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少年四大名捕 > 第一章 你听过箫声吗?

第一章 你听过箫声吗?

这之前,无情一直以为箫声,是这世间最幽怨的声音。

最悠游。

最优美。

也最忧伤的音乐。

直至有一天,他听了二胡。

听到二胡奏出来的曲子,他才知道什么叫“忧”和“伤”。

那才是“断肠”。

柔肠寸断的断肠。

江湖那末远,是侠也断肠。

你听过箫声吗?

诸葛先生这一次出远行之前,就这样问他这句话。

无情点头。

“我听过。”

他小小声的说。

“哦,听过哪一首?哪一段印象特别深刻?”诸葛先生俯首看着总爱躲在房间较照不到阳光或灯光那一边的无情,关爱之­色­洋溢于表,“有什么感觉?”

“碎梦裳。”无情寻思了一下,才说:“逆水寒。”

“哦——”这一声之后,诸葛先生的眉头一时展不开来了:怎么小小年纪,尽爱听这种凄伤,寂寥的音乐啊!“是特别喜欢吗?”

“是特别感动。”

“为什么?”

“因为听来很寂寞。”

“哦——”诸葛小花又“哦”了一声:尽管诸葛先生正值壮心千里、雄心万丈,正要扶社稷、安万民、助方今圣上、大展拳脚之际,但他也一样有过少年寂寞的日子(详见“少年诸葛”系列)怀才不遇的岁月。何况,无情残疾在身,要练功不易,出人头地更难,但他偏­性­子抝执不肯就范,不甘平庸,在这宫室外围的“一点堂”内,更不肯跟纨绔子弟沆瀣一气,同流合污,所以更显孤傲寡合,这都使诸葛小花更为忧虑担心。

那时候,诸葛先生见天子仍怀大志,要有作为,­精­励图治,一度把­操­持国柄,恩怨必报,遮蔽圣聪,排斥正人的宰相章惇,逐出朝廷。这多少是听了诸葛进谏之故。诸葛正要更进一步,善诱徽宗,选贤任能,唯才是举,平反冤狱,窜逐­奸­佞。这时候的他,飞扬踔励展抱负,先后受两朝天子倚重,正要一展抱负,中兴朝政。于是,放在调教无情的时间,实在未足,也难心付出太多的心力。

他既因惜故友之子,收容了无情,决不能有相弃,他原也想尽授一身绝学,无奈无情身有残疾,无法学得高深武艺,又不能修习硬门内功,否则一但真气冲激,无法纵控,反受其噬。

衡量得失轻重,诸葛只能暂授无情一些轻功、擒拿等初级武术,但集中教他一些暗器的施放与接收方法,此外,他刻意授予无情一些兵法、计略和奇门、阵法的要门 ,还特别敦请他的几个好友至交:大石公 、哥舒懒残,舒无戏,乃至舒大坑,哥舒仇眠等,一有机会就点拨、讲述一些有关武林轶事,江湖传言,黑白二道的禁忌常识,让行动不便的少年无情,虽不能立行万里路,但从读破千卷书众位高人的调教下,能明白江湖的人情世故,世道险恶。

无情对诗书经典,过目不忘,记心极佳,对众人所叙的武林掌故、江湖风波,也听得津津有味,只不过,他听归听,闻所闻,趣其所趣,但依然行不得,心向往之, 却不可往。诸葛是江湖寥落尔安归,无情则是欲入江湖无可渡。

诸葛虽然心悬这孩子,可是他总不能不管事啊。

有些事,是明知不可为而义所当为者,尤其牵涉到大是大非,只好非做不可。

甚至不顾后果。

力排众议,千人怨,万人非,依然直道而行。

遭人误解又如何?

让人埋怨又怎样?

——至少,我已尽力。

我没退缩。

我做过。

我做了。

这是诸葛当时的想法。

那时候,离开无情在天涯义冢掌中一把正在消融的冰刀,面对一行血花迤逦西去,大约,是五年不到。 那时候无情才刚刚步入少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