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明朝美好生活 > 第266章 奴隶

第266章 奴隶

军田养军,减轻国家负担,这在很多朝代都是行之有效的良策,最有名的就是三国曹­操­之屯田养兵,汉武帝的西域屯田

太祖皇帝就是受此启发,几乎所有明军都成为世袭军户,每人有五十亩田地,屯田的战士且耕且战,这在元末民不聊生时成效显著,后来平定天下后,更是大力推广此策

太祖皇帝曾经自豪的说过:“吾京师养兵百万,不耗费百姓一粒米”从此后代帝王承袭此策,即使是问题横生,也不敢轻易更改祖制

然时过境迁,昔日的良策,随着时间推移和人口增长,越来越凸显各种弊端军官贪腐,军户地位低下,无以度日遂争抢逃亡,军户沦为上司,朝廷,官府以及富户的杂兵,坐吃空饷等等

武备废弛,如今三大营总兵力号称三十五万,实际­操­练者不过七八万人,缺额多达三威,以至于支粮时有,调遣则无,承平年代,愿意当兵的人本就不多,何况当兵还被视为卑贱,也亏了明朝是世袭制,想不当兵部不行,结果朝廷东挪西凑,兵力越凑越少,明朝末年根本就是无兵可调的窘境

朱祜桓并未责备贵族青年,文恬武嬉,怨不得谁返回紫禁城,得到了来自下面的实情,决定继续推行改革百年间的军户制,养出来一大批势家,豪强,靠着奴役军户自肥,无论再怎么狠狠治理,根深蒂固的习惯都无法根绝,只能一点一滴的改变

改军屯制为募兵制,其中利弊难以说清,想了又想,朱沽桓难免举棋不定,备有备的好处,备有备的弊端,二者合一又怕重蹈覆辙

土地,一切的根源还在土地上,最终还是要重视土地兼并,没有赋税,养不起上百万军队,建造不起火器和弹[启航冇香香]药而失去土地的流民太多,各地造反此起彼伏,则兵力不足,继续募兵又势必会加重财政负担,可谓是恶­性­循环

明朝后期就是走了类似的死结,军户制实际上已经是名存实亡,辽东边军大多是括募的,初期战力不强,有萨尔浒惨败

后期朝廷增加军饷,造成百姓负担日重的同时,则出现了著名的关宁铁骑和辽东­精­锐,三大征打出了大明堂堂锐气,看来军户也好,良民从军也罢,只要朝廷上下一心,惩治贪腐,重视军队,军人还是那个军人,士气战力则天差地别

金殿下面站着一排兵部和户部官员,瞅着回宫的陛下愁眉不展,异常重视军事,立时群情激动

户部侍郎赵时云恭声道:“启奏陛下,永乐十年,辽镇岁收屯粮七十一万六千一百余石,以养该镇官兵九万余,京运亦只一万石而已去年,岁收锐减至二十七万石,朝廷迂徙百姓出关,负担更重,京运粮食六十万石,南京因此陷入饥荒”

朱祜桓一听觉得不对劲,皱眉问道:“就算军田被占为己有,那粮食都哪去了?锦衣卫时刻监督辽东各地,并未密奏有粮食高价卖回关内”

赵时云身为户部侍郎,茫然摇头,兵部侍郎孙奎见状出班,低声道:“启禀陛下,汉民不时遭受建州三卫抢掠,早年迁徙而出的百姓,除了一小部分躲入偏僻地方务农,其余不是随着卫所内缩,就是逃回关内上月奏报说,新迁徙的百姓村落屡次遭女真人抢劫,人口损失达数百人”

啪!朱沽桓大怒,狠狠一拍御书案,怒道:“朕怎么对此事一无所知?混账!自家百姓被外族欺辱,尔等身为父母官,为何对此恶事一直置若罔闻?你等该当何罪?”

呼啦一下,群臣急忙跪在地上,朱祜桓越发恼怒,骂道:“都滚起来,一个个就知道下跪,比之宦官还要不堪,堂堂大臣的风骨脸面,都被你们给败光了,难怪各地官军动辄大败,有了你们这些没骨头的上官,焉能不败?”

群臣立时被帝王挤兑的面红耳赤,一个个羞愧难安的爬起来,朱卒右桓没好气的道:“今后三跪九叩之礼除了特殊场合,统统取消传旨下去,官员见了帝王躬身施礼即可,见了宗室和内富贵人,一律不用下跪凡是官员要求下属百姓朝他磕头的,革职罢官,永不录用!”

“陛下圣明!”

没有想到一­干­臣子感动的热泪盈眶,习惯­性­的又想磕头谢恩,被朱祜桓狠狠瞪了几眼,愣是没敢跪下去

谁天生就喜欢给人磕头?宋朝以前本来没有这般恶习,皇帝优待土大夫是出了名的,朝堂之上都是站着说事,有时还赐座呢可惜太祖皇帝出身不好,又最是厌恶为富不仁,贪赃枉法的元朝汉­奸­文官,是以父子两代要求文武百官面圣叩首,本来只是朝堂时有这要求,谁知由此不经意间的种下恶果,大臣们跪着跪着的就习惯了,渐渐演变成不管是什么场合,见到皇帝就下跪

百年间,习惯成自然,大臣们磕头磕的自在,上行下效,天下臣民都成了磕头虫加上文臣给宦官磕头,武将给文臣磕头,汉家风骨从此荡然无存,闹得满清把个半奴[启航冇香香]隶半部落的风气发挥的淋漓尽致,所有人都统统威了奴才

朱祜桓纯粹是有感而发,他不知此一件事上,立时扭转乾坤,别小看了磕头,从此男儿膝下有了黄金,拜天拜地拜父母,其余任何人都不叩首的传统,重现于华夏大地上,男儿不弯腰,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