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章两个抢渡湘江机遇
中革军委主席、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朱德同志,正在灌阳近郊的红军临时指挥部焦急地走来走去。他眉头紧锁,走一步停一下,再走一步,就这样来回地走。
他一是心急先头部队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的进展,二是心急中央纵队的行军速度。
他可不想辛辛苦苦赢回的大好局面,被蜗牛般的行军毁掉。
桂军回撤是22日,到现在已有4天了,可是主力红军现在还没有赶到湘江边,形势不等人啊!他能不急吗?
可是有什么办法,他虽然是名义上的红军总司令,可行军作战的权力,却在最高三人团——确切地说在李德手里,尽管他隔三差五地向最高三人团提出来,要丢掉能丢的一切辎重,加快行军速度,可是博古和李德就是不听,奈何!只能是一个人干着急。
“玉阶兄,怎么样?中央纵队还没有赶上来?”随着话音,陈天柱急匆匆地走进了临时指挥部里。
朱德难过地点点头,眼里充满了红丝。
陈天柱心焦如焚,默默地转过身,临出门时,掷地有声:“夫危急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屋内,朱德诧异地转过身,已经不见了陈天柱的身影,只听见屋外两骑快马迅疾的马蹄踏着路面一连窜的“嗒嗒”声,马蹄声渐行渐远,终听不见。
马行如风,骑在马上的陈天柱,仍然嫌慢,又在心爱的白马**上加了一鞭,马儿负痛、马行更速。
陈天柱的脑海里可是清晰地记着:后世披露的党史资料表明,红军西进途中,发生过两次有利于抢渡湘江的机遇,都因为“大搬家秘道式”的缓慢行军耽误了。
这两次机遇是:
一是在11月22日红军攻克道县之后。
当时,白崇禧认为红军进入桂北势不可挡,为避免与红军激战,向蒋介石谎报军情,桂军从湘江沿岸撤出,让湘军来接防。在桂军撤走湘军未到全州之前,灌江、湘江一线敌军空虚,兴安以北60公里的湘江基本无兵防守。这等于给已钻进敌人罗网、陷入绝境的红军让出了一条生路。如果红军能及时抓住这个空隙,改变行军路线,轻装前进,完全可以抢在湘军前到达湘江,渡过湘江。但是,执行错误路线的领导人,却对桂军为求自保而撤防的变化毫无察觉,直到11月25日才决定向湘江进发。行军又受那么多坛坛罐罐的拖累,驮负辎重,缓慢蠕动,错过了这一宝贵的渡江良机。
二是11月27日晚。
红一、三军团前卫师抢占界首至屏山渡湘江两岸30公里所有渡口,并在新圩、光华铺和觉山铺分别阻击着桂军和湘军,这为军委纵队和后续部队抢渡过江创造了极为有利条件。军委命令各部于30日全部过江,如果真的都能过江,红军就能摆脱危险境地。
但从11月28日晨至29日晚,前卫两翼和后卫掩护打了两天两夜,竟无一支部队过江。到30日夜里12点,中央纵队虽然过了江,但红军12个师还有8个师未过。远的在60多公里外,近的离江也有20多公里。这仍然是大搬家秘道式行军所致。这时,敌军已加紧东西夹击,封锁湘江,从而使最后的一次机会稍纵即逝,红 万神王座最新章节军不得不付出惨重代价。
今天已经是27日了,这最后的好机会,可不能再耽误了。
。。。。。。
第1688号平行空间公元历1934年11月27日中午,灌阳。
**苏维埃主席**同志从迷迷糊糊中醒了过来,首先映入眼里的是贺子珍关切的脸,然后是洛甫和家祥这两张熟悉的脸,微微笑一下,风趣道:“子珍,洛甫,家祥,别担心,刚才我看到马克思同志了,他说:‘**同志,你来这干吗,快快回去,要不我可要踢你**啦,’然后就是一脚,就把我踢醒啦,哈哈!”
说完就咳了起来。
“老毛,先别急着说话,刚才可把我们急死了,你看洛甫病得不轻,还坚持守着你,谢天谢地,你总算醒过来了!看来还是西医利害,一针就把你扎醒了。这可是陈天柱同志带来的灵药啊,还有盘尼西林,乖乖,一针就是一根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