳机抠响,竹箭被弹开。我向远处望去,俱罗正拿着手枪骑马向我这里飞驰。再看密林内也冲出一队人马。迎面一杆大旗,大旗上书“朱”字。我猜一定是刘元进义军旁支,朱燮所部。早听闻朱燮率领的昆山书生军连战皆捷,是大隋较头疼的一支义军。义军中一位儒生装扮并手摇羽扇的一定就是朱燮。
俱罗飞马挡在我身前,叫声:“退后!”欲再与朱燮义军开战。
朱燮见管崇及手下将士全军覆没,知俱罗不好对付,挥手招呼手下士卒后队变前军,急速撤走。
俱罗亦知林内必有杀机,也不追赶,招呼士卒准备离开。众隋军刚与管崇大军生死相搏一回,现在也有些失去警惕,都急着想早回军营。不防,朱燮义军竟调头快攻而来。隋军大意之下,队伍被义军冲乱,勉强招架,死伤甚多。
俱罗盛怒之下,挥枪再挑百十名义军。
我催马向人少处跑去,却被几名义军发现,催骑紧追而来。此时的我已经能够娴熟地驾驭黑马,竟将义军甩出数百步之遥。岂料,一名义军弯弓搭箭。竹箭离弦准准射向我后心。哎,马术渐长,但不懂武功,难逃厄运。突然,银枪悄然而至,拨开箭矢。俱罗这是第四次救回我的性命。
追杀我的义军仍不放弃,催骑靠近,被俱罗银枪悉数挑下马去。俱罗向我喊道:“跟紧老夫!”说完,飞马从战阵边沿而走。我紧随其后,不敢怠慢。已到战阵外围,俱罗让我围战阵外圈围转,而他自己则退居我身后紧随。这可是战争,我纵然再气愤俱罗滥杀义军,也要认清形势,一旦赌气,搞个人主义,就会被义军误伤,还怎么去救裴菲?又怎么对得起远在现世的父母?我听了俱罗的话,按他吩咐而行。
俱罗沿边而战,银枪早已挑死数百义军。每有义军持刃欲对我不利,俱罗银枪即出,将其挑开。这样,围外圈数转,早已血染战袍。
朱燮时运不佳,与俱罗交战,损失依旧惨重。虽然,开始用计斩杀隋军过百。可是,俱罗所率领的士卒无不是历经数百战阵,训练有素,能将逆境扭转的猛虎之师。形势一旦逆转,隋军反败为胜将朱燮大军围困。
朱燮不愧是一名儒将,面对逆境,仍指挥若定。手中羽扇竟能连发钢针。不少隋军已丧命于钢针之下。
十数枚钢针又从朱燮羽扇中发出。数名隋军中针倒地,另有两枚钢针一上一下攻至我面前。俱罗银枪挡开一枚,另一枚被俱罗用手夹住,挥手甩出,钢针刺入一名义军前心。
朱燮此时大喝一声:“布雁形阵。”说完,催马驰向阵心。手下义军随即走位列阵,变成一只大雁形态。上千义军变成大雁两翼,将隋军隔为数股,分股而击。雁尾突击一处,冲开战阵一条出口,迅疾而出战阵。这是一种逃生并能在逃生同时时重创敌军的阵法。
隋军阵乱,俱罗又恐我有失,故意让朱燮军逃出。待朱燮将大军全部与隋军分开,俱罗命全军退后列成方阵。
朱燮率大军谨慎后撤,并大声向俱罗赞道:“鱼老英雄,果然不失为一代名将。朱某佩服。他日定当与老英雄再猎江南,为大将军报灭军、夺命之仇。”说完,摇羽扇催马而退。
这场大战,刘元进损折大将军管崇及义军五万有余。俱罗以两万人马破敌,却为以少胜多的一役。
我与俱罗大军回到营寨。因为管崇与手下军士的惨死,让我对俱罗有憎恨之感。虽然他多次救我,但对义军,我实在觉得他很残忍。所以,依旧一言不发。
俱罗早就看出我心中所想,也不发一语。
吐万绪没有因为我违军令私自闯出营寨而罪责于我,但见我对俱罗态度,仍气愤道:“任校尉,有些话,鱼大人不让本官说。但不说,你又怎会理解鱼大人的一片苦心。你实在是......”
见吐万绪欲言又止,我有些好奇了。确实,鱼俱罗似乎对我特别爱护。经吐万绪提醒,我觉得确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但究竟是什么事呢?我很想知道。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