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戏国 > 第二章 我要洗手,你得遛狗

第二章 我要洗手,你得遛狗

? 在以前,三进四合院在京城的规格和官员等级必须匹配,若不是受帝王特别恩宠断不敢私自逾越,这就如同古代城墙一样,高度和厚度分都城、封地城池、小城都因爵位职位不同而各有差异,可见等级观念浸染的无处不在。而在偏远地方,因天高皇帝远,当地父母官住个三进院子,却不算是什么大手笔,不过也不敢明目张胆,暗度陈仓建个“小院”来个金屋藏娇,于家中悍妻­淫­威之下寻一处恬静之所,在古代官员之中甚是常见。

齐家伯侄儿住的这个四合院就是当年青柳县丞的一处私宅,当地盐商船商为讨好这位父母官,特意从各地运来上好石料和稀有木材兴建,院内景观则完全是效仿江南别致小院,走的是淡泊静雅可通幽的路子,院子整体规划则是依着京都四合院的格局贴近市井之气。单从门口两个小石狮的­精­致程度就可见一斑,据说是专门从行藏山请的石匠雕刻,一个昂首挺胸有着睥睨天下的气势,一个神态温婉有着舐犊情深的心怀。多年之后房子几经折腾,落入一个商人之手,青柳被割让后,商人避祸内地只能忍痛割爱,卖给了一位爱好中国文化、名叫科尔的德国人。科尔住了十几年,因家人病重求助于省府风家,病好之后又遇战争爆发,打算回国前,拿着房契再次登风家门,以极低的价格转手给了风家老太爷。风家同时到手的还有靠近四合院的十几栋别墅。青柳属于小县城,没什么大户,当时能一口气吞下德国这群人房产的也就只能是省府的大家族。在科尔的牵线搭桥下,他们的房子转让首选风家,而且还压低了不少价格。祸起之年医药世家传人只剩一女,后来嫁入行藏大山里的齐家,行云省府的风姓人家跟随女子步入深山销声匿迹。战乱后进入平和之年,这片房子一部分划归国有资产,另一部分在好友曾静莲的运作下,重新回到风家手中。如今这院子三人居住,伯侄儿俩再加上一位习武的被孩子亲切称为“大腿叔”的付津门。

四合院后面两院没人住,杂草野花丛生,倒是勾引来不少鸟儿筑巢。黄鹂夜莺的婉转叫声,比前院门口的乌鸦好听。鸟儿唱虫儿跳蝉儿鸣蝶儿舞,有清晨海风相伴,一片其乐融融。叫皮皮的十七岁孩子觉得自己这小院颇有鲁迅先生笔下“百草书屋”的感觉,虽然心中不舍,但为了生计还是下定决心打破这些花鸟鱼虫的安静△为这个家里掌勺的,冬天的时候拉着“大腿叔”付津门开垦出来一小块地,夏初种上了几样蔬菜nAd1(豆角、茄子、辣椒、丝瓜都长势良好,省去了不少买菜的花费。毋庸置疑,种上之后,齐皮皮就当起了甩手掌柜,浇水施肥成了付津门每天的工作。前院处处透着老北京四合院的味道,中间正房是客厅和书房,四把把枣木太师椅两两分开左右,一张两米见方的雕花檀木小软塌在正中央,一块陈年方茶几上摆着­精­致黄泥茶具,左边有可摆古玩小瓷瓶等小物件的博古架,右边有绘着“桃源三结义”、“温酒斩华雄”和“三英战吕布”的三折屏风,屏风后是自成一处小天地的书房,书架靠墙,长书桌上摆着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两边偏房为卧室,左右厢房四间,中间十字秘道相连,四周长廊回转。院子里还有个池塘,旁边一张石桌,四个石凳,院子以影壁隔开空间,南房为书店。

少年绕过砖雕迎客松影壁走进院子时,付津门正在打拳,拳风吓得石榴树和桂花树花枝乱颤,池塘里的鱼儿也躲进了水草里。正房台阶两侧种着几根竹子,没有长荒的迹象,摆在客厅门口的两个青花盆里,栽着两株铁树,一副来者不惧铁骨铮铮模样。除此之外,园子里算得上­干­净利索。园子具有典型的北方建筑特点,迎门有影壁,地上铺青砖,厢房到正室客厅的回廊雕梁画栋,龙凤图案栩栩如生,清一­色­的灰瓦、灰砖长满苔藓,下有打磨之后做地基的青石,上有如弯月的飞檐。少年没敢打扰自己的津门叔练拳,径直进了厨房。麻利的择菜、剁鱼、准备好葱姜蒜、酱醋油,锅碗瓢盆一响,一阵阵香气飘出。炖着鱼的功夫,炒出俩个菜,端到亭子里,拿出酒,支好碗筷。估摸着鱼马上出锅,这才招呼张念黎、大伯、津门叔吃饭≡己夹点菜,舀碗鱼汤,拎个馒头,端着去前面看店,下午还要赶着去上学。他平时照看书店的同时会研究研究菜谱,他从十岁开始下厨,对美食的热爱,倒是不厌其烦,另一方面,大伯齐燕燮身子骨不好,变着花样做饭也算是做到了营养合理搭配。

书店名曰“纸贵”,名字特俗气,代表了少年的人生观。门上一副对联:

书中无黄金,君子需慎独,三人行未必有其师焉

屋外皆铜臭,诗人休傲骨,四诗通难道真无邪乎

门里左侧一张有年月的黄花梨方桌当柜台,上面放着一摞摞的书、几只笔,一个账本nAd2(后面一个玻璃橱柜,都是学习用品。墙上挂着一幅字,不知为什么,少年每当看到书店墙上挂的大伯写的这幅“书生风骨悬刀剑,执笔笑斩大雪天”,他就想到了那句“二八佳人体如酥,腰间悬剑斩愚夫”。他不敢和大伯讨论诗句出处,毕竟“二八佳人”这句来自金瓶梅。读了这部书还拿出来讨论,不被大伯骂才怪。

四合院南房两间凿通作书店,空间还算宽敞,门右侧一块大窗,窗户下一张长桌,供附近放学的小孩来此写作业。剩下的就是十几排的书架,放着的大部分是一些旧书,只有靠近门口的两个书架摆着新书和各类杂志。这一块还有十几户平方人家,为养家糊口也改造成了门头房,主要经营一些有本地特­色­的小玩意和老古董,所以也算是个旧货市场。向东隔一条大街就是别墅群,来旅游参观的比较多,向西走两站就是一所大学,学生经常光顾,生意还算不错。吃饭的时候,就走进来好几拨学生。

少年守着一屋子书,喜欢的不喜欢的都读了个遍。除了整天带着个平镜在那研究野史充当高级知识分子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是趴在黄花梨的桌子上睡觉,“玉在匣中求善价,钗在奁内待时飞”,这张价值百万、不知布满了多少口水的桌子注定是个“养在深闺无人识”的角­色­。偶尔觉得书店门外老槐树上的乌鸦太吵闹,少年也会心血来潮的拿出自制的弹弓,和放学后的孩子们比赛­射­鸟。他对自己的书店再熟悉不过,有人来淘书、想买书,只要是给他说一声,他就能告诉有没有这书,如果有,就会说出这书在第几排第几阁。某些学霸们经常在此找书、评书,有时候也会拉他一起参加什么读书会,他们觉得这位小掌柜还有点水平的至少那副对子写的倒是蛮有意思。但刚才他读的书却是向一位大一的同学借来的,是关于高考填报志愿的。

“不用你老太太说,我也得替俺四象叔物­色­个好学校啊。”少年把填写高考志愿的书往柜台一放,自言自语叹口气。他老早就替自己的四象叔想好了学校,没高考之前就说了几个大致方向:军校和法律专业。高考还没开始前,他就写了封信给四象叔,现在翻看借来的书,查查各学惺料,只是想帮着报个香饽饽的专业。

闲着无事,他很麻利地卷好了一支烟nAd3(话说这卷烟的功夫还是跟着自己的爷爷和项御马学的,而吸烟这件事,老家两个老头、自己的大伯、津门叔向来都不管,管他的只有老家的孔姨和­奶­­奶­,若是被这俩个人看到,估计怎么着都得棍­棒­伺候了。烟叶是项御马老头在山沟沟里种的,每年他回行藏山,都会想着偷点回来。用大伯的话说,行藏山的山水种出来的烟叶吸起来绵柔悠长,颇有山水厚重云雪高远味。他没烟瘾,吸不出什么云卷云舒的神态和云飞雪落的感慨,暑假回行藏山北辰村,村里两位美女风茶和风娇娇最喜欢他拿烟的姿势和吸烟的做派,点支烟,和风茶老爹风素素坐而论道,透着一股深沉范儿,颇受两个女孩喜欢。

“老板,我们学校不错,要不你考虑考虑?”靠近门口的书架里,偏出一个女孩脑袋,听到一些书店老板的自言自语,看了一眼填写高考志愿的书,笑着说。女孩以为这位高中生在为自己找学校,出于热心提了建议,听学校的同学说,这位书店小老板胸中有墨学富五车,能认识一下也不错。

“算了吧,你们学校的校服特傻!”少年看了一眼说话的女孩,就知道是两条街外的那所大学学生。这所大学是行云省里排名前三的高校,因一些特­色­专业在国内首屈一指而被划为全国重点院校行列。本校学生出入校园,都透着一股子骄傲和自信,穿着校服出门来炫耀更是常见,而让人遗憾的是,学校重内在不重外表,对学生的校服向来不挂心,建校以来就没换过款式。

“好学校如果指的是师资力量和学术氛围的话,那和校服有什么关系?”女孩反驳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