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玉纸 > 75

75

刘盆子兵败宜阳,传国玺又归于汉光武帝。

到了东汉末年,汉室大乱,董卓专权,汉献帝蒙难,孙坚与各路诸侯起兵讨伐董卓,屯兵洛阳城南,现有五­色­气从官署中腾起,便派人“浚井”而得传国玺。此事为袁绍知道后便拘孙坚之妻而索玉玺,袁绍得玉玺后又兵败,玉玺又落入曹魏之手。三国末年,魏禅于晋,玉玺又归司马氏所有。晋惠帝时,赵王司马伦作乱入洛阳篡位,派义阳王威向晋惠帝索要传国玺,晋惠帝不给便强行夺去。到了西晋永嘉五年(公元三一一年),王弥兵入洛阳,从晋怀帝处又夺走传国玺,送给前赵刘曜,刘曜亡国时又为后赵石勒所得。这枚传国玺数经乱世,演出了一幕幕人世悲剧,一直传到唐末。到公元九三六年,即后唐清泰三年十一月,后唐主李从珂与曹太后刘皇后等在亡国之际携传国玺登玄武楼**而亡,从此玉玺下落不明。

童冠文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传国玉玺是蓝田玉,如果那传不虚的话,传国玉玺上的铭文应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因此那块龙凤玉佩是蓝田玉无疑,更重要的是玉佩上的铭文“受命于地,既寿永和。”与传国玉玺应当是对应的。我们中国人的行文习惯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对仗,讲求对仗工整。诗歌中的平仄即是如此,还有联句、八股文章等也充分显示了这一特点,而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对联、中堂、铭文上表现得更为突出。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