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刚刚从大学毕业,跟得上时代的步伐,知道这个社会什么东西都要沾上点“海龟”,才吃得开。打个比方说,一个在美国买油条的,回来后,可以说:“鄙人从事饮食业多年。”就算一事无成,好歹也摊上个见闻广博,有着海归企业家的名号,形象顿时高大许多。老师命苦,没机会留洋,只好给找点安慰,起了个英文名字,叫Spring。
老师刚刚大学毕业,看着莘莘学子一张张充满童稚的脸,难免激动——尽管很多的初中生早已经脱了童稚。她一时兴起,提了一个问题:“请问有哪一位同学知道Spring的意思呢?”文斐略一思索,勇敢地站了起来,说:“是‘弹簧’的意思。”大概是小时候说文解字之类的书看多了,他还解释起名字的含义:“‘弹簧’是老师的自我激励,不是有句话叫做‘困难像弹簧,你软它就强’,老师用这样名字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不向困难低头,迎难而上。”
Spring尴尬的笑了笑,脸色变得极为难看,但依旧竭力保持着优雅,说:“这位同学很富有幽默感,解释的也有点道理,不过我取得是Spring另一个意思,它的意思是‘春天’,我相信这位同学一定知道这个意思,他只是想活跃一下课堂的气氛。”
文斐几乎是震惊,他万万没想到英文居然也有汉语的博大精深,一词多义,他的那位在某名牌大学读书的表哥教他这个单词时,为了显示自己对英语掌握的如何高超,特意将spring的生僻意思教给了文斐。却没有想到外国人的想象力异乎于国人,从弹簧可以联想到春天。他只有干笑,以示自己确实是出于幽默而非无知,才给出这样的解释。
下课之后,文斐同学被班主任请到了办公室,结果可想而知,无论他怎么解释,老师也不相信他知道spring的生僻义,却不知道spring还有“春天”的意思。在班主任心中给他下了九字评语:小子轻浮,当严加管教。
从此之后,文斐对英语产生了深深的愤恨,由于一个巴掌拍不响,英语缺少伟大人物宽广的胸襟,对文斐也产生了深深的仇视。正常情况下,文斐一张试卷只能答对百分之四十的题目——不,不是答对,是猜对。初三之后,文斐的运气犹如他的他的班级排名,一落而不可收拾,英语差得让文斐不敢面对,偶尔有一两次转运,100分的卷子得了50分,他总是怀疑试卷是不是好友方鉴的。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