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自小在沛县长大,结交了不少当地的朋友。レww&レ他结交朋友,有一个见识,就是专结交一些有钱财势力或有些能力的人,并不同街头一般的小混混打交道。这说明刘邦少年就有大志。
在这些朋友中,樊哙是靠卖狗肉为业的屠夫。此人生得浓眉大眼,力大声粗,浑身充满杀气,一般狗见了他都吓得打哆嗦。但他为人却很义气,特别是对待朋友,几乎没有不行的。因此邻居们都说他“人凶心不凶”,公认他“心眼不坏”。
刘邦和樊哙交上朋友后,便经常到他那里吃狗肉。因为身上没钱,只能赊着,说以后有了钱再给。
但一次两次可以,如果老是赊,自己也有点不好意思。樊哙虽然是个爽快人,但做的毕竟是小本生意,所以巴不得少见到刘邦。
说来也怪,樊哙的狗肉摊,刘邦越来吃,生意越红火。他哪天不去吃,生意就冷冷清清的。这一段时间刘邦没有来,樊哙的狗肉竟有点卖不动了。
起初樊哙没注意到这一点,有不少次狗肉卖不出去了,就想要刘邦来吃。偏这时候刘邦又不来了。偶尔有一次,刘邦从这儿经过,他主动喊刘邦来吃狗肉,谁知刘邦吃过之后,狗肉很快卖完了。
“这真邪门了。”樊哙嘴里嘟囔着。他把这种情况说给刘邦听,刘邦哈哈大笑:“这说明我是你的福星,你一见我就有好运气,看你以后还躲着我不!”
“哪会,哪会,你不来我还想你呢。”樊哙红着脸说。
话虽这么说,到了狗肉好卖的季节,樊哙还是希望刘邦少来些。更让樊哙始料不及的是,刘邦这人好吹牛,朋友多,樊哙给他说过“他越吃狗肉越好卖”的话后,他把自己吃樊哙狗肉不要给钱的事吹乎得满城都知道。
刘邦这一吹不打紧,沛县城内还有其他一些想吃巧食的小混混也想来占点便宜。这天就来了一位叫于林的伙计,领着几个小弟兄晃晃扭扭地来到樊哙的摊子前,拉长声音喊道:“樊老板,给我们来几斤狗肉!”
樊哙口里答应着,一边就撕好了,用荷叶包好递给他们。
几个人接过狗肉,笑嘻嘻地要走,有一个还说,“隔几天还来”。
“小兄弟,还没给钱呢。”樊哙喊道。
“给钱,我们没带,先赊着!”于林梗着脖子说:“不认识我们吗,吃你的狗肉是看得起你。”
“我这是小本买卖,一概不赊。”樊哙耐着xìng子说。
“什么?那刘邦怎么能赊老子就不能赊?偏要赊!”说着几个人强行要走。
“刘邦能赊你们不能赊。”樊哙大跨两步上前抓住姓于的胳膊。
另外几个人见樊哙敢动手,一齐上来打樊哙。
樊哙是何等膂力,一个捆狗式就把于林的两只胳膊反剪过来,提起来向外扔出十几步远。对那几个围上来打他的,一脚一个踢到一边哭爹喊娘地叫起来。他们没想到这剥狗的这么厉害,爬起来兔子似的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