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那条沟赐名“印沟”。迄今为止,蓝田一带还流传着“凤凰栖落石”的故事。
传国玉玺的八字铭文,用的文体为“鸟虫篆”。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称:“秦书有八体”,而“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鸟虫书近世泛称“鸟虫篆”,它是一种追求华美奇妙调的经过浓妆艳饰而“精加工”的篆字,是具有装饰图案美的一种文体。
秦朝印章的使用是神圣奇特的,官印规范森严。作为私印,印章的主人当然要注意它的实用性,也理所当然地要重视这象征自己身份地位的“与己同贵”的印章的高妙之处。秦始皇选用“鸟虫篆”,自然是不同于一般人的,也充分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和权力,以至于从纽制、形制、质地、制作等方面严加抉择,也正是秦始皇,从他的朝代开始,开了蓝田玉制作印玺的先河。
这枚传国玉玺经历了七八个朝代的兴衰,过程极为曲折跌宕。班固的《汉书》记载,在汉初,汉高祖入咸阳至霸上,秦王子婴降于轵道,奉上始皇玉玺,及高祖诛项藉即天子之位,因御服其玺,世世传受,号曰汉传国玺,藏于长乐宫。到了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时,向皇太后请玺,太后不肯授玺,王莽使安阳侯舜谕指。据《玉玺谱》记载:皇太后在大怒之下“出玺投之于地”,玺上螭纽一角被摔坏。农民起义军攻入长安时,王莽败,带着玺绶避战火于浙台。当时有一个商人杜吴杀王莽而取绶带,但不知取玉玺,后来起义军中见到王莽头及绶带才追查传国玉玺。更始帝派李松乘天子车辇杀掉匿藏玉玺的王宪,将玉玺送给更始帝。赤眉起义军攻占高陵后更始帝又奉玉玺献给赤眉军大司马谢禄,赤眉军立刘盆子为帝。到了东汉建武三年(公元二十七年)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