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白秀美的纤手一把抓住菱角,果断的扭了下来,把上面的污泥在水里涮了涮,干干净净的凉在船舷上。小船儿一路穿过芦苇,乘着轻风快水,往晚霞满天的荷塘行去。
纤手儿把手腕放在船舷上,一路拨着水。小船忽然一转,穿过浩荡的芦苇丛,来到一处敞亮的水域,夕照与霞光铺在江面上,与揉碎的波光云影一道构成了黄昏里的秾纤之色。等晚风渐渐消停,水面清澈如镜,那只纤手儿的主人俯身照着水,伸手整理着腰间的荷衣,细小的涟漪之间,可以看到她穿着一身翠绿粗布裁成的衣裙,戴着一顶新近编成的斗笠,斗笠下是一张俏生生的瓜子脸儿,鼻翼间生着几粒淡淡的雀斑。
“月暗送潮风,相询路不通,菱格唱不彻,知在此塘中。”
清脆飞扬的歌声传来,歌声未歇,便听见一片莺莺燕燕的笑声。照水理衣的少女直起腰身,手搭凉棚往传来歌声的方向望去,明黄的夕阳下,绿影儿一闪,转出来三四个撑着竹筏的女孩子,一边有一句没一句的唱着采菱歌,一边互相打趣说笑。
一个女孩子向这边招手,大声喊道:“蓝玉烟,蓝玉烟,菱角把船舱装满了吗?”
这边叫蓝玉烟的少女轻轻一笑,“还早着呢,像你们这样一边玩,一边采,到天黑也铺不平舱底儿。”声音又细又轻,与其说是回应那边的女孩子,莫如说是在自言自语。
竹筏比小船轻快,不大会儿就划到了这边。两个竹筏用菱角藤蔓缠缚在一块儿,竹筏上站着四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四人乍一看像是只穿了两片宽大的荷叶,荷叶的碧绿与小腿儿细胳膊的嫩白相得益彰,等到晚风吹拂过来,才发现荷叶下面另外穿着利落的夏裳。
其中一个微胖的女孩子朝蓝玉烟的小船里瞅了一瞅,撇嘴道:“一个人跑到那边,我还以为你多勤快呢,原来不比我们采的多多少。”她脸若月盘,扎着两条麻花辫,举手投足间尽露娇憨之气。活像是剪纸里那个喜气洋洋的胖女童长大时的模样。
另外一个瘦且白的女孩子捂嘴一笑,“啊,我知道了,你们看,小烟儿心不在焉的样子,像不像在想某个人?”
一片格格娇笑声飘荡在初夏的江面上nAd1(蓝玉烟小脸儿一红,冷冷道:“花燕儿,别胡说,信不信我把你跟贾水生的事儿告诉你爹,ρi股不打烂你的。”
花燕儿脸上一白,有些恨恨的闭上了嘴巴。
那个微胖的剪纸女童肥嘟嘟的小手清脆的一拍,笑嘻嘻的说道:“玉烟姐,小龙儿正在那边荷塘里看那本《兰花儿经》呢,你既然想他,为啥不去找他?”
蓝玉烟俏脸一沉,寒声道:“银环儿,前天儿你跟铁蛋躲在干草堆里做什么,当我不知道?你哥哥眼下就在前面撒网,让不让我给他说道说道?”
银环儿吐了吐舌头,一甩胳膊一跺脚,一边撒娇一边央求道:“好姐姐,你要是说了,我哥铁定让我年底就嫁给隔壁庄的那个麻子,你不想去找小龙儿就算了嘛,你不去,我们还想去呢。”说着把衣袖重新捋了捋,一挥手,大声道:“姐妹们,走喽,那个想成神仙的书呆子去。”
四个女孩儿一同应道:“走喽!”撑起长蒿,在水中轻轻一点,竹筏便离弦之箭般的往西边蹿去。格格的笑声渐渐远去,只留下余音袅袅。
蓝玉烟把已经洗干净的菱角又浸在水里洗了洗,转头望着她们逐渐消隐在晚霞里的身影,轻轻一咬下唇,摇橹追赶了过去。
万道夕照铺在泛着涟漪的江面上,被分割成点点碎金般的亮光。两只白鹤从芦苇荡里翩翩飞出,迎着夕阳,迅速变成两个黑点,四下里暮霭沉沉,夜色森严,缓缓向大江推涌而来。天地之间,唯有渔家儿女相互唱和的采菱歌嘹亮的在晚风里飘荡,给这将要到来的夜带来一抹明亮的颜色。
————————————————————
银环儿、花燕儿乘着竹筏,率先到达荷塘里,曲曲折折,转了许多道弯儿,才看到荷花中间无人自横的小舟nAd2(
“咦?小龙儿跑哪去了?”银环儿一脸失望,踮着脚尖,向四周张望,因为体重的原因,竹筏随着她的动作转了几个圈儿。
花燕儿抬手打了她一下,笑道:“睁眼瞎子,小龙儿不就在舱里躺着睡觉的吗?”
银环儿伸长脖子朝船舱里一望,顿时笑靥如花,欢喜道:“臭小龙儿,怎么睡起觉了?燕儿,咱们悄悄的,跳上他的船,吓吓他。”