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管子传 > 第五章稳固周室

第五章稳固周室

1.群臣楷模

伐楚归来,齐桓公好生得意。区区一车青茅,使蛮楚不得不降服,自此,南北诸侯,都归附侯伯。一匡天下的夙愿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件事对齐桓公震动很大,使他更明白了“名”的重要­性­,更加坚定了尊王室而令诸侯的战略,也更加佩服、信任管仲。为庆贺这次胜利,回到临淄稍事歇息,便大宴群臣。

齐桓公意气洋洋地高擎酒爵,道:“此次联合八路诸侯,以攻蔡为名,行伐楚之实,责包茅之贡,灭蛮楚威风,可谓同心同德,上下一致。寡人谢仲父大聪大智,谋略胆识,也谢各位大夫尽心尽力。寡人已听仲父之言,派隰朋大夫前往洛阳,拜见周天子,禀报伐楚之功。今日,寡人设宴,庆祝胜利,也给众大夫洗却征尘。来,大家一齐­干­!”

齐桓公一饮而尽,众大夫也一饮而尽。

竖貂举爵道:“这次大胜楚蛮,全依仗主公英明决断,主公指挥八国十万大军,威镇汉水,那蛮楚不得不降,臣敬主公一爵。”

管仲不等桓公回答,举爵道:“主公率领八国大军在前方打了个大胜仗,宁戚大夫在后方也打了个大胜仗,治国井井有条,丰收在望。来,宁戚大夫,老夫敬你一爵!”

齐桓公忙道:“仲父说得好。寡人在南方打仗,毫无后顾之忧,多亏宁戚大夫。寡人提议,为宁戚大夫­干­!”

齐桓公与众大夫各饮尽一爵。

宁戚十分感动,站起来向桓公深深一揖,道:“蒙主公恩德,我大齐今年风调雨顺,无旱魃水魅,无蝗虫之灾,田野禾苗茁壮,丰收在即。特别是仲父颁布的相地衰征之策,使齐国百姓欢呼雀跃,­干­劲倍增。从庄稼长势看,今年将是前所未有的丰收年景,宁戚特向主公道喜。”

桓公听了宁戚这番话,不禁喜上眉梢,笑道:“托众爱卿洪福,托仲父洪福,等到丰收时节,寡人定当举行盛典,以示庆贺。”

管仲道:“丰收在望,与宁戚大夫­干­系甚大。宁戚身为大司农,上求乞于天地风雨诸神,下­体­察于黎民百姓之间,坚定不移地推行相地衰征大计,含辛茹苦,兢兢业业,才换来今日丰收景象。如此大臣,乃齐国栋梁,君臣楷模,主公应当为宁戚大夫加功进爵,以彰其劳。”

宁戚诧异地看看管仲,道:“仲父所言,宁戚不敢当。望主公置若罔闻,众大夫不以此见笑。”

齐桓公没有思想准备,给宁戚加封个什么职务?他用征询的目光看看管仲。

东郭牙道:“臣闻听三乡五里的百姓对宁戚大夫有口皆碑。大夫身体力行,实为我辈典范。”

王子成父道:“臣为一介武夫,只知欲行兵马,先有粮草,如今大齐五谷丰登,有足够粮草征服天下,臣佩服宁戚大夫。”

齐桓公在这种场合不便与管仲商量,便说:“仲父及众卿之言,正合寡人之心思。宁戚大夫为大齐兴盛鞠躬尽瘁,寡人耳闻目睹,等五谷登场,大功告成,寡人定当给宁戚大夫隆重礼遇,以彰其功。”

2.“天下本无事,天子自扰之”

隰朋从洛阳回来,带回一条周室将内乱的消息。原来周惠王长子名郑,是先皇后姜氏所生,已经立为太子。姜后死后,次妃陈妫得宠,立为继后。她也生有一子名叫带。母得宠子亦得宠,加上公子带又善于奉迎,周惠王十分喜欢他,想废世子郑而立带为太子。世子郑知书达礼,深得人心,而公子带骄纵­淫­奢,路人皆知,如果废郑立带,肯定会天下大乱。

齐桓公听了隰朋的陈述,长叹一声道:“天下本无事,天子自扰之。废世子立次子,废贤明立昏庸,天子此举,可是有辱王室之风呀!”

管仲沉思良久,对桓公道:“周室有乱,主公义不容辞。”

桓公忙问:“仲父之意,此事该如何处理?”

管仲胸有成竹地说:“臣有一计,可以定周。主公可致书周天子,言主公欲联合各路诸侯拜见世子。天子碍于主公之意,当不会断然拒绝。世子郑一出面,主公与各路诸侯以王者礼遇推崇世子。这样,君臣之名份就成定势,生米已做成熟饭。到时候,天子即使想废世子立次子,也就不能实行了。此举一可制止周室内乱,二可与诸侯互通消息,联络感情,巩固霸业。”

桓公笑道:“仲父之谋,果然高人一等,那么,在什么地方会盟好呢?”

管仲道:“卫国的首止(今河南睢县东)。”

桓公道:“好,隰朋大夫立即起草文告传宋、鲁、陈、卫、郑、许、曹七国诸侯,明年五月会盟于首止之地,拜见世子郑,并立即派人到首止建筑新馆舍,要华贵气派。”

隰朋叩首道:“臣遵命!”

隰朋走后,桓公留住管仲,说道:“仲父,寡人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至今尚未确立太子,看来,此事不能再拖延了。”

管仲道:“是啊,周室嫡庶不分,差点儿酿成大乱。前车之覆,不可不鉴。主公应该早立太子,以绝后患。”

桓公道:“寡人有六个儿子,论年长当属无亏。长卫姬服侍寡人时间最长,也多次奉劝寡人立无亏,易牙、竖貂,也不止一次地进谏,要拥立无亏。”

管仲看看桓公,没有言语。

桓公长叹一声,又说:“无亏尽管年长,可属平庸之辈,论治国之器,当属昭儿。寡人最喜欢昭儿。到底立谁为太子,一直定不下来,今天听仲父一句话,仲父定谁就是谁吧。”

管仲很明白,竖貂、易牙是­阴­谋之辈,与长卫姬打得火热,如果立无亏为太子,日后登上君位,必乱国政。便说:“主公对老臣如此信任,臣不胜感激。在立太子这件事上,一定要慎重,一定要选贤任能。治国非同儿戏,一旦选不准,后祸无穷。主公既然认为公子昭比无亏有才能,那就立公子昭为太子好了。”

桓公耽心地说:“寡人怕无亏以年长为由争位,这长幼有序,寡人不好开口呀!”

管仲道:“这个不难,周王定位,由主公­操­办,主公定位,也可照此办理。在会盟时,主公可选诸侯中最有威望、最贤明的一位,将公子昭继位之事拜托于他,不就没有后患了!”

桓公似一块石头落了地,如释重负般地说:“仲父三言两语,就把寡人多日为难的心事化解,真神人也!”

3.拥戴世子郑

公元前六五二年五月,齐、宋、鲁、陈、卫、郑、许、曹八位诸侯按期到达首止。首止已焕然一新。一幢幢新建设的馆舍,华丽气派。会盟高台高九丈,台上Сhā着八路诸侯的旗旌。每一杆大幡下,站着一位诸侯,齐桓公居首,位次依序排列,仪仗隆重,威风凛凛。高台下是威武雄壮的卫戍将士。

隰朋在台下高呼道:“周世子郑驾到!”

只见一辆豪华辇车驶到高台下面,周世子郑自辇车中出来。

隰朋上前跪拜施礼道:“齐国使者隰朋叩见世子。”

世子俯身扶起隰朋道:“爱卿平身。”

隰朋起身,向世子道:“八路诸侯在台上恭候,世子请登台。”

鼓声、礼乐声骤起,世子郑步上高台。

齐桓公一见世子郑,纳头便拜,其他七路诸侯也随之跪拜。

桓公道:“齐侯小白与宋、鲁、陈、卫、郑、许、曹七路诸侯拜见世子。”

世子郑见齐桓公及各路诸侯行跪拜大礼,激动得热泪直流,惶惶然道:“各路诸侯行此大礼,郑岂敢受纳!”齐桓公道:“我等诸侯沐浴天子圣恩,今见世子如见天子,敢不叩首以拜!”

世子郑急忙扶起桓公道:“齐侯平身,诸侯平身!”

齐桓公与诸侯起身。

世子郑抹一把泪,颤声道:“齐侯与各路诸侯给郑如此殊荣,郑感激涕零。”说着,就要跪谢。

桓公急忙上前拦阻道:“世子不可,君臣之份,万万不可逾越。”

世子郑道:“郑岂敢与齐侯及各路诸侯谈君臣之份?郑身为世子,却已成为周室鱼­肉­,君王欲罢黜,公子带欲夺位,如今,郑尚不知尸骨抛于何处!郑凶多吉少,可怜之至!”说罢,泪流不止。

齐桓公道:“世子不必悲伤,日月昭昭,谁敢践踏先贤遗训、宗纲维常!今日大会诸侯,拜见世子,就是拥戴世子,谁敢乱纲毁常,天地不容!”

诸侯齐声道:“我等忠心耿耿,拥戴世子,请世子放心!”世子郑拱手施礼道:“谢各路诸侯大恩大德,同心协助!”

齐桓公道:“世子可居住于首止,修身养­性­,择定吉日良辰,我等为世子歃盟。”

鼓乐声再起,震天动地。

4.周惠王的错误决定

齐桓公等八路诸侯在首止会见世子郑这件事,深深地激怒了周惠王。这是明目张胆和他过不去。他也知道世子郑去首止这件事的后果,如果他废黜世子郑而立公子带,那么,周王室将失去八路诸侯的支持。他越想越气,越气越恼,心火直往上攻,觉得一阵腥味直冲喉门,“哇”地吐出来,竟是一口鲜血。他知道自己已病入膏肓,在世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王后陈妫这几日总是哭哭啼啼,要周惠王为她作主。她知道周惠王身体状况,要是不把公子带的太子地位定住,周惠王一死,儿子继位就成了泡影,她的母后之位也付诸东流。

为此,她施尽浑身解数,逼着周惠王下旨。

周惠王召来太宰周公孔问道:“世子郑去首止有多少日子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