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莲——”
“哎,就来。”
潘金莲答应着逃也似的进了屋。
屋里传来对话。
“金莲,你刚才和谁说话呢?”
“四姑娘房里的小翠,她前几日见我绣了一个花样,今儿找我借,想照样子绣一个。”
……
哲少爷在园子里站了一会儿,觉得没趣,也转身悻悻地走了。
哲少爷永远都是一脸满不在乎的微笑。
这次回到清河县,他就再没有打算回京师翰墨书院去。
潘老爷看着这个不成器的儿子,无奈只好把茶庄交给他去打点。怕他年轻,少不更事,又从家里抽出心腹管家李子昂帮他管理。
哲少爷本来是对什么都不在心上,有了这个得力的帮手,倒落得清闲,整天约了些斯文朋友,吟诗作对,喝花酒。除了到帐房拿钱用,茶庄十天竟难得去上一天,日子倒也悠闲自得。
只是,月桂轩那一幅江南写意的水墨画却总叫他放不下。每每会无端地忆起桂花树下那一幕:金莲象一只受惊的小兽,躲躲闪闪,却又好象明明有所期待......
男人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轻易得到的,绝不会想到去珍惜;而得不到的东西,即使并不是自己期待的,也会激起一种占有欲。每次看到潘金莲小兽般躲躲闪闪的眼神,哲少爷的占有欲就多一分。哲少爷心里的占有是一个男人对女人的占有,而不是一个主子对丫鬟的占有;是用男性的魅力(哲少爷对自己的男性魅力向来很有自信),而不是用暴力、权势或金钱。
而潘金莲对哲少爷,觉得自己应该讨厌这样的登徒浪子,这种讨厌似乎在心里也事实存在。然而,偏偏哲少爷那什么都满不在乎的笑,却似淡淡的桂花香,让人不由得有一种不由自主的恍惚甚至放纵。
有时,在回廊、或园子、或大厅里遇到哲少爷,潘金莲总是很远地躲到一旁,眼睛看着地上,月牙儿般秀气的三寸金莲微微的哆嗦。
等哲少爷走远,她又忍不住会偷偷地瞥上一两眼,虽然看不到那满不在乎的笑,却看到那人走路的背影可笑地左右摇晃着。
这倒使潘金莲想起自己刚到潘府不久,和大自己两岁的哲少爷在园子里打了一架。
那时,哲少爷比金莲还矮半个头,被金莲摔了个狗啃泥,他也是这样左右摇晃着哭哭啼啼地跑回三奶奶那里告状。为此,潘金莲还被打了个半死。
只是,现在的哲少爷是高大而俊朗了。
其实,哲少爷也未尝不知道潘金莲会在他的身后瞥他的背影,不过,他却从不回头。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满不在乎,一方面他也想,如果自己回头,让潘金莲知道自己知道她在瞥他,那她以后就不会再望他的背影了。
一个少爷,一个丫鬟,就这样捉起迷藏来。
不过,潘金莲和哲少爷却不知道,他们的迷藏一直有一个热心的观众:五奶奶。
五奶奶进潘府,完全是潘老爷的一时心血来潮。
一次,潘老爷从状元巷过,从轿子里无意中看到了麻油铺里的这位麻油西施。因为没多少生意,她百无聊赖地坐在柜台后面,两手托着脸天真地望着街上。由于光线不好而黑黑的麻油铺里,只有这张脸象白莲花似的盛开着。
第二天,潘老爷着媒婆前去说合,那边简直以为天上掉下了馅饼。
没多久,一乘小轿,五奶奶就过了门。
但是这位五奶奶却似乎不太会讨潘老爷的欢心,新婚之夜就大吵大闹。虽然后来安静了,到底还是个冷美人。潘老爷本来是图新鲜,见她这样,也没了兴致。虽是新娶,却也不见得是新欢。
过了一年多,潘老爷就娶了六奶奶。
潘老爷这五房奶奶中,二奶奶无所出,年又老,最不得潘老爷宠幸,她自己也看破空门,把自己住的清风轩改为清风庵,供了观世音菩萨,整天吃斋念经,在家修行,百事不问;三奶奶生了一男两女:哲少爷、四姑娘、五姑娘,在府里有些跋扈,连太太都要让她三分;四奶奶生有一子一女:备少爷和七姑娘,虽然表面和蔼,却有些利用备少爷争宠;五奶奶出身小户人家,又不得老爷宠幸,阖府没几个人敬重她,偏又为人刻薄,所以更不得人缘;六奶奶是个戏子,虽然有些让人瞧不上眼,因老爷宠爱有加,大家倒无甚说得。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