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尽管很矍铄,但予人的感觉,还是有点累。
他的确是巴不得把眼前这三个年轻人撕下来吃掉,吞到肚子里慢慢消化折腾,但他又目睹仇烈香一刀伤了任怨,先前还一刀要三鞭道人见了血,加上一地的死人,他知道今番自己造次不得。
于是,脸上和功架,更是气吞万里如虎,但未有把握前,他可没意思出击。
他以前在他师门里,的确是一号人物。够狠够辣够厉,也够厉害。可是俟任怨也成为他同门之后,而且擢拔迅疾,地位还愈渐超越了他,他就愈渐发现自己,没想像和自信中那么厉那么辣那很么狠,比起来也有点不够厉害。
等他和任怨等同人皆背叛了“四分半坛”,加盟“夏侯”之后,发现在“卑鄙”二字上,他跟三鞭道人、多指头陀这些人比都不能比。不过,三鞭道人教他的一句话,还有一件事,他倒是记住了:
有一天,三鞭在集训时,公开问“夏侯”的杀手们:“为什么要攻击?不必多说,只说最常发生的两种攻袭理由。”
当时,任怨就回答:“因为服从命令,所以不问原因。”
三鞭道人微微一笑,道:“谁的?”
任怨即答:“您的。”
三鞭道人冷洒道:“你太年轻,胡答一通。当然不算下达命令去攻击,而是你自己主动出击的理由。”
这时,任劳才抢着回答:“防卫。”
三鞭点头,道:“这个自然。”
任怨这时才缓缓的道:“为了好处。”
三鞭偏首问了一句:“好处?”
任怨道:“就是利益──任何对人作出攻击,都是一种利益行为,那怕为财为色,为权为名,甚至为了报复,也是要使自己心里得到满足和快乐,也就是一种利益。”
任怨答过了之后,在场的其他三十九名子弟,无一能再答得出来。
因为都给任怨一句话答完了。
──为了利益。
“不错,”三鞭好像对这答案非常满意,“任何攻击,不外乎为了好处,就是所谓‘利益’……”
于是,他作了结论:“所以,当自己没有把握的时候,就千万不要主动出击,因为万一攻击失败,自己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可能遭到受伤、挫败、损失……这都是划不来的事。”
“如果没有胜算,就不要出击。”三鞭道人再强调了一次,“那跟出击的原意完全违背,所以不如不出击。”
大家都答:知道了。
任劳不仅是“知道”了,而且还牢牢的“记住”了。
这理论很管用。
今晚,他也就是相信:三鞭道长必定是有胜算,才来打这一场仗的,不过,现在形势上看来,伤亡枕藉的仍是“夏侯”这一方;所以,自己还是要像任怨那样,沉潜一些方为上着。
任劳更记得牢的是:
那一遭三鞭的问答之后,晋升得更快更速的,是任怨。
可是,任怨当日第一个回答,显然是给三鞭斥为:“胡答一通。”
不过,事实上,三鞭虽斥为“胡答”,但心中却着实高兴,迁升任怨更迅疾,一下子,任怨已俨然除了三鞭道人之外,在“夏侯”组织里已在所有人之上。
于是任劳仿佛多明白了一件事:
有时候,回答问题时,不一定要答对──答错也是一种回答的方式。
连问问题也是可以这样推论:不一定是不懂才问,有时候,正因为懂,所以才问。
这种问题才能问得贴心。
所以他吼着问了那一句:
──谁够!?
追命笑着遥遥一指:
“他。”
追命指的是先“夏侯”杀手群而入的那中年汉子。
“他一定够。”
追命再补加了一句。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