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红芍药 > 第二章 枪声相迎(1)

第二章 枪声相迎(1)

风平浪静、秋高气爽之日,穿越东戈壁的行人远远地便能看见西北天边横亘着一列灰蓝­色­的山影,早上像一团团水墨涂抹的浮云,中午像一帧帧­色­彩淡雅的锦屏,傍晚像一座座庄严神秘的古城。纵马走近,山的轮廓渐次清晰,山的层次逐渐分明,绿­色­的山,蓝­色­的林,诱惑着风尘仆仆的行人。一叠叠山啊一层层岭,千山争奇,万峰竞高,像蓝湛湛的海浪,波涛起伏,溅起浪花似的白云。那浪尖上飞起的峰峦,披着闪光的冰雪,像白玉雕刻的少女翩翩起舞,秀丽多姿,仪态万千,这就是坐落在我们祖国西北边境的大青山。

大青山林木苍翠,繁花似锦;水草丰茂,畜群如云;宝石珍奇,彩­色­缤纷。勤劳的牧羊姑娘在山溪畔挤­奶­烧茶,勇敢的哈萨克骑手在草场上纵马驰骋,受人尊敬的阿肯(注:哈萨克民间歌手)拨动冬不拉的琴弦,唱出激动人心的歌声,赞颂大青山这宝石的山、金子的山,诉说牧民们的欢乐和酸辛:大青山啊!大青山,

你伸展山岭,怀抱草原,

你蕴藏着多少珍宝?涌出多少清泉?

像|­乳­汁啊!流不完。

大青山啊!大青山,

你松林青翠,野花满山,

你像白发苍苍的老人,历尽忧患,

留得悲欢在人间。

大青山啊!大青山,

你见过刀光剑影、硝烟弥漫,

多少英雄献丹心、血染红花花更艳,

千载颂啊!万代传!大青山解放三年后,一个初夏的傍晚。东戈壁前的阿拉哈克村出现了一位身穿旧黄军装的中年人,他就是当年率队追匪的教导员高扬,最近奉命调到组建不久的大青山707地质队担任党支部书记。707地质队进山找矿近一个月了,遇到的阻力很大,困难很多,内部意见分歧,最近还要求撤队下山。但是,国民经济建设要求地质工作要大发展,因此地质分局党委决定707地质队要加强领导,补充力量,战胜困难,迎接挑战,千方百计完成寻找国防尖端工业发展急需矿产的任务。

高扬明白了找矿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像在部队执行战斗命令一样,坚定地接受了任务。除了召集配备的人员、接收调拨的装备外,还点名要了两个人,连人带物大约两卡车,做好出发前的安排后,又要了一辆小嘎斯车,带了几个地质队员先行一步,迅速赶到了阿拉哈克村的物资转运站。

转运站设在村头一座年久失修的院落里。黄土院墙已有多处坍塌,土坯平房更是破败不堪。冷冷清清的院子里长满了杂草,几只大尾绵羊,悠闲地在院子里走动。一些待运的物资零零落落地堆放在房檐下,一块新雨布盖着一堆用麻袋、布袋装的粮食。据看门的老头说,那堆粮食,是供应科长刚买来准备向山里运的。

高扬问:“科长呢?”

听新来的领导问起,老头回答道:“他跟牧工放马去了。”接着便打开话匣子,唠唠叨叨地把科长夸奖了一番。

高扬心想,在分局就听说这位供应科副科长是从外贸公司借调来的,是一位赶马出身的十分能­干­的老工人,看来的确名不虚传。他顺着木梯爬上平坦的房顶,向四周眺望。不一会儿便看见三四个人赶着十几匹马和几峰骆驼进了院子。走在最后的那个人,身穿条绒上衣、马裤,脚蹬长筒马靴,头戴粗呢帽,一派哈萨克骑士风度。当看门老头迎着他说了几句话后,他立即下马爬上房顶走近高扬。这时,高扬才看清他是一个颧骨耸得很高,脸颊显得瘦削,举止十分谦卑的中年人。他主动和高扬握手问好,介绍自己是负责供应的哈尔甫。

正在车旁休息的地质队员见马群进院都兴奋地簇拥上去,先是摸摸马鬃、马背,接着­干­脆爬上房顶,打听进山的日期。大家都跃跃欲试,哈尔甫见问连忙解释说,大批人员进山的通知他两天前才收到,原打算先送粮食,返回后再拉人,没想到大家来得这么快,真让他有些措手不及。听过回答,几个年轻人都傻了眼,面面相觑,显得有些扫兴。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