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走了许久,才来到一处瓦光亮白,庭院开阖的楼宇前。
领路的宦官把舒仪带到檐下避雪,嘱咐她稍等片刻,一路小跑进了殿。
舒仪伸手掸去狐裘上粘着的雪花,抬眼观察四周,这并不像是正殿,院子周正,松柏压了沉沉雪色,覆似琼花,花栏旁堆满积雪,殿外长延石阶不知通向何处。雪花纷纷,映着瓦光清冷,木石萧瑟,她瞧着四周,宛如身处冰晶宫中。
不过片刻,已有宫女前来接她,走到跟前后发现是那位曾到过昆州的乔女史。
乔女史满脸笑容,口气亲热对舒仪道:“几个月不见,小姐又更见清秀了。我时常对娘娘说小姐知书达理,娘娘也想见见小姐呢。”
舒仪笑了笑:“女史真会夸奖人,我可不敢当,只怕等会失了礼数,让娘娘笑话。”
乔女史掩着唇直乐:“小姐真是说笑了。”说完,带着舒仪进了宫门。她待舒仪似乎格外亲厚,不时说笑几句。舒仪心知肚明,乔女史离开昆州时,王府曾备了一份不薄的礼。
乔女史把舒仪带到南阁门前,叮嘱道:“娘娘去了步寿宫,小姐先在此休息会,我就送到这里了。”
舒仪踏入南阁,另有宫女迎上来,房内烧着炭火,暖地让人精神一振。她解下狐皮大氅交由宫女,绕过屏风才发现,阁内另有三名年纪相当的少女。她们各自坐在玉栏前,既自矜又不过于疏远,显然出身极好。
见她走来,有两人回头看。舒仪看清了她们的样貌:左首的少女身穿墨绿的绣裙,身材高挑,容貌甚美,只是稍显冷漠,她身旁的少女则长着一副讨喜的模样,一身白缎蓝花的百褶裙,喜笑晏晏地看着舒仪。
这两个少女先前就凑在一起说着什么,显然相熟,她们对舒仪礼貌地点头示意,舒仪也对她们微微一笑。
挑了个离铜炉最近的位子坐下,与她比邻而坐的少女这时转过身来。舒仪方才只看到她的背影,此时才看到她的面容,心下一怔:竟如此标致。
她五官精致小巧,眉眼如蕴春水,衣饰色重而华丽,姿态优雅,顾盼生辉。
坐对面那两个少女也是美人,和她一比却立分高下,舒仪想到家中两位姐姐亦不及她,难怪没有人坐在她的身旁。的70
舒仪多看了她几眼,她察觉到,微笑说道:“我叫沈玉,家里都叫我玉儿。”
舒仪立刻就明白,她是沈阀的那位小姐——京城的人用“花容月貌,长于诗词”来形容她,今日一看倒真不假。她还有一位以美男子之名闻于天下的同胞兄长:沈璧。
一双璧玉,沈阀取名很是贴切。
舒仪转过这个念头,答道:“我叫舒仪,家里排行老七。”
沈玉眼里闪过一丝讶异,对面两个少女也把目光投了过来。既然有人开了头,她们也纷纷报了家门。一个是兵部三品左侍郎的千金,叫陈巧葵,另一个家中两代都出过督查院御史,叫张屏屏。
四人交谈了两句,不过都是些场面话,房内须臾又回复安静。
陈巧葵和张屏屏早已认识,还能闲聊几句。舒仪与沈玉却是百无聊赖,只能静静坐着。
南阁中还留着几名宫女,舒仪疑心她们是宁妃特意安排来观察四人的坐姿仪容。其他三人也都抱着同样想法,于是端坐不敢随意乱动,等待传召。
时间稍长,其中的痛苦便显露出来。舒仪觉得脖子和脊背僵硬地生疼,想到杨臣曾提醒:宁妃喜欢知礼娴静的姑娘,心中不由腹诽:这哪里是考娴静,简直是老僧入定。
正当她想转动脖子时,推门进来一个灰衣宦官,表情木讷,对房中众女道:“娘娘请诸位小姐前去崇华殿。”
这让四人都感到吃惊:按理应该一个个传召,怎么一起叫去了。
跟着宦官走入崇华殿,几人都微低着头,举止谨慎。舒仪站在最后,借机瞅了一眼,心中暗惊:宁妃离地远,瞧不清,旁边坐着几个年轻男女,衣袍华美,四皇子郑衍和杨臣赫然就在其中。
看着四女行礼,宁妃唇畔含笑,对身边人说:“瞧,都是端庄秀气的姑娘。”又对四人说,“我今日在这里摆宴,恰巧太子殿下和四皇子来了,我想着总不能让你们白等,把你们一起叫来添些喜气,你们可不要拘谨。”
几位少女心里本就忐忑不安,又听到太子和四皇子在座,顿时紧张起来,转过身向两位皇子行礼。
郑衍心不在焉地扫了一眼,突然脱口“咦”了一声。
太子问:“四弟看到了什么?”
郑衍还未答话,身后一个宫装少女嘻嘻笑道:“四哥哥准是想要娶王妃了。”话音未落,几个贵胄公子小姐都笑了起来,就是冷峻的太子也露出微笑。
宁妃瞥了一眼说话的少女,眼神温柔又犀利,顿时让调笑不止的笑声渐息。她对站着的舒仪四人招招手,窘迫不已的四人走到她跟前,距离几步远。
宁妃产下三皇子时已近二十,此时应该有四十一岁,因平时养尊处优,保养得宜,看起来不过三十左右,容貌依然美丽,举止自有贵气,她笑着把四人看了一圈,尤其是在沈玉和舒仪身上多打量了一会儿,又让宫女摆了座,亲切地和众女攀谈。
张屏屏和陈巧葵自然竭力表现出讨人喜欢的一面,哄地宁妃和身旁的女官笑个不停。
舒仪发现沈玉颇为自矜,为人与其美貌正好相反,极为内敛,不知是生性如此,还是胜券在握。她稍一出神,抬眼正碰上宁妃深邃的目光,忙低下头。
此时,先前的宫装少女跑到宁妃身边,在宁妃耳边轻轻耳语几句。
宁妃嗔了她一眼:“公主这顽皮的性子不知跟谁学的。”随侍的女官说道:“公主的性子天真淳朴,平常人家求也求不到呢。”
宁妃眸光一转,对张屏屏和陈巧葵道:“公主听说你们琴箫的技艺高超,想听你们合奏一曲,你们可愿意?”
她们哪会不愿意,进了宫,不怕出头,就怕没有机会出头,两人都应了下来。
“不知娘娘和公主想听什么曲子?”陈巧葵问。
宁妃想了想说道:“这冰天雪地的,你们就奏一首‘春迟’吧。”
一个宦官跑出殿去取琴和箫。太子见了,笑容里多了几分兴味,说道:“娘娘可不能冷落了这两位小姐,何不让四人合奏。”
宁妃也有心看看她们的才艺,顺水推舟地问舒仪和沈玉道:“你们在家里都喜欢摆弄什么?”
沈玉垂眸,答地不疾不徐:“在娘娘和殿下面前献丑了,我愿和琴箫之音歌一曲。”
舒仪只有苦笑,恨不能回答“那我留在这里欣赏”,殿中的视线不约而同地朝她看来,齐刷刷的很有压力,她揉揉额角,抬眼望见坐在贵胄子弟中的杨臣闲适地饮着茶,自顾笑地开心。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