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最厉害的皇帝刘邦 > 第四章 智交萧何

第四章 智交萧何

刘邦小时候,正是社会动荡的年代,侠客义士盛行,社会上流传的都是他们的故事。レww&レ这在刘邦幼小的心灵里,早早就埋下了闯荡江湖、行侠仗义的种子。他最崇拜的是信陵君魏无忌及其养的士,经常照着这些人的一些传说行事。

刘邦上学不大用功,在他身边却聚集了一帮小兄弟。这帮人没有多少事­干­,整天无非是使枪弄­棒­、东游西逛,把个沛县城几乎逛烂了。一般的老实百姓见了他们都躲着走。为此,老爷子刘田没少骂他,说他:“游手好闲,不治家人产业,远不及两个哥哥”。

刘邦渐大,看到好多人见了他们就躲,有一天忽然醒悟过来,嘱咐弟兄们说:“我们聚在一起,本来是要学习那些侠客义士除暴安良,伸张正义,现在好人家见了我们就躲,将来还怎么成大事?”

弟兄们说:“三哥说的对,我们天天在外面混,外人见了烦,到家也遭白眼,今后还是­干­点正事吧。”

“有啥正事可­干­呢?”其中一个人嘀咕道。

刘邦说:“想­干­多的是,比如街上的那些地痞**,市场上强买强卖的地头蛇,附近村子里横行乡里的恶霸,还有官府里专门欺负老百姓的衙役爪牙,就看我们敢不敢跟他们斗。若说行侠仗义,见了这些坏人欺负别人,就要过去教训他们,让他们不能无恶不作。”

“这能行吗?”其中一个叫邱武的小矮个问。

“你小子就是胆小,大丈夫做事不能前怕狼后怕虎,你胆大了别人就会胆小,我们有十几个人,怕啥?”刘邦拍拍胸脯豪气冲天地说。

一群小青年正在兴奋地筹画今后怎么­干­时,突然就有一个人匆匆忙忙地跑到跟前,喘着粗气对刘邦说:“三哥,不好了,我们饭店被镇东关杨凹给砸了,武老板说快叫你带人去给出气呢!”

众人一看这人是武负饭店的小二狗全,就问他:“杨凹为什么砸饭店,砸得怎样?人没事吧?”

“人倒没伤。那杨凹喝多了,对武老板动手动脚,老板骂了几句,他们就找茬,说给他们吃的牛­肉­是坏的,还多收钱,就闹起来了。”狗全看几个人都在,有些不急了,赶着说:“老板叫你们快去收拾那伙人呢。”

听说武老板被人欺负,刘邦马上火起来,大声喊道:“怎么样弟兄们,我说有事就有事,这就是无赖欺负老实人。武老板平常对我们不错,我们赶快去帮忙,揍那小子!”

刘邦一伙人常到武负饭店吃喝胡闹,多数时候吃完喝完一抺嘴就走,喊一声“赊着!”就算完事。老板武负是一个中年**,她喜欢这些小青年,有时也需要他们给摆平一些事,所以并不给他们计较钱的事,隔一年半载看赊得多了,就把帐一笔勾销。刘邦看武老板对他们这么好,她有大事小事也就乐意帮着办。

不一会他们就到了。杨凹看武负喊了这么一帮小青年,仗着有些力气,并不放在眼里,喝动与他一起吃饭的几个无赖:“他们不是来人了吗,给我打!刚才几个娘们不好动手,现在这几个毛孩秧子不知好歹,敢跟我镇关东耍硬,叫他们尝尝咱的厉害!”

这镇关东生得人高马大,和几个无赖朋友在城东关一带恃强凌弱,见谁不顺眼就骂谁一通,老百姓恨他们都恨得牙痒痒。对他们的情况,刘邦早听说过一些,只是没打过交道。这次刘邦刚要求几个兄弟要­干­点正事,没想就碰到这样一个硬茬子。让杨凹没想到的是,刘邦这一伙小青年武功都了得,他看三下两下不能治服他们,便又上了酒劲,叫:“摸家伙,照死的打!”

刘邦一伙看对方发狠了,他们原本是一群血气方刚的青年,哪会怕他们,也都cāo起家伙,不问头青脸肿地打了起来。本身他们就人多,加之对方又喝多了酒,没几个回合,杨凹四五个人就全被揍倒,血流满地。

事情过了没两天,县衙役找上刘邦一伙。原来那天打过之后,杨凹有一个朋友到家就死了,他们把刘邦告上了县衙。

县令曹德叫衙役把相关的人都拘来,问明情况属实,当场宣判刘邦一伙有两宗罪:一是拉帮结伙,图谋不轨;二是聚众斗殴,打人致死。二罪并罚,首犯依律处斩,其余各处监禁不等。

县令刚宣布完,站在一旁的幕僚萧何忙说:“老爷,我以为这案子事出有因,不宜急着判决。一是当事人杨凹聚众闹事在先,刘邦一伙是去打抱不平,这多少有点见义勇为。二是死者不是被当场打死的,他是不是有别的病也待查清。三是这几个小青年只是在一起吃喝胡闹,说是图谋不轨,好像帽子有点大。请老爷三思。”

刘邦听衙门里有人替自己说话,真意想不到,很感激地看了萧何一眼。

萧何的话还没说完,和刘邦跪在一起的卢绾抢过话头说:“打死那人的是我,请老爷不要判刘三哥的罪。”

堂上并未理会卢绾的喊叫,县令沉吟半晌,说:“听萧先生所言,也有一定道理,这样吧,为了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此案暂不结案,容本县着人调查清楚后再作处理。案犯一­干­人等悉押入大牢看管。”

萧何一向在审理堂上很少言语,今天之所以放开胆子给县令提醒,一是此案确有一些需要斟酌的地方,虽然当事人双方都不是什么好人,但刘邦一伙明显的是惩恶扬善。二是萧何的夫人和武负是姨表姊妹,牵涉到这点上,他想能帮忙的还是尽量帮忙。那边反正是人死了,向活人不向死人,这是自来办案的常理。

果然事后经过萧何斡旋,县令曹德重新作了判决:杨凹酒后指使伙人寻衅滋事,后几人被打伤,咎由自取,其中一人过后死亡,虽与殴打极关,但主要还是蓄疾所致,不宜全责对方;刘邦一伙聚众打架,致使他人殒命,虽系误伤,但­干­系重大,着打人者卢绾永期监禁;双方斗殴,互不赔偿;武负饭店虽被打砸,但犯有唆使他人群殴之过,着承担死者家属丧葬费用;余者不咎。

卢绾代人受过,刘邦很为他的义气感动,认为这个朋友没白交。过了不到两年,刘邦就花钱把他赎了出来,成为至交。从这件事后,刘邦深感官府有个人是多么重要,关键时候“死的能变成活的,活的能变成死的”。同时也感到萧何这个人办事沉稳,虑事周全,是个值得一交的朋友。

刘邦有了这个心思,就告诉武负说要请萧何吃饭,表示感谢。武负因为自己的事让刘邦差点没了命,自然对刘邦的话言听计从。她很快通过表妹把这个意思转达给萧何,但萧何未置可否。

萧何是一个文人,通过这件事对刘邦也了解一些,无非是打打闹闹,他不想和这些人搅在一起。另外,他还大刘邦几岁,觉得和他们没有多少话说。

一等不行二等不行,刘邦有些着了魔似的非要和萧何成为朋友,急着问武负:“萧先生有什么要帮忙的吗?”

武负这一段时间没有少到萧何家去,表姊妹的情分越发浓了些。她想了想说:“他家最近要翻拆房子,正要找人帮忙呢。”

刘邦一听,感到这就是很好的机会,马上接口道:“你去告诉萧先生,不要找别人了,包在你身上,到时我带一帮弟兄去­干­。”

“你会吗?”武负怀疑地问。

“到时再找两个懂行的就是了,工钱我来出,你放心吧,保证让萧先生满意。”刘邦打着保票说。

得了刘邦这话,凑一天晚上,武负看看店里活不多,就又拿点厨房加工好的酥菜到萧何家去。姊妹俩扯了一会子,武负才像突然想到似的问:“妹妹,你们家不要翻拆房子么,不要找人了,我那里有的是经常吃蹭饭的劳力,叫他们­干­好了。”

萧何晚上有应酬没有回来,萧夫人虽然不便答应,但也不好回绝表姐的好意,委婉答道:“怎么能叫人家白­干­。”

“谁跟谁呢还这么外气。”又叙了些别的,武负就回去了。

等萧何回来,夫人把表姐的意思说了,并说:“叫谁­干­都是­干­,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我看就答应她吧。”

萧何回答:“可以,不过工钱照付,虽然是亲戚,也不要白占人家的便宜。”

一切确定之后,瞅个好rì子,刘邦带领十几个人浩浩荡荡开进萧家,又找了两个专业的泥瓦匠,拆的拆,建的建,用了不到三天的功夫,原来的旧房子就换了一个样。萧何原打算至少也要七八天的,想不到刘邦带的这伙人个个身强力壮,­干­起活来像­干­自己活似的,特别卖力,所以工程进展很快。再看看质量,真是无可挑剔。整个过程萧何都是看着的,他对这帮人­干­的活很满意。

到了该结帐的时候,萧何坚持按事先和武负商定的价格付钱,刘邦说什么也不要,并说:“上次吃官司,你对我们帮助很大,现在给你­干­点活,怎么好收你的钱呢。”

萧何说:“我那是公事公办,和这不牵扯。直说吧,我那时也不认得你。你这不要钱,我这成啥了?”

“妹夫别这么认真了,这是我给你找的人,要说欠人情,也是我欠。你要非要给,就给个喝茶的钱吧,减半。”武负从旁打圆场说。

“那怎么行。”萧何坚持不同意。

“都是一个城的人,有什么不行的。你要觉得过意不去,哪天请我们喝场酒吧。”刘邦是个好喝酒的人,他觉得要和哪个人成为朋友,几场酒下来就能搞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