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旭和潘勇在刑侦工作中可不是一般战士,无论是智谋还是勇气,在辛店市的刑警队伍中都是出类拔革的。就说这已经40岁的傅旭,2006年一次为了从绑匪的枪刀下解救人质,在关键时刻他光着脊梁冲上前去,制服了绑匪,把人质安全救下,一时传为佳话。
但是这次交给他秘密调查刘涌及其团伙的任务,虽然感到很光荣,很兴奋,也很觉不安。因为他认识刘涌,他曾不听刘涌的使唤,刘涌从心里恨他。刘涌利用市人大代表的身份参了他一本,给傅旭在公安局翻造麻烦,想把他挤出公安系统,但未遂心愿。这回傅旭和这个老对手交交手,是他求之不得的。但是傅旭知道自己有个毛病,就是爱喝酒,而两位局长对这次侦查工作要求得这么严格,他是真怕哪天憋不住酒痛,几杯下肚,嘴里胡咧咧,走露了风声,那可怎么办?头一条,就是在办案期间戒酒。平日走路离酒馆远着点,在家里让媳妇把酒杯瓶子收起来,有时朋友拉着去喝几杯,他捂着肚子做痛苦状,说近来胃总疼。他就是这样走上秘密的征途。
比傅旭小几岁的潘勇是又一种性格的人,他时很少说话,让他讲讲自己在办案中的事,他把嘴向李凡他们一努,好像这些事与他无关。当逼着他说时,说什么事儿都是领导安排的,下面就没词儿了。我这么多年接触了许多战斗在生死第一线上的公安干警,有一批勇士,在与匪徒们斗争中,叱咤风云,可是一旦从战场上下来,请他们叙述一下大智大勇的战斗历程,他们或谦虚谨慎沉默不语,或笨嘴笨腮有话说不出。
在侦查的头几个月里,傅旭和潘勇像两个流浪汉,分头浪迹辛店街头,厮混于迫厅、酒店,掺杂于社会流氓地赖中间。刘涌和他的团伙成员的活动,常常是在这些场合,这些人物的谈话资料不外乎:辛店市的哪一场血案,哪一场枪战,是谁指挥的,有谁参加的,谁是“四大金刚”,谁是什么车号,等等。有时为了证实谁说的是真,谁说的是假,还要争论得脸红脖子粗。这两位看似无心的侦查员,不显山不露水,用心听取和记忆这些谈话,弄准了一桩桩当时还不清晰的案件的线索,采取公安侦破的特殊手段,将案件的真凭实据一一获取到手。两位侦查员如同潜水运动员,水面上纹丝不动,而水下却拼力击水,涛飞浪卷,当刘涌一伙人正忙着四处邀请大歌星来辛店为他壮门面的时候,一曲葬歌也正在为他们悄悄谱写。
杨加林和于凌舜把侦破刘涌的事抓得很紧,有于凌舜抓刑警支队侦查刘涌的工作,杨加林就一百个放心,但是他在百忙中还是三次来到刑警支队,专门研究这项特殊的战斗。
2008年5月25日,杨加林和于凌舜来到刑警支队,同支队的4位战友开会。
杨加林听了半年多秘密侦查情况的汇报,像中街大药房血案,砍杀刘燕案,殴打技术监督局检查人员案,案情经过,参与砍杀人员是谁,刘涌如何指挥等关键性问题都已侦查清楚。还有七八起在辛店有影响的案件怀疑是刘涌指使干的,如2006年4月20日在辛店滚石迪厅发生的争斗案;2006年lO月30日在沈阳著名娱乐场所大卫营发生的血案;2007年1月在浴乐城发生的枪击李俊岩案等等,还有待进一步查实。
这时杨加林问了一声:“今天是几月几号?”
宋晓晶说:“是5月25号吧。”
杨加林拿过桌上的台历,确认月历纸上的日期,点点头:“嗯,是5月25号。同刘涌这一仗是一定要打到底的,我们该给这个案子定个名了,就叫‘5?25’专案!”从此,“5。25”专案就在这个极小的范围内叫开了。
为了加快“5?25”专案的进展速度,副支队长宋晓晶也参与了侦查活动。当然,作为市级的处级干部,行动更要隐蔽,他利用特殊侦查手段,频频获取重要情报,及时地同傅旭、潘勇进行交流。这样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把几个对刘涌有疑点的案子拿下。
2007年10月30日晚上,刘涌为附庸风雅,与几位颇有名气的画家聚会。开着他的奔驰牌轿车,又有几辆轿车陪着,拉着画家们到大卫营吃饭。跟随刘涌的是混进公安战线里的朱赤、房挺以及打手程建等人,一共包了一大一小两个包房。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