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谦仔细看了他一眼,傲气十足地说道:“你对太尉大人说不知道的时候,我还以为你真有问题。”陶谦指指自己的脑袋,意思是说自己怀疑他如传言所说是个白痴,“但后来你突然改口了。你以为我看不出来吗?”
李弘尴尬地笑道:“大人一定想知道吗?”
“对,你说说。这个计策虽然是太尉大人一手所定,但倾注了我许多心血。你一定要说说,有什么问题?”
“请问大人,你认为这个计策可行吗?”李弘反问道。
陶谦吃了一惊。鲜于辅也不解地望着李弘。李弘这句话说得有点令人心惊。
“子民,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鲜于辅小声问道,“司马大人面前,不要乱说。”
李弘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们都是幽州人,说说也无妨,谅陶大人也能理解。”
“太尉大人的这个计策本身的确很好,成功性很大,虽然我们围歼敌人的军队太少,但歼灭边章韩遂的八万大军还是有把握的。问题是太尉大人急于平定西凉,总想一战而定,他忘记什么叫竭泽而渔了。”
陶谦望着李弘笑道:“子民,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然有这等见地,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与众不同。不错,很不错。当初我的确对这个计策质疑过,但他是太尉,我能说什么?”
鲜于辅随即反应过来。他小心翼翼地问道:“子民,你的意思是指军队力量不够,不适宜进行这种大范围的合围、围歼?”
“是的,如果我们有三十万军队,这战就好打了。”李弘说道:“十五万对敌人十六万,而且第一战还是围歼西凉叛军八万主力,这战太难打了。我们参加围歼的军队数量太少,形成不了绝对优势。即使打下边章,也是惨胜之局,很难再战胜北宫伯玉的五万步骑了。此战打完,最好的结果就是西凉叛军被我们全歼,但我们自己肯定所剩无几了。最后的结局就是任由羌胡为祸西凉各郡,而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可以威慑他们的军队。朝廷若再想组建一支几万人的精锐大军进入西凉攻击叛羌,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钱财,后期的投入也很大。”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