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出卖一个人的时候,你会想什么?
答案是,你在千方百计的想法子去说服自己:你不是在出卖他。
你是在为自己争取应得的。
你是把你失去的拿回来。
他是自投罗网的。
你是替天行道的。
他是自找苦吃的。
你是被逼的。
他是活该的。
反正,就你是无辜的,无罪的,委屈的,他是不该得罪/小觑/伤害/阻碍了你。
出卖一个人的时候,其实,因为怕真的意识到自己是出卖或背叛,所以,就拼命说服自己,找藉口让自己好过一些,方才可以振振有辞,为自己‘平反’:那才不是出卖,而是持正卫道!那才不是背叛,而是不得已的必须牺牲(当然,牺牲的决不可以是自己)!
由于,人性本善,所以才会在做恶事、伤害别人之前,会费煞心机,费尽心神,来为自己所作所为,找到理由,寻着藉口,然后才出手、下手,一不做、二不休、三不回头。
●
很多人嘲笑,为什么在有些说书人的传说里,尽爱讲江湖上背叛、出卖、卧底、逼害的故事?
奇怪。
为什么那些人都不去讽嘲,这世界上,怎么天天都发生着卧底、叛变、出卖、逼害的事?
而且,这些事就常常发生在你亲友、你身边、你自己的江湖上!
你的身上。
——传奇、故事、小说,不正是反映现实吗?反映人生吗?反映人性么?只有在背叛见出真义,卧底中见出良知,出卖里见出真情,逼害里见出互助,才不是成|人的童话,而是象征现实里的江湖!
没有丑,那有美?
没有恨,那有爱?
没有败,那有成?
没有小人,怎见君子?
没有罪犯,那有四大名捕?
——没有四大名捕,那有四大名捕故事?
没有四大名捕故事,说书人又怎有机会与听书人交流交会时的相契?
●
话说回来,阿丙要出卖自己的堂伯阿拉,也不是那么轻松愉快的,他也有挣扎,有矛盾,有犹豫的。
但他终于还是出卖、告密。
那是因为他受不住:人有他天生的嫉妒。
嫉。
那是人性中最常见,最脆弱,最难堪,最不可扑灭,也最可悲可哀,最心狠手辣的一种特性。
妒嫉,不但害人,而且害己。
有了这情绪的人,会是非颠倒,埋没良知,进退失据,得失无常——就算是得,也是未伤人先伤己。
最常见嫉妒他人的人,就是常说自己不是妒嫉,只是看不惯对方过于幸运、无耻、傲慢、凶恶……才仗义(其实是仗势)抱不平(其实是铲平对方)。
妒嫉的人最看不得人好。
妒嫉的人其实是自卑感作祟:他们恒常觉得自己比他们所嫉恨的人活得卑微。
所以他们只好用卑鄙手段,为自己的不平而争取公平,当然,其实是夺取别人的公平来使自己心平。
妒嫉是一种几乎人人都有的绝症。
妒嫉的最终结果是长恨。
妒嫉一直都埋伏在人最深层的劣根性中,而每次它的成功爆发,总是随着其他的劣性,例如:利用、暴力、打击、杀戮、阴谋、诡计、谎言、哄骗、出卖、背叛、告密……
对,就是告密!
阿丙现在就是告密!
●
告密那一天,晚来天雪,月黑风高。
人随心移,心随意转,境由心生,在这种阴霾满布、霜云漫空、天地间摇摇欲坠之际,人的良善一面,往往也把持不住,守不住阵容,禁不住出卖,就在那时际,‘三陈’和手下衙役来巡,找阿拉、阿丙,个别问话,阿丙就在这时,露了点口风,陈鹰得何等精明,马上追问,软硬兼施的几句话,阿丙只好把自己所见的和盘托出。
然而在事发那一天,还是有些其他因素,促使阿丙‘出卖’得更理直气壮,再无置疑。
那就是因为他撞见了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