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
端坐在园内的赵姬,神色黯然,目光呆滞的看向笼内那几只金丝雀。
徐姚走至了她的面前,她才恍惚的抬头,迎上徐姚那急切的目光。
“姚儿,何事如此慌张?”
“有一事,不知……该如何对太后讲……”
“直说无妨!”
“大王他……为了避免文信候吕不韦和其他国家串通作乱,于是派人给吕不韦送去亲笔书信,信中对文信候大加斥责……”徐姚把书信中的内容如实告知了太后。
赵姬如遭雷击,身体猛然一怔。惊愕的瞪圆了双目, “那封信送出去多久了?” 她激动的对徐姚回问道。
“快一个时辰了,我如何劝……大王他都不听,太后!文信候他收到这封信,他会……”
徐姚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赵姬打断了。
“他会死!——”赵姬很了解吕不韦的性格。仅在这眨眼间,她似乎想到了什么,目光也随之尖锐起来。
怔愣了片刻,她又很失常的大笑道:“吕不韦啊……吕不韦,豪情万丈如你,不可一世如你,费尽心思到头来,还不是只换来一封绝命书!……呵呵!可悲可叹!……”
一番言语后,赵姬却又痛哭不已。
徐姚上前牵握住了太后赵姬的双手。“太后……”看来她的爱还是多过于恨。
赵姬仰头望向那片湛蓝的天空。“我想去……送送他!”
是啊,如果能让这怨恨了一辈子的情侣,在这最后时刻见上一面,历史会不会改写呢?赵姬会不会劝说住吕不韦,让他活下来呢?
“太后,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赶去洛阳!”徐姚深知洛阳与咸阳的距离不算很远,快马加鞭当天就可到达。
“姚儿,你真愿意陪我这老婆子去吗?你不怕政儿他……”
“我想大王他会明白的!”徐姚想起嬴政,也是一脸的无奈。
她强打起精神,伸手为赵姬拭去了泪水。“此去洛阳,也希望太后能劝说住文信候不要轻生,他在姚儿心中是功臣,是英雄!”
赵姬深情的点了点头,感慨万千的说道:“姚儿!我终于明白政儿为什么喜欢你了,你真的是一个至情至性的好姑娘!”
手持着太后的令牌,两人乔装成民间妇人,赶赴了洛阳城中文信候府。
文信候府
夜间,候府的后院内,燃起了熊熊火焰,几个家仆正往火堆里投掷竹简。一位老奴跪地哭咽着说道:“老爷,不要再烧了,这《吕氏春秋》是您半生的心血啊!”
“烧了吧!……这书大王已经不再需要了……”吕不韦看着火光中那片片竹简,脸上充满了痛苦与无奈。哀莫大于心死,当他收到书信,亲眼看到嬴政那无比熟悉的字迹时,他就知道……已无路可走了!
飘动的火苗,映照出了许多年前诸多门客编撰此书的情景。那是集百家之所长,为嬴政量身定做的一本帝王教科书。……当年初识此书的嬴政才十几岁,曾经在御书房内,他稚嫩的脸庞问着吕不韦:“仲父,寡人为何要学这杂家之论?”……“老臣希望大王能积百家之所长,将来做一个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有道明君!”……
此时的火焰越来越大,吕不韦的眼底溢满了泪水,他已分不清是这火烟熏染出的泪,还是心底流淌出的泪。
“老爷,堂内有客人求见!”一个家仆慌张的赶至后院内传话。
吕不韦拖着沉重的身体,转身向堂屋内走去。
就在他迈进门槛的那一刹那,一个熟悉的背影让他原本快要熏干的泪水,再次溢满眼眶。他止住脚步,正准备转身离去。
“不韦!——”身后赵姬的那一声呼唤,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多年前那邯郸的美好岁月。
“你……不该来!” 吕不韦痛苦的闭上双目。
赵姬目不转睛的盯着他的背影,深情的诉说道:“我来陪你……不韦,这么多年了,我们走的太远,远的可怕……”她一步步走至吕不韦的面前,看着那布满岁月的脸庞,“曾经你给了我一个很高很高的梯子,你带着我爬呀爬呀,我们终于爬上了顶端。可登上去后我才发现,怎么也找不到你了……”
“不韦,今天我要带你走下来!”赵姬的目光十分坚定。
吕不韦自嘲的摇了摇头:“你说的那个人……他下不来了,因为他早已死在了那高高的平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