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大明漕运专家 > 第四章 穿越的前因

第四章 穿越的前因

陈圭甩开心中有些不忍的念头,刻意去忽略刚才小丫头哀莫心死的表情。55885。com不是他不想怜香惜玉,是这口口声声说七岁就在陈圭身边服侍的老人,陈圭不敢留!身份揭破,不是被赶出府能过关的小事。最大的可能是成为这大明朝的哥白尼,被烧得死的不能再死。

陈圭屏退了下人,才将一直收在怀里的家书取出。五百余字,厚厚四页纸,陈圭却花了很长的时间来一字字地看,怕有余漏,甚至又从头仔细看了一遍:

字谕小陈哥:

接尔十六,二十七日两禀,见尔所临陆氏法贴,尔气力不足,临摹陆氏法贴愈见力怯,余嘱咐王学究换颜氏、赵氏法贴临摹,先临摹颜氏,再赵氏。颜氏中正醇和,赵氏孤骨清奇,与尔脾­性­相似,可反复临摹,不可间断。

尔问我朝漕运为何仅用河运不用海运。念尔年幼未出高邮,此一问,便宽慰矣。尔言海运便利,元时漕运以海路为主。可知元时京杭漕河水位难调,闸道修建不易,又黄河间年易道,漕河于元时难堪大用,非不用河道,乃力不逮也。元顺天府物贡方均用海路。海路多贼,元时倭寇海贼猖獗胜于我朝,护航海路所需军舰不在其数,养海运之钱,是河运三倍。尔言海运便利,极是,只是耗钱极大,先祖非不知海运之利,念海运憋大于利,故弃之。

尔作时文,宜先讲词藻,欲求词藻富丽,不可不分类抄撮体面话头。可自作手抄词藻小本,时时抄之录之,闲时揣摩,余少时便如此记词。我陈氏自先祖恭襄公自余,世代武官,皇恩深重。至余嗣伯,习武方知文重,年近半百仍苦读不缀,读书明理、解惑,尔学时文为博功名,除《十三经》外,杂书亦可多读。尔言近日读《史记》,甚好,读《史记》便不可另读他书,此书光华万丈,非等闲他朝史书可比,尔读完再禀。

尔大兄近日于淮南屯货一事,余已知晓,不必再言。

此嘱。

第士手示

正德三年八月一日

陈圭长舒了一口气,从这封信里看,陈熊这个二叔,是站在自己一边的。这信,也将他记忆中几个断断续续的片段给串联了起来。

首先,自己这个遗腹子,能在府里有这么高的地位,不是单纯的天资聪颖,也不是老太君的喜爱,而是二叔陈熊的看中!

作为整个陈氏现在官位最高的人,陈熊的态度,对陈圭今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信里看,陈熊对他这个嫡亲大哥的遗腹子,是很爱护的,爱护到关心他临摹的书帖,在书信里给他解答学问上的知识。

最重要的是,陈熊居然在教导他漕运上的事情!漕运对陈家而言,无疑是立府的根基,是整个陈氏家族的核心。现在陈熊对他谈这个,难道真的动了要选他做继承人的心思?

特别是最后一句:“尔大兄近日于淮南屯货一事,余已知晓 摄神记帖吧,不必再言。”大兄指的是陈熊的嫡亲儿子陈培,这个陈圭是知道的。但是看这句话,陈圭却止不住会心一笑。谁说以前的陈二少耿直孤傲?孤傲的人不知道不动声­色­在陈熊面前上了多少眼药,才换来陈熊这句“不必再言”。陈圭现在心里的想法就是,千万别把古人当傻子!

起码自己十二三岁的时候可没有这么有心计,陈圭心里笑笑,现在想来,陈二少挨的那一推,也不冤枉了。什么被三房的陈街不小心推到,要是没点猫腻,至于在“陈圭”昏迷后赶紧送走了陈街?

陈圭心里思付,看样子三房是站在陈培那边了。不过换了自己,也是站在陈培这边,生意牵扯不说,人家再不济,也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